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里的特殊来客

机构一致看好股市行情,2021年谁是最强风口?布局窗口期来临,立即开户,抢占投资先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产大爆炸”

01

2003年12月,中国人寿分别在香港和纽约上市,李嘉诚、李兆基和郑裕彤各自认购了2亿美元、2亿美元和1亿美元。

一年后,禁售期结束,三人各皆获利50%,李嘉诚和郑裕彤选择套现离场。

76岁的李兆基不但没有退出,反而拿出500亿港币现金,成立当时香港最大的家族投资公司——兆基财经,宣告进入股票市场。

普通人买股票是炒股,出手就是500亿的被叫做投资。

2006年12月,兆基财经成立2周年时,对外公布了自己的业绩——盈利翻倍。

当时,公司的盈利全部来自其持有的6只中资股:中国人寿、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维权)工商银行、玖龙纸业以及中海石油化学。

尝到了甜头,李兆基又大手笔买入多只大型中资股,包括7.8亿港元买入中国平安,1.95亿港元购入中国电力,3亿港元购入中国网通,此外中兴通讯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碧桂园等都曾留下李兆基的身影。

从“地产大亨”到“亚洲股神”,李兆基的称号由此而来。

2007年,恒生指数首次在盘中突破30000点,兆基财经的财富达到当时的高峰2000亿港元。

虽然08年金融危机一度缩水严重,兆基财经也没有再公布资产增长情况,但若按每年5%-10%增长测算,如今兆基财经总资产保守估计也将超过3000亿港元。

至于为什么投身股市,在成立兆基财经时,李兆基曾点到,

“由于现时从事地产业所面对的竞争比以前要激烈很多,僧多粥少,地产商只能赚取些微利,行业已经很难做,而金融投资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而且容易调动。”

水往低处流,财去生钱处,无论做实业多成功,在资本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大佬们共同的梦想。

02

几乎没有人能抵抗资本点石成金的魔力,朱桔榕或许最能体会其中的意义。

不到二十岁时,这位89年的地产二代就被父亲朱孟依安排进公司实习,24岁坐上董事局副主席位置。

年初,31岁的朱桔榕正式从父亲朱孟依手里接过合生创展董事会主席职位。

外界形容,朱桔榕接班上位,标志着旧时代的终结。将炒股纳入了合生创展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出自朱桔榕之手。

11月18日,合生创展对外宣布,公司从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于公开市场进行的一系列购入上市公司股份动作,合计总购买价约64.22亿港元。

购买股票对象包括SeaLimited、平安健康、平安保险、汇丰控股、中国移动及小米。

消息其实并不突然。

6月底,合生创展就曾公告过,正式把股权投资纳入主要业务活动之一,包括一级市场私人股权投资及二级市场股票投资,尤其是高新科技、医疗科技类股权投资。

但从悄悄买入股份,到公开将股权投资纳入主要业务,合生创展还是前前后后捂了大半年。合生创展对此的解释是“内部沟通有所延误”,公司出于无心缺失未能及时披露。

今年的6月和7月,合生先后花了1亿美元和5亿美元投资一家科技公司——Scientia Technologies Limited(下称STL),收购的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约7.407%。

STL是一家成立仅两年的公司,无论是主营业务还是盈利、估值,都是典型的高科技企业。

合生在公告中指出,STL的主业为利用新技术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

盈利方面,尽管公司去年亏了9000多万,但却具有超500亿人民币的高估值。

彼时,合生创展的总市值也不过200亿港元左右。

除此之外,合生创展入股的SeaLimited是一间在纽约上市的消费互联网公司,其核心业务包括电子商务、数字娱乐及数字金融服务,2019年收入21.75亿美元,除税后净亏损14.54亿美元,市值超900亿美元。

SeaLimited也是合生创展浮盈最多的一只股票,8.82亿港元的投入浮盈达到18.4亿港元,浮盈率约208.28%,其次为小米,浮盈约10.8亿港元,浮盈率104.76%。

不到一年时间,6只股票共计浮盈超过30亿港元,占公司整体营收的26.4%,成为合生创展内部收益仅次于物业发展的第二大业务。

03

谁能想到,昔日的地产大哥,如今也要用炒股来弥补自己主业的不足。

1998年,合生创展在广州单座城市的利润超过万科在全国五个城市的利润总和,王石对朱孟依不吝赞美之词,称“合生创展才是中国房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

