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下滑 瀚川智能冲刺科创板周三上会

研发投入下滑 瀚川智能冲刺科创板周三上会
2019年06月25日 20:10 国际金融报

科创板开板,还不熟悉交易规则?想“打新”,却怕冒然入市丢了真金白银?你需要一场模拟演练——新浪财经携手国泰君安证券推出【科创板K线小游戏】,华为P30、米家扫地机器人、戴森吹风机等豪礼等你拿,100%中奖!【点击查看】

  研发投入下滑,客户集中度高,瀚川智能冲刺科创板周三上会

  原创: 吴鸣洲 杨紫薇 IPO日报 

  在科创板上市的“赛跑”中,智能制造企业无疑是“积极的参赛者”。作为智能制造企业的一员,华兴源创打响了“头炮”,成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紧随其后的还有其他“队员”。

  6月26日,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瀚川智能”)将与铂力特一起,作为第10批“考生”上会,接受上市委的审议。上会稿显示,瀚川智能拟发行股数不超过2700万股,且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保荐人和主承销商均为安信证券。

  瀚川智能在上会稿中披露,上市计划募集资金4.68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 “智能制造系统及高端装备的新建项目”。

  此前,上交所对其展开了三轮问询,涉及公司股权架构及转让、研发技术等多个方面。

  1

  汉威科技间接持股

  据悉,瀚川智能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2017年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0.81亿元。公司控股股东为瀚川投资,持股比例为45.05%,其他持股5%以上的股东还有瀚川德和、天津华成和江苏高投,分别持股10.93%、7.91%和6.66%。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蔡昌蔚,其直接持有瀚川智能0.73%的股份,还通过瀚川投资等多家公司间接持股,合计持有60.58%的股权。

  此外,瀚川智能背后还有上市公司的身影。早前,汉威科技曾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表示,其通过参与一个创投基金项目间接持股瀚川智能,但持股比例较小,未构成重大影响。

  2

  收入季节性特征明显

  资料显示,瀚川智能是一家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主要从事汽车电子、医疗健康和新能源电池等行业提供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方案。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定制化经营模式,生产完成后进行安全调试和验收交付。

  据上会稿,2016-2018年,瀚川智能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2.44亿元、4.36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242.71万元、3282.68万元和7111.36万元。其中,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领域,这部分占总收入的91.09%、89.05%和85.52%。

  近三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此外,瀚川智能的海外业务收入不断提升。以2018年为例,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20.66%,主要来源于菲律宾、美国、墨西哥、匈牙利和立陶宛等国家。

  据公司介绍,其提供的定制化智能制造装备,从取得订单到项目最终交付设计多项复杂工艺流程,生产交付周期较长,且目前主要客户是欧美跨国企业,往往集中在下半年进行终验收,收入主要在第四季度实现。这样可能会造成公司出现季节性亏损或盈利较低的情形,经营业务存在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3

  客户集中度高

  瀚川智能在上会稿中指出,其五大客户分别为泰科电子、大陆集团、亿纬锂能、力特集团和莫仕集团。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逐年增加。以2018年为例,五大主要客户贡献收入3.27亿元,占瀚川智能当年总收入的75.07%。第一大客户泰科电子,2018年瀚川智能对其的销售收入就已占总收入的35.94%,比第二大客户大陆集团占比高出17.1%。

  为何客户集中度如此之高?

  瀚川智能解释称,这与下游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公司采取的发展战略、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在接受IPO日报采访时表示,作为专业化、定制化的装备供应商,需要按照客户的特殊需求来订做产品。它不像通用设备行业那样,可以为很多客户服务,这样必然使得其客户集中度很高,也是由智能制造行业性质决定的。

  不过公司也指出,如果核心客户出现较大经营风险导致其减少向公司的采购或公司未来不能持续进入核心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将对公司的销售收入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将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的风险。

  4

  研发投入占比下滑

  在三次问询中,核心技术是上交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018年,瀚川智能核心技术共14项,对应产品收入4.3亿元,占总营收的98.71%,几乎贡献了全部的收入。

  申报稿中披露,公司核心技术之一“基于 YOLO 算法的表面缺陷快速检测技术”的技术来源为“吸收再创新”。

  这是否会涉及对第三方的技术侵权,是否存在争议或潜在纠纷?

  对此,公司回复上交所称,具体技术来源于对基本算法原理的优化与应用,不存在发行人及发行人相关人员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第三方的技术,不存在对第三方技术侵权的情形。

  近三年,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小幅增加,从2016年的1142.54万元上升到2018年的1959.96万元,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所下滑,从7.61%下降到4.5%。

  IPO日报分析数据后发现,2016年-2018年,公司总收入增长了2.9倍,而研发费用只增长了71.54%。这意味着,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公司并未能同步加大研发投入。

  从整个行业来看,同业内的公司Komax(库迈思)2018年的研发费用占比为8.6%。相比之下,瀚川智能的研发占比低于Komax。

  对此,瀚川智能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研发费用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同时,考虑到审慎处理会计与税务问题、以及便于向客户议价等因素,公司将该部分研发投入计入了项目成本,未在公司研发费用中体现。账面上的研发费率无法完全反映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

  根据公司资料,截至2018年底,瀚川智能共有研发人员163人,占总员工的23.12%,其中核心员工有6人,包括法定代表人蔡昌蔚、陈雄斌、宋晓、钟惟渊、王丽国和陈堃。

  5

  转战科创板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瀚川智能首次的上市尝试。

  2018年6月,瀚川智能就已在江苏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辅导机构同样为安信证券。今年1月,安信证券向江苏证监局提交的《辅导备案报告》显示,瀚川智能拟发行A股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而在4月份,瀚川智能发布了申报稿,上市“站点”改在了科创板。

  最终停靠科创板,或许是紧跟当下时代浪潮的选择。

  今年2月,证监会公布,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也在其中。

  对此,北京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喜文对IPO日报表示,智能制造类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是件好事,这说明科技创新开始将“智能制造”纳入了重点领域。

  王喜文认为,受瀚川智能带动,未来将会有更多智能制造类企业争上科创板。“企业凭借自身积累去发展创新通常会受到限制,而产融结合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捷径。而借助科创板资本的赋能,我国智能制造能够快速发展,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为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

  日前,上交所已受理了一些瀚川智能同类型的企业,如利元亨、华夏天信、瑞松科技等。

责任编辑:陈志杰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2 睿创微纳 688002 --
  • 07-02 天准科技 688003 --
  • 06-27 华兴源创 688001 --
  • 06-27 苏州银行 002966 --
  • 06-25 中信出版 300788 14.8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