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地方政府鼓励科创企业上市不宜用力过猛

证券时报:地方政府鼓励科创企业上市不宜用力过猛
2019年04月27日 07:39 新浪财经综合

  来源:证券时报

  近日,首批3家科创板申报企业问询函及回复内容全部对外公开,充分体现了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精神内涵。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科创板各项准备工作正稳步推进,企业上市交易也日益临近。

  去年11月中央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在注册制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陆续推出或更新了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部分省市政府发文规定,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将额外获得“专项奖励资金”或相应税收优惠,奖励金额多在数百万元,少数省份高达千万元级别。从客观上讲,能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至少说明企业本身资质不错,其获得融资后对企业后续发展也是正向推动,并且还能为地方政府带来财税收入、经济活力、居民就业、市场美誉等各项好处。

  在给出真金白银刺激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下发文件通知,要求举全省、全市之力继续组织推荐科创板后备企业,各类政策都要向具有高科技含量、市场潜力大,规范性强、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高新企业倾斜。不少地方政府金融办专门制定了科创板上市时间表和任务书,例如要求2019年向上交所申报推荐若干家企业,确保1~2家首批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全年新增若干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等。简单梳理不难发现,基本上各省市区各级政府都有类似的目标责任书,只不过在具体目标、奖励金额上略有差别。

  事实上,早在科创板发端之前,这种“用金钱奖励企业上市”的现象就已存在,相关地方政府会根据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新三板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或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不同情况,分别许诺金额不等的实质奖励。在有了科创板之后,部分省市高新区政府认识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的重要性,先后推出包括经济奖励在内的各项措施,吸引高新区以外的企业迁入,或鼓励区内已上市企业分拆业务板块冲刺科创板。由此看来,“登陆科创板”已成为地方政府之间彼此较劲、比拼的主战场。

  从实际效果看,科创板申报家数或未来注册上市的企业家数,究竟是否与地方政府短期内“给钱给政策”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还很难说,就算有,也一定是缓慢和间接的关系。企业成长壮大,需要预期稳定、一视同仁的政策法规和营商环境,需要上下游前后端相对完备的产业链、生态链,也需要能给创业人员提供优质舒适的生活、休闲、教育医疗机会的综合大环境。从现阶段科创板发行人招股说明书及问询回复函披露的情况来看,某些发行人或保荐机构在各种压力下仓促上马,导致信息披露存在瑕疵,部分申报企业资质不佳,交易所问询与企业回复的时间周期被拉长,后续不确定性反而增大了。大家都想首批上,尽管材料报得早,却不料被问询也“最彻底”。

  不可否认,在政绩促进等惯性思维作用下,地方政府一方面制定治内的任务责任书,许诺企业上市将获得真金白银奖励;另一方面积极向外突围,各省市区不同职能部门轮番到相关部门参访考察、培训交流。记者从不同侧面了解到,有关部门正面临日常审核问询“工作压力”与各地方政府走访交流“接待压力”的双重挤压。根据科创板相关制度安排,企业申报材料以至审核问询、注册发行的基本流程都可在线上完成,以促进科创板发行上市为目的的现场拜访,不仅无必要,甚至有不宜之嫌。以注册制为基础的科创板制度设计核心,就在于企业价值发现、发行上市交易等各个环节更大程度的市场化与法治化,买不买、怎样定价、要不要退市都由市场来决定。政府当面来“推销”自家企业,对发行审核本身来说无济于事,从行事方式而言或又违背原则,那又何必过分追逐呢?

责任编辑:曹婕

科创企业 科创 地方政府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0 泉峰汽车 603982 9.79
  • 05-06 中简科技 300777 --
  • 04-30 鸿远电子 603267 --
  • 04-30 宝丰能源 600989 --
  • 04-25 新城市 300778 27.3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