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的名字,以最不堪的方式登上热搜。
然而,真正引爆舆论的,却是举报信中那位27岁的协和医学院规培医生董袭莹——一个用4年时间完成别人10年医学教育的"跨界天才"。
她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通过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项目,仅用4年就拿下医学博士学位。
而网友扒出,其4+4博士论文是妇科影像,论文除了一些引言还有其他部分,正文内容仅30页。


她还用英文抒发自己的感概:无论行至何方,家皆为我后盾。
2024年获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规培资格,但实际规培期从常规3年缩短至1年。现职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培阶段)。
随着舆论发酵,争议点主要如下:
1. 特权操作争议
跨专业读医:经济学本科直接进入协和医学院,规避高考竞争与常规医学教育年限,被指利用家庭资源突破专业壁垒。
规培特权: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规培期间,本应轮转至脊柱外科,但通过肖飞及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干预,违规留在胸外科。
手术室特权:2024年7月5日,因操作失误与护士发生争执,被肖飞带离手术室40分钟,导致已麻醉患者被搁置,险酿医疗事故
2. 医学资质质疑
其博士论文方向为妇科影像,指导老师为骨科专家,学位证书显示内科,规培在胸外科,现职为泌尿外科,专业跨度引发对医学教育质量的质疑。
据悉,其父亲是中冶建研院总经理,母亲是北科大副院长,家族资源助她跳过规培轮转制度,直接进入全国顶尖的胸外科。
更有网友扒出,因为协和4+4项目需要排名前100大学才有资格,所以为了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名头,小董从社区大学转入哥大巴纳德学院,而这个学院只是个水货学院。
最终这场风波不仅撕开了董袭莹个人的“精英人设”,更将协和医学院“4+4”项目的选拔机制与教育公平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就在网友将真相刨开的同时,董袭莹一家也正积极应对。

有记者发现,4月29日中国知网已搜不到董袭莹相关论文。
医疗反腐风暴下,这起事件像一记重锤敲响警钟。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涉及学术近亲繁殖的医疗纠纷同比暴涨67%,而像协和"4+4"这类特殊培养渠道,正成为某些人规避高考竞争的"后门"。
当我们追问董袭莹的医学资质时,本质上是在质问:救死扶伤的神圣殿堂,容得下多少量身定制的"绿色通道"?
(转自:金融街1号狙击手)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