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股通扫货深股通抛售 外资“流向分歧”创纪录

沪股通扫货深股通抛售 外资“流向分歧”创纪录
2022年02月21日 03:47 上海证券报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单周净买卖差额超200亿元,半月累计差额超300亿元,自虎年开市以来,北向资金对沪、深股通的流向分歧为此前罕见,买卖差额创历史纪录。

  据统计,2月以来,沪股通累计获北向资金净买入205.04亿元,深股通则累计遭净卖出121.59亿元,沪深市场外资流向的“背道而驰”令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北向资金的“沪深分歧”以往也有发生,特别是自2020年起明显增多,但大多是“沪弱深强”,近期的“沪强深弱”现象难得一见。

  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与近两年MSCI等国际指数暂缓提升A股纳入因子,造成“配置盘”外资的流动趋于稳定,转而由“交易盘”资金逐渐主导短期的外资整体流向有关。

  结合盘面,北向资金的内部分化常与当时市场运行风格相互影响。且外资偏爱逆市布局的交易倾向,也使其短期的内部分歧常能对后续一段时间的市场风格走向提供指引。

  2020年以来频现分歧

  从单周维度进行统计和观察,历史上已发生过9次“沪股通与深股通单周净买入额差值超过100亿元”且“沪股通与深股通单周整体流向相反”的情形,其中自2020年起出现过6次。

  最近的这次,即今年2月7日至11日,当周沪股通净买入173.54亿元,深股通净卖出66.10亿元,两者差值达239.63亿元,创历史之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9次北向资金内部分歧中,“深股通净买入而沪股通净卖出”的情形共发生7次,这与近两年“赛道投资”逻辑大行其道的趋势是匹配的,而“沪强深弱”现象则较为罕见。虽然深股通的开通时间比沪股通晚,但随着医药、新能源等赛道资产市值轮番飙升,从2020年开始,深股通的整体资金规模已与沪股通相当。

  截至2月18日,北向资金开通以来累计净买入额达16596.9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8516.4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8080.54亿元。

  “交易盘”主导短期波动

  为何北向资金近年来多次出现内部分歧,这可能与“配置盘”和“交易盘”外资间的风格差异有关。

  作为市场中较早研究外资的分析师,现任兴业证券策略首席的张启尧曾在2019年发布研报,创新性地提出了“交易盘”外资与“配置盘”外资的概念。

  张启尧表示,在沪深股通开通后,外资成为影响A股市场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但关于外资来源的问题,在投资者中一直争论激烈。从客观角度论证资金来源,关于北向资金的性质,应区分“交易”和“配置”两个类别。

  “以托管机构类型划分,海外的配置型机构资金,大多通过外资托管银行席位入场;国际主流对冲基金,基本是通过外资券商的PB(主经纪商)系统托管;而绝大多数游资,则托管于内资机构。”张启尧认为。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策略师裘翔也曾发布研报,通过对800万条托管数据的剖析,研究北向资金的构成和行为。

  裘翔同样发现,北向资金较高的换手率主要源自托管于外资券商的客户,背后可能包含了一部分对冲基金的高频交易。此外,具有明显“主题投机性”交易特点的北向资金多托管于内资券商,其交易频率约是托管于外资银行及券商资金的17.3倍。

  对于二者交易行为的差异,张启尧强调,“交易盘”资金的流入与A股指数的关联性更强,受市场风险偏好影响更大,大部分时候表现为同向变动;而“配置盘”资金与指数走势关联性较低,更多是平稳持续入场。

  回看本轮行情,据中信证券测算,今年2月7日至11日,配置型北向资金和交易型北向资金在具体行业流向方面呈巨大分歧。其中,交易型资金当周大幅净买入银行、有色金属等传统板块,同时大幅净卖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等成长赛道品种。相比之下,配置型资金交易较为均衡,同时增持了传统与成长行业。

  显然,交易型资金当周流入的银行等价值股板块,多为沪股通的权重品种;而当周流出的电新、电子等赛道股,则主要集中在深股通一侧。因此,交易型资金的辗转腾挪,成为导致当周北向资金内部分歧创纪录的重要原因。

  指引市场风格走向

  定价权增强叠加逆势布局的操作倾向,使北向资金近年来频频精准“抄底”,从而被部分投资者誉为“聪明钱”。那么,北向资金短期的内部分歧,是否也对未来市场风格的研判具有指引作用呢?

  梳理发现,虽然北向资金内部分歧发生的时点难以预测,有些出现在指数上涨过程中,也有出现在底部整固阶段。而一旦分歧发生,外资流入的一侧大概率将成为后续行情的强势方向。

  2021年6月,市场在一波快速拉升后进入高位盘整,北向资金的分歧态势开始显现。6月15日至18日,沪股通连续4天净卖出,累计净卖出89.79亿元,其中贵州茅台遭净卖出超过10亿元;深股通渠道则整体净买入,累计净买入39.74亿元,其中东方财富获净买入超过5亿元。

  在上述分歧发生后,三大股指走势开始分化。在之后的20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仅小幅上涨1.11%,深证成指上涨4.82%,创业板指大涨10.94%。个股方面,贵州茅台股价显著回撤,从每股2000元上方一路跌至1500多元;东方财富股价则继续走强,一个月后刷新了历史高点。

  与最近“沪强深弱”行情相似的案例发生在2020年11月。2020年11月16日至20日,沪股通累计净买入84.40亿元,金融股获外资大买,中国平安单周净买入额超过17亿元;深股通则累计净卖出29.29亿元,立讯精密等科技股遭抛售。

  后续的市场行情沿着外资加仓的路线演进,2020年11月底至12月初,银行、保险等“大象”起舞,中国平安7个交易日上涨逾10%,并定格了截至目前的高点——91.39元/股。

  但从整体上看,由“交易盘”外资腾挪引发的北向资金内部分歧,主要对未来一到两个月的市场具有指引作用。拉到更长维度看,A股运行节奏仍与行业景气度、个股基本面等“硬指标”有关。

  站在长周期角度,张启尧在2022年十大预测中强调,资本市场深化开放、A股更高的估值性价比、外资在A股占比仍偏低等多重因素,仍将驱动外资持续流入A股。目前外资持股市值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仅在5%左右,远低于海外市场15%至30%的外资占比,“全球配置”逻辑下,外资长期流入空间广阔。

  中信证券认为,2022年,以机构为主的“长钱”定价权将继续明显增强,外资净流入量相对2021年将增加。海外权益基金在A股配置仍偏低,在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没有新的指数纳入的前提下,预计北向资金全年有望净流入4000亿元。

股民福利来了!送您十大金股!点击查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冯体炜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28 赛伦生物 688163 --
  • 02-24 中汽股份 301215 --
  • 02-24 华秦科技 688281 --
  • 02-23 华是科技 301218 33.18
  • 02-21 凯德石英 835179 20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