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需加快补齐内控短板

险企需加快补齐内控短板
2019年10月23日 08:57 中国金融新闻网

原标题:险企需加快补齐内控短板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日,银保监会通报了人保财险兰州市分公司员工涉嫌诈骗大病保险资金的有关情况。案情显示,人保财险兰州市分公司大病保险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李某利用工作之便,伙同他人大量、多次伪造异地就医病历和报销材料,骗取大病保险资金用于购买房产等,涉及金额近300万元。

从通报披露的信息不难看出,人保财险兰州市分公司异地就医报销事后审核流于形式,正是令李某等人作案得手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再次为行业敲响警钟:保险公司目前在内控管理上仍存在较大的短板。

今年前三季度,银保监会针对保险机构累计发出500余张罚单,罚款金额超过8000万元。虽然各家保险机构受罚的原因多有差异,但整体来看,主要可以归结为在市场行为与公司治理两方面的违规。如果更深一步去挖掘险企违规行为背后的根源则不难发现,保险公司内控机制上的不完善,正是导致险企公司治理不合规以及市场行为“出格”的原因所在。

一项行之有效的内控机制,不仅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隐患,还能够帮助险企制止和控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可以说,内控管理机制正是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关口”。因此,内控机制完善与否、是否有效,对于保险公司实现自身的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显然,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保险公司在内控管理上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此次案情也揭开了这一问题的冰山一角。

首先,很多保险公司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这不仅不能达到为防范风险筑起“防火墙”的目的,反而给实际业务开展中的很多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有机可乘的漏洞。特别是随着行业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内控管理制度更需要加快完善和更新。

其次,保险公司在内控管理方面往往呈现制度和执行“两张皮”的现象,有的保险公司建立了内控管理的各项制度,却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对其置若罔闻,导致内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这在分支机构身上往往表现得格外突出。例如,此前很多公司都已建立了收付费管理制度,但在实际保费收取过程中,并未严格杜绝销售从业人员或是公司员工代客户开立、保管收付费存折或银行卡的现象。

内控能力不足,通过外部监管来加强险企内部控制建设,无疑是防范内控风险的重要途径。

以此案为鉴,银保监会在通报中要求各家大病保险承保公司认真查找问题,补齐内控漏洞,全面加强管理。

在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险企公司治理的背景下,伴随着《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不难想象,监管部门接下来将会继续加强针对险企内控管理的监管力度。

外部监管虽必不可少,但保险公司修炼“内功”,更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保险公司应当认识到,无论是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看,还是就打造公司品牌形象而言,一项更为完善、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对于转型发展的保险公司而言,都无异于如虎添翼。

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承保环节和投资环节。承保利润在产品端一定的情况下,主要由营销费用决定。这样一来,如果保险公司的内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很容易导致营销费用节节攀升,进而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而在投资环节,内控管理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则更为突出。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会极大降低操作风险出现的频率并减少风险的损失,避免重大风险的发生,从而为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保驾护航。

事实上,保险公司之所以常常发生销售误导、违规展业等现象,很重要的一点是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的管控不力,分支机构在利益诱惑下放弃了诚信经营的原则。而如果拥有有效的内控机制,就可以极大地减少这些违规现象的发生,从而为保险公司树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对于保险业这样一个需要建立信任的行业来说,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形象自然是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财富。

此次案件再一次提醒保险公司,无论是在外部严监管的督促下,还是出于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建立一项完善、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都是保险公司转型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强化内控管理应当是险企在接下来防范风险和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补上的功课。

险企 人保财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4 力合科技 300800 50.64
  • 10-24 华熙生物 688363 47.79
  • 10-24 长阳科技 688299 13.71
  • 10-24 久日新材 688199 66.68
  • 10-23 宝兰德 688058 79.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