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中国云计算的风云第一股――UCloud市值超300亿,寡头垄断的规则能否被打破?

搅动中国云计算的风云第一股――UCloud市值超300亿,寡头垄断的规则能否被打破?
2020年01月22日 22:35 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原标题:搅动中国云计算的风云第一股――UCloud市值超300亿,寡头垄断的规则能否被打破? 来源: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导读

  一声锣响,中国云计算第一股、中国A股市场首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UCloud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发行流通股。

  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下,云计算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厮杀,生存下来的企业逐渐形成巨头鼎立,向头部汇集的稳定格局。在这些盘踞着的寥寥数家企业中,寡头垄断局面越发明显,其他企业想要杀出一条血路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艰难。

  然而,正当行业共识已经深入人心之际,一声锣响,似乎又打破了这一规则……

  1月20日,中国云计算第一股、中国A股市场首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UCloud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UCloud优刻得董事长兼CEO季昕华在上市致辞中表示,优刻得用自己不断自主创新证明,在中国做底层基础研发是有发展机会的。

  即便中国互联网巨头林立,云势力布局明显,包括BAT、华为云等在内的“云大厂”几乎吃掉了中国国内大多数的云市场。UCloud仍然用行动表示,创业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也是有机会成长起来的。

  中国云计算第一股

  UCloud优刻得成立于2012年,相比互联网巨头、ICT巨头基础实力尚浅,但其核心团队大多出自腾讯、阿里、百度、华为等巨头。比如其创始人季昕华,曾任华为信息安全部经理、腾讯安全中心副总经理、盛大副总裁兼盛大云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华琨曾就职于腾讯;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莫显峰也曾历任东软、华为、腾讯的研发经理、技术总监等。

  在巨头鼎立的云市场,成立UCloud算是一场“攀峰”挑战。众所周知,云计算是一项重资金、重资产、重技术投入的业务,初创企业的生存率极低,何况与之同赛道的企业皆为业内巨头。对于没有任何背景、独立发展的Ucloud而言,其生存空间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创业初期,UCloud在融资问题上就曾屡屡碰壁,创始人季昕华甚至一度“卖房创业”。

  不过这段苦日子显然并没有成为UCloud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创业8年后,UCloud终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如今的UCloud从最初的个位数团队规模增加到千人以上,并在包括莫斯科、圣保罗、拉各斯、雅加达等地区在内的全球范围部署绿色数据中心32个,拥有国内北、上、广、深、杭等线下服务站11个,客户从国内到国外,覆盖全球上万家企业。

  在中国信通院《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年)》中显示,阿里云、天翼云和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UCloud优刻得、光环新网、金山云处于第二集团。

  从一开始踏足这一“高门槛”的行业领域,UCloud一边进行技术攻坚,一边注入资金,扩充服务领域,换来了昨日的成绩。从当天的报道来看,优刻得(股票简称,股票代号:688158)发行价为33.23元,首日以72元开盘,收盘价为72.95元,相比33.23元的发行价上涨119.53%,399倍静态市场盈率,市值达到308.24亿元。

  而此次UCloud募集资金也接近20亿元(19.44亿元),这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UCloud践行其“CBA(Cloud Computing、Big Data、AI)战略”,投资多媒体云平台项目、网络环境下应用数据安全流通平台项目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平台项目。

  不过,上市一声锣,敲响了这一阶段的胜利,也打响了下一场战争的第一枪。

  上市只是第一步,“战争”才刚刚开始

  毫无疑问,UCloud是成功的,中国云计算上市第一股、中国A股市场首家同股不同权的开创者,但在胜利的“招股书”后面,隐藏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营收、利润双降窘境。

  在云计算行业亏损为常态的背景下,UCloud只用了5年时间便从亏损实现了盈利(2017年实现盈利),这是业内难能可贵的事情,但从UCloud招股书所披露的多项财务信息来看,忧患隐于欢喜之下。

  UCloud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营收分别为5.16亿元、8.4亿元和11.87亿元,2019上半年UCloud营收为6.95亿元,预计全年营收在15-15.6亿元。这显示接连几年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后,UCloud营收开始放缓。

  而在利润方面,UCloud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7098万元和7721万元,而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只为783万元。

  这在UCloud 的招股书中解释为,主要是产品降价、加大投入导致服务器折旧等成本上升、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以及云计算市场竞争激励等综合原因所致。

  其次是云市场巨头盘踞,夹缝求生。

  云计算发展十余年,中国国内云计算市场早已形成了明显的头部效应,以BAT、中国电信、华为为首的巨头企业牢牢把握着绝对的市场份额,中小型企业很难建立突围优势。

  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上半年)跟踪》报告中显示,阿里、腾讯、AWS、中国电信以及华为这前五大厂商占据着国内74%的市场份额,这也就意味只有剩下不到30%的市场份额将由众多中小企业抢食。

  而UCloud财务信息显示,其营收高度依赖于公有云,在2018年,其公有云营收占据了总营收的85%。尽管云服务市场规模庞大,并且公有云已成为云计算行业未来主流的发展趋势,拥有海量的平台用户资源,但要从巨头们的口中掠夺食物又谈何容易?无论是今后的成长性还是现阶段面对的“虎口夺食”难题,都不容UCloud耽搁。

  而在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在上市委审议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中也表示,市场竞争激励的公有云市场,龙头企业明显具有竞争优势,这使得中小型云计算厂商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下降,而UCloud也同样面临营收增速放缓,甚至营收下降、净利润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锣声之后,突围攻坚战打响

  季昕华在致辞上表示,在中国互联网有巨头的情况下,创业公司也有机会成长起来。是得意,也是面对挑战的回应。在笔者看来,有三大优势也让UCloud足以卧薪尝胆,后起勃发。

  借助政策,大踏步向前走。云计算是国家战略的重点项目,在2018年8月工信部《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19)》中提到,到2020年,云计算要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开来,全国新增上云企业达到100万家。

  2019年两会时,政府报告也首次提出“智能+”,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提到战略的高点,而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都需要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之上。而UCloud“CBA”战略也正好符合当下趋势,其三位一体化的发展必将拓宽其边界。

  避开劣势,择优而上。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公有云市场,UCloud表现的不再那么亮眼,甚至在巨头的一再挤压之下,甚至更加恶劣,但其混合云业务方面却增长迅速,2017年和2018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19.05%和182.44%。

  而UCloud在业务领域上,已经自主研发了IaaS、PaaS、AI服务平台、大数据流通平台等一系列云计算产品,多方向发展、布局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以及混合云等解决方案。

  差异化发展,丰富新生态。从物联网的发展角度来看,云计算市场远不止眼前所见,其发展空间和渗透率还有待发掘。UCloud在其招股书中也表示,要通过发力互联网腰部客户、深耕传统企业细分领域、拓展海外云计算业务、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以及增强政企客户的开发等方式,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业务的广度、深度和品牌的知名度上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作为一家创业企业,UCloud在上交所敲响搅动2020年云计算领域风云的第一声锣,已经为今后云计算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埋下了伏笔。在“无依无靠”的情况下,UCloud从巨头林立的云计算领域杀出一条血路,尽管是夹缝求生,却也打破了巨头垄断的规则。就像季昕华在给全员的致谢邮件中所说,“在中国,即使有巨头环伺,创业企业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中国云计算 云计算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04 瑞松科技 688090 --
  • 02-03 道通科技 688208 --
  • 01-31 耐普矿机 300818 21.14
  • 01-22 赛特新材 688398 24.12
  • 01-22 映翰通 688080 27.6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