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广州何处寻新机?

稳中求进 广州何处寻新机?
2020年05月28日 04:43 广州日报

基金经理PK:董承非、傅鹏博、朱少醒、刘彦春等,谁更值得托付?】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什么样的基金经理值得托付?哪些基金经理值得你托付?怎么才能选到好的基金经理呢?2020金麒麟最佳基金经理评选,快给你心仪的基金经理投票吧!【投票

原标题:稳中求进 广州何处寻新机? 来源:广州日报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在昨日的云桌会上,我们邀请代表委员、专家学者探讨了实现“六稳”“六保”任务的总体目标,以及为何将“稳就业”“保基本民生”作为“六稳”“六保”的重中之重。

  今天,第二期“六稳”“六保”云桌会,我们重点关注投资建设、外资外贸、粮食安全、产业供应链等广东重点发力的经济领域,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东生,全国人大代表、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忠,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参与讨论。

  在全国两会会场之外,我们还请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荣,广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敏和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育民,继续聚焦“六稳”“六保”话题,探讨投资建设、外资外贸、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等经济领域,广东、广州有何破解之道?

投资建设

“新基建”项目要惠及中小民营企业

  主持人:这次全国两会备受关注的“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对稳投资意味着什么?

  陈建荣: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将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特别是狠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经济加快成长。新基建是新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广州市正聚焦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城市、构建数字化供应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等多个方面,大力推进总投资约5000亿元的200多个新基建项目建设,力争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拓展国际IPv6根服务器应用,加快建设人类细胞谱系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完善的新型基础设施促进新经济加快发展。

  张育民:国家经济长期向好,加大新基建投资,包括加大水利、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是推动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家诸多重大发展战略和不断推出的高质量发展新政,为国有建筑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广阔的增长前景。化“危”为“机”,建工集团要做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工程承接力度和提高工程承接质量,承接一批能够促进建工集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优质项目;二是优化施工流程,进一步严控成本支出;三是梳理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各项税费及社保减免政策,研究适用条款并做好申请,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郑永年:今年提到的“新基建”,主要关注5G等技术领域,发展技术是好的。但我认为,除此之外,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还应该发力“软基建”。什么是“软基建”?就是社会建设,例如医疗、教育、公共住房等。举个例子,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在快速到来,我们需要更多医院、老人院。广州有不少城中村需要更新改造,还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些都属于社会建设。有了这样的“软基建”,可以进一步支持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软基建”的建设,能让低收入群体接近或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这个群体能够支撑起消费社会。

  袁志敏:我认为,各级政府在“新基建”建设项目中,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项目,专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或要求承接“新基建”项目的龙头企业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产品的采购力度,鼓励“试错”,打造开放包容的市场氛围,加快企业试错迭代的进程。

外贸外资

稳外贸要稳外贸主体稳外资要更高水平开放

  主持人:广东是外贸大省和利用外资大省,集中抓好“稳外贸”“稳外资”,对广东广州意味着什么?

  魏敏:我们“稳外贸”“稳外资”就是要稳住外贸大市、利用外资强市的地位,稳住外贸外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直以来,广州外贸、外资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1.34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超过1400亿美元。利用外资从无到有,40多年来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0704家,合同外资2283.1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34.45亿美元。历年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共有306家,项目累计1110个。今年1~4月,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为616.87亿元和2691.10亿元,在全市占比均过半。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值比重更高,金额达到527.77亿元,占全市比重为65.2%。

  李东生:对于外贸而言,武汉华星t3工厂是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LTPS工厂,LTPS LCD产量占全球供应链的20%,一旦停产将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很大的冲击。为保证生产,在疫情最严峻的2月份仍保持85%产能、3月份产能基本恢复正常,保障了全球面板供应链稳定运营。华星LCD电视面板2月份销售量和销售面积以18.8%和19.6%的份额首次提升至全球第一。4月份TCL的生产逐步恢复正常,彩电出口同比增长,预计第二季度整个海外业务能够比去年同期实现增长。

  主持人:为实现“稳外贸”“稳外资”,广州将如何发力?