2004年,合生创展首次跻身百亿阵营,朱孟依家族也是富豪榜上的常客。

斯人已去,江湖路远。

当行业陷入高周转抢占市场,朱孟依仍旧执着于捂地,用漫长的周期打造产品,同行为了规模不断攻城略地时,合生却越来越像一个被边缘化的没落贵族。

2020年,沉寂许久的合生在短短1个月内豪掷180亿加码北京市场,引起了市场对它的重新关注,如今64亿港元砸向股市,

尽管64亿港元但对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来说,不过是北上广深一块地的价格,但按合生现在的体量,也已是其2019年全年营收的三成。

笔者算了一笔账,将这笔资金用于传统地产开发,从拿地、设计、开发、销售到回款盈利,少说要一两年的时间,多则三到四年。

现在64亿港元投入资本市场,一年不到时间,就能浮盈30多亿。“买地不如买股”在合生的这笔投资上被诠释地无可挑剔。

然而,用三分之一的营收炒股,合生的做法看起来高盈利,但也充满风险。

某top3房企的人就告诉炸天团,自已所在的公司基本不会尝试这样高风险的投资,“有稳赚不赔的业务,为什么要去冒这个风险?”

不过,买合生的房子还是买合生的股票,股民早已用脚投出了结果。

自公开宣布投身股市至今,合生创展的股价一路上扬,最近一个收盘日,股价较7月初上涨超过130%,市值突破400亿港元。

与此同时,合生前十月的销售总合约销售额约为254.87亿元,仅比10年前的销售多出100亿。

04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兆业财经完全是李兆基家族的私人资产构成,风险完全自担,上市公司炒股,对小股东的利益而言仍具有一定的风险。

今年4月,深交所就曾对三全食品拟使用不超过1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下发了关注函,要求其提供进行证券投资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风险防控措施等。

尽管股市有风险,但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不务正业的案例并不鲜见。有数据统计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沪深两市共有461家公司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

其中,有的因为证券投资收益而实现业绩大幅增长,被称作“股神”,也有因炒股巨亏之后退出江湖。

有着“啤酒西北王”之称的兰州黄河处于两者之间的尴尬境地。作为国内第二家啤酒上市公司,兰州黄河1999年就登陆了资本市场。

然而上市后,因主业长期不振,兰州黄河选择积极投身股市,一炒就是十年,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深股民。

因股票投资大赚,兰州黄河曾被股民戏称为“西北股王”。2019年度,公司还凭借着证券投资收益,再度实现整体业绩实现扭亏,而此前一年,兰州黄河亏损的原因主要也是因为A股市场持续震荡下行。

盈亏随着大盘走,与此同时,兰州黄河啤酒业务实现销售收入则从2013年的6.54亿元,大幅下滑到2019年的2.67亿元,六年间缩水60%。

在外界看来,这样的表现与壳公司基本没什么差别。

2015年8月,A股上市公司苏宁云商宣布与阿里“牵手”,斥资140亿元认购了不超2780万股阿里新发的股份。

2017年12月,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已完成出售阿里巴巴不超过550万股,由此公司预计可实现净利润约32.5亿元。

2018年5月和12月,苏宁再度出售阿里股份,分别实现净利润56.01亿元和52.05亿元。持有阿里股份三年多,苏宁合计净挣140多亿元,是其利润的绝大部分来源。

这样的盈利表现足以让一众苦心经营的实业家汗颜。

作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港交所的上市公司们同样致力于疯狂寻找心仪的投资标的。

2017全年,九龙仓集团用于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达到255亿港元,占其当年总投资额的近四成,其中有六成为涉及电信、有线宽频等CME2相关行业,其余的则是地产股及非地产的相关行业股票。

到了2020年中期,九龙仓集团长期投资的总额飙升至港币460亿元,不到三年,投资总额增长超过80%。

而在2019年,九龙仓集团的收入却减少20%至168.74亿港元,2020年公司更是下降内地销售目标至150亿元,对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随着内地房地产行业房住不炒的基调持续,越来越多的边缘房企都不得不另谋出路。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市场剧烈调整之下,上市公司投资风险或将成为企业的“灰犀牛”之一。

还是那句老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5 兆龙互连 300913 13.21
  • 11-25 新致软件 688590 10.73
  • 11-24 兆威机电 003021 75.12
  • 11-24 友发集团 601686 12.86
  • 11-24 凯龙高科 300912 17.6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