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自强:2025年对消费端刺激规模预计达7000亿

邢自强:2025年对消费端刺激规模预计达7000亿
2025年01月20日 14:28 第一财经

中国解决房地产库存堰塞湖面临道德风险辩论。

1.政策现状与消费刺激。

政策力度与方向:2024年9月24日以来政策转向,股市和债券市场表现分化。9月下旬政策转向后,第一轮政策以地方政府化解债务为代表,第二轮政策以财政领域对消费进行适当刺激为代表,但整体力度温和。例如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虽有进步,但对解决财政收紧情况还有落差。

消费刺激措施:2025年对消费端的刺激规模预计达7000亿元左右。其中,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额度为1500亿元,主要聚焦耐用消费品,2025年将扩容至3000亿元,纳入手机等新商品;对低保户、特困户的社保和医保补贴上调约1000多亿元;公务员平均涨薪5%左右,这是2015年来首次加薪。这些措施旨在刺激消费,传导积极信号。

2.打破通缩框架与进度。

打破通缩路径:从2023年七八月份以来提出中国打破通缩需三步走,即重组债务、刺激经济特别是刺激消费、通过改革稳定企业信心。924政策转向之前进度偏慢,不到五分之一,924之后在解决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重组债务领域迈出坚实一步,目前平均有接近四成的进度。

政策力度判断:在支持消费和通过改革稳定企业信心方面力度仍不够。部分专家学者提出可能要花两年左右、10万亿元左右的政策组合来摆脱通缩,对此观点部分认同。当前政策存在思维定式约束,如中央财政量入为出、财政支出方向转型力度不够、房地产领域道德风险辩论未完全打破等问题,影响政策效果。

3.财政支出转型与社保改革。

财政支出对比:国际上很多富裕国家,OECD 20多个国家平均财政支出绝大部分用于社保福利,公共财政用于社保的比例占到GDP的20%~25%,与中国收入水平类似的发展中国家也有10%~15%,而中国为8%,虽比2012年翻番但仍偏低。中国财政面临从建设端向社会保障福利端和消费端转型的要求。

社保改革意义:测算显示,若要让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的中低收入群体享受正式职工一样的社保、医保、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待遇,两三年内中央财政需要转移支付约7万亿元进行兜底。这是值得的,因为农民工群体储蓄率高达45%,通过社保改革可释放预防性储蓄,改变中国消费不足的心态,支持消费,这是未来政策发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4.房地产现状与风险处置。

库存与市场担忧:中国房地产存在库存堰塞湖,全国新房库存2000万套,二手房库存2300万套,共4000多万套,需三年多才能消化完。尽管中央提出房地产止跌回稳要求,但除一线大城市二手房交易稍好外,二三线城市市场仍存担忧,担心924之后的小阳春是昙花一现。

国际经验与道德风险:很多国家都经历过房地产大起大落周期,美国、丹麦等多数国家经历4~5年调整周期后进入新常态,房地产不再拖累经济,而日本房地产下调持续十几年,陷入长期通缩陷阱。关键区别在于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是否积极主动承担处置风险,中国解决房地产库存堰塞湖面临道德风险辩论,目前虽前两项思维定式有所改善,但道德风险辩论仍未完全打破。

5.新兴生产力投资机遇。

AI应用优势:2025年和2026年是AI广泛应用之年,尽管中国在前期模型研发、芯片层面可能落后,但进入大规模应用落地阶段,中国依靠海量数据(维权)、丰富生态场景以及消费者对APP和应用场景的积极使用等优势,具备后发优势。近期节假日期间,一些新的模型或AI工具出现突破,展现出较好的性价比。

人形机器人需求与中国优势:海外发达国家因人力老化、资本成本上升,在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且有危险性的行业,用人形机器人代替人力的需求较大。未来5~8年潜在需求为800万台人形机器人,市值高达4000亿美元。目前人形机器人依托中国产业链才具备性价比,中国在技术储备和上下游零部件领域已具备一定优势。

绿色能源转型契机:中国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本来就有先发优势,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其新能源转型政策相对滞后,减排承诺不强甚至可能退群。中国可借此契机与欧洲等对绿色转型有较强承诺的经济体合作,通过合资或建厂等方式规避关税风险,继续在绿色转型领域发挥先发优势。

6.中美贸易形势分析。

美国经济变化与政策约束:特朗普第一次上任(2017年)时,美国经济是“两低一新”,可承受刺激经济、减税、扩大财政赤字以及加关税等政策。如今美国是“两高一厚”经济体,若特朗普落实竞选承诺,如对外加关税、对内减税和严控移民,会推高通胀、降低经济增速、使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影响财政可持续性,受到通胀、经济增速和股市反馈等多方面约束。

对中国影响及应对策略: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关税落地可能分阶段且相对温和,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冲击不会像2018~2019年那么严峻。中国企业通过多元化出口市场(如美国占中国出口总量比例从2018年的五分之一降至如今的七分之一)和升级出口结构(在汽车新三样、锂电池等人形和工业机器人等资本品领域全球市场份额上升)部分规避了中美贸易摩擦和关税风险。

(作者系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社保 邢自强 房地产 债务 转型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7 宏海科技 920108 5.57
  • 01-16 海博思创 688411 19.38
  • 01-16 亚联机械 001395 19.08
  • 01-14 富岭股份 001356 5.3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6.7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