自去年6月份递交招股书以来,沃文特已经历三轮问询与回复。近日,深交所又向沃文特发出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
沃文特全称为“四川沃文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医学诊断服务商,主要从事体外诊断仪器、试剂和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非自产体外诊断产品的代理业务。
在招股书报告期内,沃文特的营收从2018年的2.7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79亿元,净利润也从3724.33万元增长至7584.9万元,业绩整体呈现上扬态势。
尽管业绩表现可圈可点,但沃文特自身存在的诸如“成本迅速飙升”、“销售区域集中”、“信披数据打架”等问题,仍可能成为其IPO通关路上的“拦路虎“。
规模偏小体量堪称“迷你”市占率明显跑输同业
近年来,随着居民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版)》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0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430亿元增长至890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得益于国内体外诊断市场的蓬勃发展,不少从事体外诊断业务的公司纷纷走上融资上市的道路。据亿欧网统计,仅2021年,在A股上市的体外诊断概念企业就多达13家。
沃文特也于去年开启了自己的IPO之路。2021年6月份,公司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申请书,拟募集资金5.31亿元,用于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二期)、营销网络及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至2021年,沃文特分别实现营收2.76亿元、3.86亿元、3.79亿元和4.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24.33万元、6648.94万元、5323.05万元和7584.9万元,公司业绩整体呈现上扬态势。
但总的来看,沃文特的营收增速并未跑赢国内市场整体表现。
《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版)》显示,2019年、2020年,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分别增长18.54%和24.3%,年均增速为21.42%;同一时期,沃文特营收规模同比变化分别为39.9%和-2%,年均增速仅为18.95%,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沃文特的体量偏小,甚至堪称“迷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A股的40家体外诊断上市公司中,有33家2021年的营收规模超过沃文特;此外,2020年,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890亿元,而沃文特的营收为3.79亿元,市占率仅为0.42%。
代理成本高企致毛利下滑业绩增长失速原因待解
体外诊断由西方医学检验衍生而来,因此,西方发达国家体外诊断行业起步较早,在技术和研发经验等方面比国内更加具有优势,也因此,国内高端诊断仪器、诊断试剂市场长期由国际巨头主导。这一点,在沃文特的营收构成分布也有体现。
招股书显示,沃文特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包括自有产品收入和代理产品收入,而公司代理产品主要来自美国贝克曼、VIRCELL、意大利索灵、美国快臻、安图生物(603658)等国际医疗器械“大厂”。
报告期内,沃文特代理产品销售金额分别为2.54亿元、1.96亿元和2.3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66.08%、52.27%和49.49%,代理业务占据半壁江山。
不过,代理业务占比较高也拖累了公司的毛利率表现。
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沃文特的代理业务成本分别为1.49亿元、1.12亿元和1.41亿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分别为78.36%、63.2%和63.63%,处于较高水平。受此影响,期内公司代理业务毛利率偏低,均值仅在40%左右,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从营收上看,报告期内沃文特代理产品收入前后波动较大。公司将波动的原因解释为:“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医疗机构门诊量减少,公司代理的各主要品牌产品销量都有所下降,代理产品收入有所下滑。”
随着疫情缓解,2021年,公司代理产品的营收从2020年的1.96亿元增长至2.36亿元。从数据上看,当前公司代理产品收入已有所恢复,但仔细翻阅招股书发现,2021年公司代理产品收入中包括新增代理的新冠检测产品收入3417.99万元,扣除这部分收入后,公司当期代理产品收入与2020年几乎持平。
这也意味着,虽然疫情逐步缓解,但公司原本已有的代理业务实际并未恢复。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代理商VIRCELL、意大利索灵、美国快臻、安图生物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均呈现下滑态势也佐证了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公司原有代理业务没有随疫情缓解出现恢复呢?
