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基金”投资华润微 功率半导体迎来发展风口

“国家大基金”投资华润微 功率半导体迎来发展风口
2021年06月19日 11:34 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国家大基金”投资华润微 功率半导体迎来发展风口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21年6月以来,“国家大基金”的动作不断。

6月10日晚间,国科微发布公告称,“国家大基金”(一期)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60.6352万股,减持股数不超过总股本的2%。而在此之前,存储芯片企业兆易创新也披露了“国家大基金”减持公司184.28万股的消息。更早些,“国家大基金”(一期)还减持了晶方科技安集科技通富微电长电科技等半导体公司的股票。

在一期减持的同时,二期则加码晶圆制造。

6月7日,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微”)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华润微电子控股有限公司拟与“国家大基金”二期、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合资公司,由项目公司投资建设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形成月产3万片12英寸中高端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能力,同时还将配套建设12英寸外延及薄片工艺能力。

“国家大基金”兼具产业引导和财务投资双重角色,被视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其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大基金”一期)于2014年成立,注册资本987.2亿元,旨在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5年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大基金”二期)注册成立。天眼查显示,“国家大基金”二期注册资本更高达2041.5亿元,与一期相比,投资重点向芯片设备和材料领域倾斜,旨在推动塑造自主知识产权比重高的IC(芯片)产业链、IC相关支撑行业。

然而“国家大基金”近期的操作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一方面是其投资密码是什么?另一方面则是,在对其他公司频频减持的同时,投资华润微这家功率半导体企业的理由又是什么?

“国家大基金”的投资密码

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表示:“除了拥有推动中国半导体发展的国家使命外,大基金还要市场化运作,等到所投资的公司基本步入正轨后退出,这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

不完全统计,“国家大基金”一期二期现合计投资的上市公司包括晶圆制造领域的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封装测试领域的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晶方科技;IC设计领域的纳思达国科微中兴通讯兆易创新汇顶科技景嘉微;设备制造领域的北方华创长川科技;材料领域的万盛股份雅克科技巨化股份;以及第三代半导体龙头三安光电、北斗产业链龙头北斗星通、MEMS传感器龙头耐威科技,并通过子基金布局了终端公司闻泰科技共达电声等。

在张国斌看来,不同于主投IC设计的“国家大基金”一期,“国家大基金”二期更看重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的投资,“这是我国半导体行业的一个短板,尤其是在芯片紧缺的当下”。

去年下半年以来,芯片缺货现象愈演愈烈。芯谋研究总监王笑龙认为,在投资了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两大晶圆项目后,“国家大基金”要更加注重支持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现在形势很严峻,我们要突出一点,就是生产环节要带动装备、材料、零部件环节的发展。”王笑龙说。

在近日举行的2021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二十一届年会上,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谈及中国如何解决高端芯片问题时也表达了对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看法。

李东生表示,一方面是中国的芯片制造工艺、能力和技术团队与美日韩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是高端芯片的核心制造设备受制于人。设备和材料处于半导体行业的最上游,一旦受限就会卡脖子。

经记者粗略梳理统计,2020年以来,“国家大基金”二期已陆续投资紫光展锐、思特威、中芯南方、北京智芯微电子、合肥沛顿存储、长川科技和珠海艾派克微电子,以及最新的华润微电子。在今年3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表示,“国家大基金”二期募集2000亿元资金,已全面进入投资阶段。

国海证券预计,2021-2023年将会是大基金二期对外投资的活跃年份,优秀IC行业企业有望获得大体量资金支持。

功率半导体的发展新机遇

根据华润微的公告,前述项目投资约75.5亿元,建成后形成12英寸3万片/月中高端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能力,并配套12英寸外延和薄片工艺能力。同时截至目前,华润微在无锡拥有1条8英寸和3条6英寸晶圆产线,在重庆拥有1条8英寸晶圆产线,根据其2020年年报,6英寸产能约248万片/年,8英寸产能约144万片。

功率半导体属于泛模拟电路的赛道,主要用于对电流、电压、频率、相位、相数等进行变换和控制。和电能转换有关领域都需要用到功率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应用广泛,但是功率半导体关键器件仍依赖进口,比如英飞凌的IGBT,虽然比亚迪可以生产IGBT, 但性能、指标都很难比过国外产品。”张国斌说。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全球IGBT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包括英飞凌、三菱电机、富士电机、安森美以及ABB等企业,前五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70%,而前十大IGBT企业中,仅有斯达半导一家中国企业,市场占有率2%。

这一观点得到华润微高层的印证。日前,华润微董事会秘书兼战略总监吴国屹参加投资者关系活动时表示,目前国内约90%的MOSFET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也被国外厂商占据。

光大证券研报称,加码12英寸晶圆产线,一方面顺应功率半导体高景气周期,积极扩产将有效缓解芯片紧缺,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华润微在功率半导体的产线和工艺能力,奠定了公司在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龙头地位。

不过,从世界范围看,6英寸和8英寸是功率半导体的主流,为何华润微要新建一条12英寸产线?记者就此致电华润微投资者关系部,接通电话后末得到正面回复。对此,王笑龙这样分析:“一是12英寸产线能够胜任一些低压、小电流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生产,二是华润微预测相关产品需求会很快增长以支撑12英寸产线产能,三是目前12英寸的机台比8英寸的更容易获得。”

事实上,华润微也在公告里给出了答案:该产线将采用90nm工艺,主要生产MOSFET、IGBT、电源管理芯片等功率半导体产品,为进入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领域做准备。

Omdia所发布的《全球关键半导体元器件市场研究报告2021》指出,在功率半导体的下游市场中,新能源车是市场热点之一。在2020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汽车电子事业部市场负责人秦继峰曾提到,传统动力车里的半导体价值平均是350美元,功率半导体占20%左右,也就是70美元;随着电气化的发展,纯电动车里的半导体价值增加了一倍,就是700美元,其中近一半都是功率半导体。

研究机构IHS预测,2021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9亿美元,占比达36.05%。华安证券指出,由于疫情给海外功率厂商带来诸多限制,中国疫情控制情况较好,国内功率半导体头部厂商供给端竞争格局优化,国产化进程加速。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作者:李正豪

原标题:“国家大基金”投资华润微 功率半导体迎来发展风口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3 航宇科技 688239 --
  • 06-21 漱玉平民 301017 8.86
  • 06-21 利元亨 688499 38.85
  • 06-21 雷尔伟 301016 13.75
  • 06-21 威高骨科 688161 36.2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