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财联社
财联社11月30日讯 (记者 邹俊涛)11月28日,由财联社、国新咨询联合主办的“ESG驱动,绿色金融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第四届财联社ESG金融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政府机关、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高校代表100余人齐聚一堂,就ESG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ESG 联合中心主任包婕,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袁田,北京秩鼎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刘相峰,中债估值中心可持续金融部副总监魏晓宁,华夏理财ESG事业部ESG研究分析师秦丹出席会议,并围绕“ESG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话题展开圆桌对话。
袁田认为,ESG投资具有三个特性,第一,不仅具有结构性,而且具有整合性,契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内在要求,不仅是信托业的必答题,而且是必须答好的大题目;第二,ESG投资不仅是价值投资,还是价值观的投资,需要体现中国特色,信托业开展ESG投资要培育受托人文化,强化信义义务和受托责任;第三,ESG投资不仅具有共识性,还要具有特色性。信托业已经制定并不断修订《绿色信托指引》和信托业ESG编制指南,迄今全行业开展绿色信托规模近3000亿元,有效引领行业全面绿色转型。信托业开展ESG投资还要关注客户需求和偏好,在构建ESG筛选标的和组合投资时更加强调客户关注的绿色主题,体现长期主义和价值投资理念。
关于信托业ESG投资未来展望,袁田认为,信托公司应践行ESG理念,培育投资绿色产业的耐心;强化受托责任,培育绿色产业投资人的恒心;聚焦主业禀赋,培育提供差异化绿色信托服务的专心,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信托赋能。
刘相峰从评级和数据的角度探讨如何如何分行业建立指标体系,根据不同行业的财务重要性及影响重要性,建立不同行业的ESG评级。他表示,ESG投资从数据和评级角度来说跟主流化投资不相悖,是有效补充,可以更全面地度量投资标的风险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更合理的资产定价与投资决策。他认为,当前ESG投资实践过程中需要有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基础,近期有关ESG信息披露监管指引加速出台,提供很具实操性的要求,大大推进了数据标准化进程,市场逐步形成共识。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披露的完善会形成一个有效的ESG数据供给,支持ESG评级与ESG投资的完善。
魏晓宁接棒探讨构建ESG评价体系时如何均衡环境(E)、社会(S)、公司治理(G)三个维度的权重,提升评级结果的质量和可靠度。魏晓宁指出,当前国内外有很多提供ESG评级的机构,大家的权重设置不尽相同,体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导向。他认为,未来的一个趋势是市场投资机构会逐渐建立自己内部的ESG投研体系,同时也会参考外部评级,实现内外兼容。
“外部评级机构应聚焦持续提升评价和底层数据质量,提升不同行业间的可比性,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是找到符合机构投资特点的ESG应用方式”魏晓宁表示,权重设置也应根据信息披露情况和政策要求不断调整。
秦丹指出,我们在践行ESG投资策略时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为双重实质性原则。一方面考虑企业由内而外对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另外一方面考虑由外而内,也就是外部变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实质性影响。综合来看,基于双重实质性原则,将ESG因素和财务信息整合,更有利于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全面评估判断,进而优化风险控制手段,争取稳健的投资收益。
如何加强ESG风险管理提升整体投资质量
袁田指出,ESG投资除了要考虑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传统金融风险基础上,还应当关注的三类特别风险。首先是气候风险,应当大力发展气候投融资方式来应对,着力推广碳金融、碳信托等环境权益的投融资产品及服务;而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则可以通过加强智能化碳数据管理能力和加强ESG信息披露来应对,积极与外部专业ESG评级机构及碳数据管理合作,共建ESG投资生态。
刘相峰指出,在投资决策过程中,ESG数据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此前相关数据质量和数据覆盖是困扰多年的难题,现在我们通过一些大数据采集与人工智能处理等技术手段,有效保证数据质量,并扩展数据覆盖,例如在公司主动披露之外,补充监管机构、第三方平台、媒体资讯等其他公开数据来源;同时当前市场很多机构苦于没有标准化的数据基础,我们综合通过应用研究、数据分析及技术处理等多种专业服务,帮助投资机构基于其业务场景,搭建机构各业务条线共享的ESG数据基础设施,提高投资机构投资研究与风险管理等整个投资决策流程的效率。
此外,当前ESG三个维度里面E(环境)这个维度下气候风险议题在国际主流方面提比较多,如何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并且把气候风险议题纳入投资决策当中呢?魏晓宁表示,把气候相关风险纳入投融资决策过程,需要经历风险识别、数据治理和应用体系构建的过程。机构应该结合业务开展情况,从重到缓有序推进,将气候风险管理和投资收益进行有效结合。中债估值中心近期推出碳核算支持工具,提供碳排放估算及转型能力评价等基础数据,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气候风险分析。
而就当前市场普遍关注的“漂绿”风险问题,秦丹表示,随着国内外可持续信息披露加速出台和凝聚共识,监管也加强了对于漂绿风险的关注。我们通过明确内部规范、设置专岗等方式确保ESG策略的实施、风险监控以及投后信息披露过程中ESG策略获得相应执行。
(财联社记者 邹俊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