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CDE新政引发CRO公司暴跌?真实内因或许是......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
原创 徐文峰
“
经受了集采的冲击,医药股又迎来了CDE的新政考验。伴随CDE的一纸文件,年内走强的医药股,今日迎来剧烈调整,千亿白马药明康德(维权)、泰格医药纷纷跌倒。在CRO集体跳水的背后,既有市场对新政之下药企“me-too”模式失灵的担忧,也有对经历一年多疯涨后的高估值崩塌的畏惧。
”
7月6日,医药板块突遭重挫,从A股到港股,从医药研发到医疗器械,就连火热的医美赛道也未能幸免。
从消息面来看,医药股的暴跌,源于近日CDE出台的一则新政文件。尽管这份文件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是却引发医药行业的震动。在这份文件中,CDE对新药研发明确提出了“为受试者提供临床实践中最佳治疗方式/药物”、“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等要求。
(来源于网络)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市场担心,上述新规或将对习惯了“me too”模式的药企造成冲击,而下游CRO企业也将受到影响。不过,CDE新政对于头部CRO企业影响或许有限,最坏的结果无非行业内的“分化”。因此,医药股真正的重挫原因可能还是过高的估值,而新政或许只是导火索。
1
CDE新政引发CRO企业集体跳水?
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即CDE)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下称《指导原则》)。
这份长达28页的文件明确指出,在药物进行临床对照试验时,一是应尽量为受试者提供临床实践中最佳治疗方式/药物;二是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
上述文字表达的意思非常清晰,简单来说:以后要申报临床试验,要在现有治疗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对比。技巧性地选择一个治疗方案作为对比,以提高试验效率,这种“投机”式的玩法未来可能行不通了。
在市场看来,《指导原则》对进行me-too类药物研发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降低了采用me-too跟随方式开发的药物未来上市的可能性,从而影响新药公司产品立项数量,而作为它们下游研发外包服务商的CRO行业则可能面临订单数量减少的情况。
因此,上述文件的出台迅速被市场解读为利空消息。不过有意思的是,该事件的发酵不在昨日,反而在今日。
截至收盘,Choice上的CRO指数收跌5.23%,其中诺泰医药、泰格医药、美迪西等多只相关个股跌幅超过10%。被市场视为CRO龙头股的药明康德盘中暴跌9%,逼近跌停,最终收跌5.1%。
不过,对于CED出台的上述新政,机构也有不同看法。
比如东吴证券就认为,当有BSC(最佳支持治疗)时,应优选BSC作为对照,而非安慰剂。一方面,这使得创新能力更强,致力于Me better和First in class药研发的BigPharma与Biotech公司受益,同时也无形中加大了药企新药研发难度。另一方面,头部CXO(医药研发及生产外包)公司凭借技术平台与申报经验优势,有望在此条件下,增加订单数量。
东北证券也表示,一方面头部CXO公司凭借技术平台与申报经验优势,有望在此条件下,增加订单数量。另一方面,目前《原则》仍在意见征求阶段,对已处于临床研究的新药研发影响有限。
2
高估值或许才是诱发CRO大跌的主因
或许CDE出台的政策只是一个导火索,而下跌的本质或许是高高在上的估值。
有分析师直言,“《指导原则》与CRO行情表现并无直接关联,主要是因为CRO已经涨太久了”。
Choice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至今年7月5日,CRO概念指数区间涨幅超180%。事实上,整个医药板块表现都很亢奋,自去年初至今,医药板块指数涨幅超过60%,远远跑赢大市。
医药股的强势离不了背后机构资金的助推。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末,在医药行业的七大细分板块中,基金对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和中药的持股比例分别约为17.2%、7.1%、5.3%、5.1%、4.3%、2.6%和1.9%。除了医药商业的基金持股比例略有下降外,其他细分板块的基金持股比例均有增长,尤其是对医疗服务的持股比例直接翻倍。
而拉长时间看,基金对医药也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呈现出明显的抱团现象。以医疗服务为例,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的基金持股比例分别为5.1%、7.3%、8.3%和17.2%,可谓一路加仓。值得注意的是,在Choice的分类中,医疗服务板块中又恰恰多为CXO企业。
具体到个股,更能明显看出机构资金对医药企业,尤其对CRO企业的青睐。以CRO龙头药明康德为例,截至2020年末持有该股的机构数为1391家,其中基金就有1368只,较2019年末分别增加了450家、444只。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泰格医药身上。截至2020年末,共有667家机构持仓泰格医药,其中基金有661只,较上一年末分别增加了176家、178只。
在机构资金的持续加仓之下,相关板块及个股股价也水涨船高,市盈率也来到史上高点。截至7月5日,医疗服务板块内的CXO企业市盈率(TTM)大多在100倍以上,其中美迪西、康龙化成、博济医药、药明康德市盈率分别高达179倍、123倍、119倍和109倍,最低的睿智医药也达到了53倍。
显然,基金的抱团推高了药企的估值,而一旦共识发生变化,资金的踩踏效应便有可能像今天一样,不计成本的抛售,毕竟对于低位的基金而言,其获利颇为丰厚,有意愿低位抛售出局。
事实上,从今年一季报来看,很有可能已经有部分机构资金提前出逃。仍以药明康德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563只基金持有该股,较去年末骤降近六成。
尽管鉴于基金季报仅披露前十大持仓股,上述数据尚不能作为机构减仓的证据,但是多家CRO企业股东高位减持却是毋庸置疑的。
责任编辑:杨红卜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