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温江:“专医”之城的产业棋局――城市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观察

成都温江:“专医”之城的产业棋局――城市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观察
2019年09月09日 00:03 每日经济新闻

2019“银华基金杯”新浪银行理财师大赛重磅来袭,报名即可领取666元超值好礼,还有机会获得经济学家、高校教授等明星评委专业指导,拿万元奖金,上新浪头条。【点击看详情

原标题:成都温江:“专医”之城的产业棋局――城市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观察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万万没想到,神经外科专家石长青,竟会离开北京最好的神经科医院,全身心扑进西部一家区级医院――成都温江区人民医院的诊疗室里。

  用他儿子的话说,这是从“国家队”到了“区级队”。家人不解,就算是为了陪伴妻子工作而来到四川,为何要放着大医院不去,偏偏要选择成都温江的一家区级医院工作?

  这还要从石长青与温江区人民医院院长刘军的偶然结识说起。

  彼时,刚来四川的石长青还在另一家医院,正在为缺少一台价值800多万元的手术设备而发愁。  “跟刘院长聊过后,他邀请我到他那里去,并为我购买这台设备,建一个专门的手术室。”石长青回忆说,正是因为温江区人民医院给了他发展的机会,才让他不再犹豫,下定决心来到温江。

  石长青的到来让温江区人民医院手术量翻了一番。“手术量提升了,很多年轻医生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作为一名“海归专家”,石长青组织院里的医护团队一起学英语和专业知识,号召大家在白大褂里面打上领带,院里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氛围有了明显的提升。

  专家择业,离不开软硬件的配套;医院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带动。一座城市产业的成长,也离不开人才、环境和产业配套的支撑。

  2015年,温江定下了“三医融合”、全域深耕大健康产业发展道路,立志成为一座“专医”之城。今年1~6月,药明康德创新型生物医药研发中试与生产基地等60个重大项目在这里陆续开工,华邦药业四川明欣药业生产基地等30个重大项目也相继竣工。

  四年来,通过前瞻规划、优化营商环境、招才引智、吸引龙头企业,越来越多像石长青这样的医学、医药、医疗人才来到温江,以全球CRO巨头为代表的健康产业头部企业也不断向这里聚集。成都市温江区,这座“专医”之城的健康产业功能区发展棋局,正渐入佳境、成型成势。 

  谋局:一本规划就是城市的一部基因

  建筑理论家和城市设计大师伊利尔?沙里宁曾说,城市是有机体,是有生命的。而孕育城市气质的,正是产业。在众多产业方向上,健康产业因其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正吸引着众多城市的目光。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元,到2030年达16万亿元。据医疗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 Pharma预计,全球生物药的市场份额会从2016年的25%(2020亿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30%(3260亿美元)。

  如今,从大西洋沿岸的波士顿到太平洋沿岸的上海张江,从巴黎“基因谷”到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之地,已经成为全球高端资本、技术、人才的聚集地。

  2015年起,依托生态本底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成都市温江区借势谋局,提出医学、医药、医疗融合发展的理念。“三医”的DNA片段,首次以融合发展的形式,出现在了温江的“基因图谱”里。

  “温江生态本底好,是一座公园城市,但空间资源有限。”温江区规自局编制科科长刘志鹏分析,温江要想实现区域高质量转型升级,必须走高端、绿色发展道路。而在有限的资源和要素条件下,想要发挥每一份土地和资源的价值,大健康产业正是最佳选择。

  “温江发展‘三医融合’的另一特色,是把医疗端纳入了进来。”新疆汉子常永志博士毕业后,来到位于温江的成都医学城工作。在他看来,当温江把医疗端也融入产业体系后,就实现了研发、制造、医疗全覆盖的产业生态闭环。

  2016年至2017年,温江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医药产业投资总额增长60%。2018年初,结合全球健康产业的新发展趋势,温江启动了“三医”规划的再升级工作――邀请国际知名智库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协助编制《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规划》。

  这一次,“三医融合”的理念又进一步融合了前沿技术,围绕生物技术、医疗人工智能、价值医疗、全程健康、医药工业4.0全球健康产业五大发展趋势,确立了生物药、高端药械等8个产业门类17个重点细分领域,打造“三医+”产业体系。

  甘肃人张天瑞已在温江工作多年,见证了这里从食品产业起家,到现代服务业萌芽,再到聚焦“三医”的整个过程。“温江把规划作为起点,集中力量,全域发展‘三医’产业。相信随着产业日益聚集并持续迭代升级,未来就一定会爆发出洪荒之力。”他说。

  布局:营商环境的“骨骼”和“经络”

  谋定而动,规划谱写完成,如何在物理空间和政策空间上蓄势布局,就成为了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曾在硅谷工作过六年的邬智刚是质谱技术应用领域专家,来到温江创业后,他深切感受到,“三医”创新型企业要想在这里发展好,离不开资源、政策和配套上的支持。

  据了解,成都医学城为邬智刚这样带着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创业者提供了完善的载体和配套体系。目前,成都医学城A区的加速器和B区的孵化器,总规划建设200万平方米,已建成投运129万平米。

  在为“三医”企业修建标准化厂房时,作为牵头负责人,区经信局局长周世刚专门去东南沿海考察了一番。

  考察点位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一些制剂和医疗器械企业的生产设备竖起来超过4.2米,传统高度的厂房根本进不去,这是他们原来没有想到的。

  “幸亏问清楚了,不然损失大了。”周世刚感慨:“回来之后我们赶紧进行了再次论证,充分考虑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等不同车间个性需求,对车间承重、单层面积、厂房层高等进行了优化,现在能够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求。”

