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白马湖实验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刷新世界纪录

浙江白马湖实验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刷新世界纪录
2025年06月10日 19:3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6月10日电(奚金燕 罗漪 江欣)据浙江白马湖实验室10日消息,该实验室联合苏州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刷新两项世界纪录,其中0.1cm²小面积电池效率高达27.3%,1cm²大面积电池效率达到26.9%;相关成果被国际权威期刊《太阳能电池效率表》(第66版)收录。

团队技术负责人孙靖淞博士指导叠层结构设计。白马湖实验室 供图团队技术负责人孙靖淞博士指导叠层结构设计。白马湖实验室 供图

在太阳能电池研发领域,0.1cm²小面积电池是探索材料性能极限的试金石,验证新型材料与工艺的可行性,为技术拓展指明方向;而1cm²电池的转换效率则是评估电池性能与技术潜力的核心指标,更贴近工业生产实际,是连接实验室研究与大规模制造的桥梁。

然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面积从0.1cm²扩大至1cm²时,常遭遇电荷传输效率下降、复合损失加剧、界面缺陷增多等难题,致使效率大幅下滑。白马湖实验室团队在电池面积扩大工艺过程中的效率损耗极小,与该领域以往成果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被《太阳能电池效率表》(第66版)着重指出。这一突破性进展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应用筑牢根基,有望加速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革新。

此次技术突破并非偶然,自2024年12月白马湖实验室以26.8%的小面积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认证打破世界纪录后,其团队秉持严谨科研精神,针对钙钛矿材料稳定性、界面工程优化等难题,通过无数次实验、数据分析与工艺改进,历时六个月日夜攻关,最终实现效率新突破。

“当前钙钛矿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已突破27%大关,但电池的户外耐候性与大面积制备工艺仍需突破。”团队技术负责人孙靖淞表示,实验室需建立“基础研究-中试放大-产业落地”的梯度转化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资本赋能、标准制定三管齐下,加速技术成熟度(TRL)从5级向9级跃迁。

成立于2022年的白马湖实验室是浙江十大省实验室之一,实验室由浙能集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共建,具备科研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优势。当前,白马湖实验室正积极筹划以孵化子公司的形式推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试扩大生产,旨在打破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壁垒,通过梯度转化与多维赋能,推动钙钛矿电池真正走进光伏电站,为构建“双碳”目标下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浙江省 太阳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新恒汇 301678 12.8
  • 06-10 华之杰 603400 19.88
  • 06-03 海阳科技 603382 11.5
  • 05-30 影石创新 688775 47.27
  • 05-27 交大铁发 920027 8.8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