就此,和讯财经曾发函向沃文特询问,但并未得到公司方面的正面回应。
需要留意的是,沃文特与美国贝克曼、美国快臻等多个体外诊断产品供应商签订的都是非独家代理,协议中会约定了销售考核目标,如果未完成销售指标,供应商或存在终止协议的可能。此外,沃文特与上述供应商签订的协议为年度协议,有效期一般为一年,期满后需要重新签订,如果期满后沃文特未能与供应商续签,也将对其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自有产品诸多问题待解同期退出客户竟超新增数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沃文特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自有产品的营收规模持续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自有产品收入分别为1.3亿元、1.8亿元和2.41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5%,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由2019年的33.92%,提升至2021年的50.51%。
不过,沃文特的自有产品业务仍有诸多问题待解。
首先是成本方面。
报告期内,沃文特自有产品的直接材料采购金额分别为2965.4万元、5384.42万元和6727.35万元,成本显著上涨;占各期自有产品成本的比重分别为72.28%、82.86%、83.51%,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这引来了证监会关注。
在首轮问询中,证监会要求沃文特分析说明各类自产产品的营业成本的变动原因。
沃文特则解释称,公司自有产品营业成本上升,主要受直接材料成本上涨影响,具体来看,主要是“直接材料占比较高的仪器产品的产量大幅提升”、“公司在2020年度样本采集管由委托加工改成直接成品采购”所致。
受此影响,公司自有产品毛利率由2019年的68.56%,下滑至2021年的66.55%。
其次是客户数量方面。
招股书显示,2020年沃文特客户数量为684家,2021年,这一数据为677家,客户数量出现小幅度下滑。具体来看,2021年,沃文特退出客户数量为194家,较2020年增加113家;新增客户数量为187家,较2020年减少72家。
从上述数据来看,2021年,沃文特的退出客户数量超过当期新增客户数量,公司市场扩展能力存疑。
销售区域过度集中存风险产品中标价竟低于成本?
四川是沃文特的大本营。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在四川省内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19亿元、2.69亿元和3.24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2.83%、71.54%和67.99%,销售区域集中度较高。
偏安一隅的好处在于,能够节省开疆拓土的成本,但坏处也很明显,当风险来临时,沃文特甚至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随着“集中采购”政策在四川省区域的逐步实施,沃文特必须面对是否参与集采的两难选择。如果不参与竞标,则等同于将市场份额拱手送人;而如果参与,则面临产品终端价格下降的风险。更加艰难的是,即使参与集采,也可能因为降价不够“狠”而不能中标。
那么,为了能够中标,沃文特会怎么做?
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中,沃文特曾提到:“2021年末,公司对发出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60.65万元,系因流水线产品因医院采购中标价格低于产品成本。”
显然,为了中标,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标的做法属于舍本逐末,但将全副身家押注在四川省的沃文特,还有更多选择吗?眼下,沃文特急需找到抢占市场份额和保障盈利的平衡点。
财务数据互相打架大客户销售金额出入大
除上述问题外,沃文特的信披质量同样值得关注。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金额总额分别为10.31万元、10.31万元和28.46万元,均为出口退税,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金额为0。
然而,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沃文特技术是一家获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自2016年11月起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于2019年10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按理应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2020年和2021年,沃文特技术分别实现净利润1516.48万元、3391.17万元,因此,不存在沃文特技术没有营收而未享受到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情况。
招股书也显示,报告期内,沃文特技术的所得税税率为15%,较其他纳税主体低10%,显示公司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
既然公司全资子公司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为什么却未被计入公司所得税优惠中?沃文特或存在信披遗漏的情况。
此外,据招股书披露,雅丰汇达是公司代理产品前五大客户之一,2020年,公司对雅丰汇达的代理产品销售金额达到835.08万元。
但公司代理产品业务新增前五大客户情况却显示,2020年,公司对雅丰汇达的代理产品销售金额为1091.73万元,和前述销售金额相差约200万元。
除此之外,公司代理产品前五大客户中的成都和隽科技有限公司及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下企业成都市锦迈创新实验检测有限公司、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也出现了代理产品销售金额对不上的情况。
其中,公司代理产品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情况表显示,2021年,公司对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代理产品销售金额为1531.91,但公司代理产品业务新增前五大客户情况却显示,这一数据为2393.13万元,相差约800万元。
上述两个表格中,公司对成都和隽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市锦迈创新实验检测有限公司的代理产品销售金额也相差约70万元。
同一时间,沃文特对同一客户的代理产品销售金额却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值得引起注意。沃文特面对质疑将如何给出合理的解释,值得投资者拭目以待。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