  2018年上半年,位于温江的成都医学城被德勤、生物谷评为“中国生物医药最具潜力园区”“中国生物医药最具特色园区”。

  基础设施是城市看得见的骨骼,软环境则是看不见的经络。为“三医”产业培育成长环境,自然需要“软硬兼施”,才能骨骼强劲、经络畅通。

  随着“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被锁定为成都的年度“城市任务”,温江也把优化营商软环境,疏通城市“经络”摆在了重点位置。温江区正在筹建的企业服务中心,正是本轮机构改革中专门设置的区级“特色部门”。

  “不同政府部门都会为企业服务,但部门之间是有边界的,意味着在实践中可能存在对接盲点。”杨青锋目前在负责企业服务中心的筹备工作,在他看来,中心的作用就是担当部门间的填充剂和润滑剂,做好统筹集成服务。

  “我们先把各部门制定的政策文件‘打散’,变成一条一条的具体条文。再根据企业需求,把不同条文再‘整合’到一起,做成政策服务指南。企业从读政策文件变成看政策干货,申报政策‘照单抓药’,这样既高效解读政策、又高质申报,极大提升企业对惠企政策的满意度。”杨青锋说。

  解局:“造血”需要领军人才

  规划既定、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初显,产业与城市繁荣仍需聚才引智。

  尤其是对于温江这种发展“三医”产业的城市来说,技术、资金和智力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离不开高端人才。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缺人”是中国城市所共同面对的局面。

  2017年,全国城市间掀起了一场备受关注的“抢人大战”。从二线到一线城市,再到普通地级市,各地频频出台补贴奖励、落户优惠等“人才新政”。

  然而,当“抢人”的优惠政策不断边际效用递减,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思考:当“优惠牌”出尽之时,城市真正的引人、留人之路究竟在哪里?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秘书长李震曾表示,人才最终能否留住,关键看是否具有适宜其发展的环境和土壤,能否建立适合人才长期发展的良好生态,有效形成“人才黏性”。

  温江对于人才的“黏性”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宜居生态和产业生态上。

  数据显示,温江城市绿化率如今已达到4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1.95%平米,北部167平方公里的生态园林是纽约中央公园的50倍。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高端人才来说,绿意盎然、拥有完善产业、医疗、教育和商业配套的温江具有较高的“人居性价比”。

  当然,知识要折旧,人也要不断学习。在自我学习与自我更新的过程中,人才更倾向于追随比自身更加优秀的人。因此,一座城市想要吸引到整个雁群的光临,就要首先想办法吸引到雁阵的“头雁”。吸引领军人才,是温江解开“人才迷局”的突破口。

  2012年,靶向药物研究与开发专家王晶翼加盟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不断将来自国内顶尖研发机构、药厂副总以上级别的人才吸引过来。目前,这样的人才已在科伦药物研究院聚集近150位。  今年6月和7月,中美生物医药高峰论坛和2019中国西部生物医药大会接连在温江举行,“三医”领域的两院院士、高校校长和行业专家站在温江的讲台上,就“三医”前沿课题进行了观点分享。行业领军人物在这里的聚集,为温江编织起了贯通医学、医药、医疗领域的“人脉网”,越来越多能够“同频共振”的人聚集在此进行交流,也源源不断带来新的人才血液。

  如今,温江汇集了20余所高等院校、85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研发机构,拥有39位两院院士和20余万科技创新人才。

  造血能力提升,也加速了人才在不同企业间的流动。“产业生态形成后,各种人才也从外地过来,人才在不同公司之间的流动也就多了。”博鳌生物总经理梁冬说。

  成局:龙头企业才是“大心脏”

  事实上,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峡两岸科技园的建设给温江带来第一批医药企业。不过,二十多年过去了,这部分企业大多依然各自为战,并未形成真正的生态圈效应。而温江“三医”产业体系真正形成、健康产业生态圈实现蔚起,是从龙头企业的到来开始的。

  2017年,经过20多个月的漫长谈判,温江迎来了全域发展“三医”产业后的第一个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全球CRO(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巨头药明康德,总投资额高达100亿元的药明康德生命健康产业园落户这里。

  “研发周期长、投入高、失败率高是药物研发三大痛点。”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德余介绍,为保证试验的质量、提高研发效率,越来越多的药企将项目外包给CRO,完成新药研究的部分工作。

  世界级CRO成为温江健康产业生态圈的大心脏,将域内处于不同阶段的“三医”企业组织在一起,通过分工协作降低协同成本、解决融资和信息共享交流的问题。

  每逢周六早上,五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曹洪义都会到药明康德与成都第五人民医院联合在温江建立的GCP临床药理研究中心看看。“现在这里有99间观测病房,有很多从事一二十年GCP工作的研究人员。这种规模的GCP服务,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前不久,罗欣药业迈向国际化企业发展进程的重要一步――罗欣药业成都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一期)在温江开工。该项目涵盖COPD、哮喘、抗感染等领域。未来,罗欣药业将立足温江,在雾化吸入制剂领域全面布局,进而走向美国、欧盟和国内高端市场。

  今年上半年,温江新签约引进罗欣药业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2个,协议总投资384.20亿元,实际到位内资176.18亿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1亿美元。

  今年七月,成都出台了医药健康产业“顶层设计”,在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相关功能区空间布局中,位于温江的成都医学城被赋予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技术药创制高地的主承载区”等10项任务。

  如今,随着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成势,温江找到了一条低成本要素驱动转向创新生态驱动发展的道路,不断纵深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在成都城西、郁郁葱葱的川西林盘之中,一座“国际健康产业高地,西部创新公园城市”正冉冉升起。

温江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18 山石网科 688030 --
  • 09-18 热景生物 688068 --
  • 09-16 天奈科技 688116 --
  • 09-11 交建股份 603815 --
  • 09-10 宇瞳光学 300790 18.1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