  魏敏:稳外贸方面,最重要的是稳住外贸主体。一方面,推动系列政策落地见效。贯彻好中央、省、市出台的减税降费、出口退税、信用保险、贸易融资、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等系列外贸政策及广州出台的稳外贸“23条”,帮助企业通过网上广交会、线上展会抓订单,促进出口产品转内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服务企业。落实好市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机制,实行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我们还将积极壮大外贸新业态,积极推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集聚区扩展,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市场采购;抓住南沙保税港区打造全球跨境电商枢纽海港契机,做大跨境电商,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保税监管、零售出口免征不退等政策,推动企业建设跨境电商海外仓。

  稳外资方面,一是全面构建外商投资促进服务体系。完善和创新招商引资模式,通过在线推介、网上洽谈、“云上签约”等方式实行“云招商”。二是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完善外资准入机制、外商投资企业跟踪服务机制等六大机制,落实外商投资法,通过提升外商投资企业融资便利、提高外商投资企业通关便利等措施,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服务好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三是打造高水平利用外资平台。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产业优势和制度优势,深化开放领域制度创新探索,着力引进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核心企业。

  翟美卿:自贸区发展是稳外贸的关键一环。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正加快建设成为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以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自贸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广州南沙应该跟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一样,争取鼓励类企业执行15%税率企业所得税。不仅如此,我认为按照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的设立初衷,未来将自贸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这将避免区域税收优惠所产生的“税收洼地”现象,形成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分离。此举也将使得自贸区区域税收优惠政策转变为大湾区产业优惠政策,契合了整个大湾区的规划,湾区内符合条件企业都是受益对象,有一定的普惠性。

产业链供应链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完整产业链

  主持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保企业生产,稳中国制造,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如何保住产业链和供应链?着力点在哪里?

  郑永年:随着世界经济停摆,欧美很多订单没有了,这对珠三角产业生态影响较大。产业链供应链要恢复,企业主体要生存、要复工复产复业,关键是要有人去消费他们所生产的东西。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看,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对世界各国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很多国家还在“自保”。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要更加专注于扩大内需等领域。如何扩大内需?在我看来,还是要让更多低收入人群接近或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的消费潜力会完全释放出来。

  李东生:这次疫情给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其实全球经济体系的脆弱性是很大的。未来,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要做到能够应对这些突发事件,这对企业管理会提出一些要求。例如,供应链要多元化,不能太过集中在某些供应商手里,对供应商选择要有风险管控的意识。对全球来说,因为危机还在发展中,我们要在全球建立产业链和供应链,这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的突发危机,包括公共卫生的危机。

  我们会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作出相应的调整,今年将加快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

  袁志敏:这次疫情给我们的实体企业产业链发展敲响了警钟。我国的工业产业链虽然完备,但是有些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还相对比较低。发挥企业主体,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构建完整产业链的重要推手。民营企业每一次的自主创新无疑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往往伴随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希望通过大力推行“首用”“试错”机制,补偿民营科技企业创新风险。

粮食安全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产品进城

  主持人:在“六稳”“六保”任务中,重点提到了“粮食安全”,为何在当前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之下,“粮食安全”会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广州怎么做?

  陈建荣: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维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广州市将围绕粮食安全,着力“提高四个能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广州将进一步提高粮食储备规模,形成一批仓储规模40万吨以上的龙头粮库、10万吨以上的骨干粮库、2.5万吨以上的节点粮库,提高仓储设施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在采购能力方面,广州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鼓励我市粮食企业通过整合生产、资本、流通资源,在国内粮食主产区建立省外粮源基地。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更为密切和稳固的粮食供给关系。在生产能力方面,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能力,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稳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自给率。在提高应急能力方面,将加强粮食应急供应、加工、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应急网络,提升粮食应急响应能力。

  陈伟忠:要保粮食安全,支持农产品进城,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至关重要。我在调研中发现,各级政府在政策扶持上,对农产品进城的支持力度不大,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重点支持不足。

  我认为,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提升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发挥“媒体+电商平台”在品牌宣传推广方面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讲好品牌故事,同时鼓励地方与电商企业对接,共同建立线上线下品牌农产品营销推广体系,让极具地方特色的好东西卖出好价钱。

  这次疫情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全球经济体系的脆弱性是很大的。未来,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要做到能够应对这些突发事件,这对企业管理会提出一些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东生

  各级政府在“新基建”建设项目中,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项目,专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或要求承接“新基建”项目的龙头企业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产品的采购力度,鼓励“试错”。

  ——全国人大代表、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

  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提升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忠

  广州南沙应争取鼓励类企业执行15%税率企业所得税。而且按照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的设立初衷,未来将自贸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

  要让更多低收入人群接近或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的消费潜力会完全释放出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将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狠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经济加快成长。

  ——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荣

  “稳外贸”“稳外资”就是要稳住外贸大市、利用外资强市的地位,稳住外贸外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广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敏

  国家诸多重大发展战略和不断推出的高质量发展新政,为国有建筑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广阔的增长前景。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育民

(原标题:稳中求进 广州何处寻新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粮食安全 外贸 产业链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5 金宏气体 688106 --
  • 06-03 博汇科技 688004 --
  • 06-03 酷特智能 300840 --
  • 06-01 中天精装 002989 24.52
  • 05-29 天合光能 688599 8.1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