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行。这是香港和澳门首次参与承办全运会,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整体承办这一全国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
在十五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香港全国运动会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对于香港的观众而言,明年全运会他们可以亲临现场观赛,体验体育的魅力。这能够推动香港的体育文化发展,提升香港的体育风气。
杨德强指出,通过共同举办赛事,既能够促进香港与粤港澳其他城市的合作交流,加深互相之间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提升香港体育从业者的办赛水平。这为未来香港举办其他大型赛事打下基础。未来如果有机会,香港可以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合办更多比赛,共同推出新的赛事和品牌。
据了解,在本次全运会中,香港将承办八个竞技比赛项目,分别为剑击、场地单车、高尔夫球、男子手球、七人榄球、沙滩排球,篮球的22岁以下组别以及三项铁人的赛事。
杨德强表示,简约是本次全运会的办赛理念,因此香港并不会新建选手村以及相关的场馆,而是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场地。过去几个月中,国家体育总局及内地相关体育协会的专家已经考察了办赛场地,并给出了相关意见。根据这些意见,香港已经做了相应的提升工作。
据了解,香港所承办的八个项目将分别在启德体育园、红磡体育馆、香港单车馆、粉岭高尔夫球场、维多利亚公园及维多利亚港举办。
杨德强指出,目前选定的场馆不仅在竞赛要求上满足全运会要求,在选址上都具有香港特色,能够让前来观赛的游客能充分感受香港的魅力,深入体验香港的旅游特色。
选手和游客接待也是办赛的难点之一。杨德强表示,目前香港正在与广东省和澳门处理售票安排,将根据相对应的人数制定接待计划。香港所承办的项目都分布在不同时段,因此预先做好人员以及配套交通,相信可以接待好选手和观赛者。香港有许多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能够妥善处理接待事宜。
香港有办赛的能力和经验
《21世纪》:请你介绍一下,香港目前对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所做的准备情况。
杨德强:自2021年8月接到中央政府的通知,得知粤港澳三地申办第十五届全运会成功后,我们便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场地和配套设施方面,并对香港可能承办的项目提出了建议。直到2024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宣布香港将负责8个项目,并确定了全运会的日期。从那时起,我们就主要致力于落实香港承办的这8个项目的具体工作。
《21世纪》:香港目前承办了哪些项目?为什么会选择这些项目,以及这些项目与香港有何渊源?
杨德强:香港承办的项目包括场地自行车、高尔夫球、手球(男子)、击剑、七人橄榄球、篮球(22岁以下组别)、铁人三项和沙滩排球。在选择这八个项目时,我们主要考虑了香港的场地条件,包括现有场地和即将落成的启德体育园,它们都具备举办这些项目的条件。另外,对于这些项目,香港曾经有举办过一些国际赛事,所以在组织单项的比赛方面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香港承办这些项目的第二个原因是,在这八个项目上,香港运动员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我们希望香港运动员能在主场比赛,为香港市民乃至全国的观众带来新的感受。第三是因为这些项目在香港比较受欢迎,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相信能吸引大量观众来到现场为运动员打气。
合办赛事加深大湾区内体育交流
《21世纪》:除了这些项目,马拉松和自行车等项目将涉及粤港澳三地的联合举办。在这其中,你们是如何协调的?
杨德强:您刚才提到的两个项目,公路自行车和马拉松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宣布这两个项目分别由深圳以及珠海承办,但涉及香港和澳门,是跨境的赛事。我们已经在过去的大半年里与深圳和珠海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包括确定路线、测试赛日期等具体安排,都是过去这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因为这是大湾区首次共同承办全运会,我们认为通过合办全运会可以加深大湾区在体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相互的了解和合作水平。所以这两个跨境项目不仅是全运会的重要的项目,也是大湾区同心同德举办跨境项目的象征。
《21世纪》:面对众多观赛者和运动员的到来,对于香港城市承载力是重要的考验。香港赛区将如何接待这些观赛者和运动员?
杨德强:对于运动员接待,中央政府在落实由大湾区承办全运会时已宣布简约办赛的原则,所以我们不会新建选手村,而是利用现有酒店作为选手村接待运动员和代表团成员。香港有充分的条件,包括许多合适的酒店靠近场馆,适合运动员住宿。在旅客接待方面,香港过去已成功举办过许多大型活动,接待过大量的来港游客。我们相信通过之前协调工作的经验,我们能够妥善处理接待事宜。
《21世纪》:目前对于观赛者和参赛者的数量有没有一个大致的估计?
杨德强:对于参赛的运动员数量,我们与国家体育总局及广东省、澳门的相关机构进行了初步统计,大约有3000多名运动员参赛。如果包括代表团其他成员,来港人数大约为5000人。至于对来港观赛人数的估计,我们正在与广东省和澳门处理售票安排,一旦有了售票安排,我们就能更准确地统计本地和外地观众的数量。到那时,我们相信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
让观赛者感受香港特色
《21世纪》:初步预计来港的观赛者和参赛者是否会给香港交通带来很大压力?
杨德强:全运会大约持续两周,香港举办的八个赛事项目分布在不同时段。如果预先做好安排,包括合理分布赛程和安排配套交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接待工作。
《21世纪》:您之前提到要在场馆中体现香港元素,能否介绍一下香港特色体现在哪些地方?
杨德强:启德体育园是香港最新、最大型的体育基建,也是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体育场馆。在明年启用时,启德体育园将成为香港的新地标。我们欢迎内地和海外的游客前往这些地标观看比赛或者参与其他活动。这些地标都是很好的观光景点。
另外,我们也将铁人三项比赛放在中环海滨商业区举行,这里也是香港的特色之一。维多利亚港也是香港著名的地标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吸引观众观赛和电视转播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香港的著名景点。我们已与旅游业以及旅游事务署讨论如何通过全运会吸引旅客观赛,延长他们在香港的时间,参观不同景点,深入体验香港的旅游特色。
未来考虑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合办更多比赛
《21世纪》:您之前担任过香港特区政府体育专员,您认为本次十五运在香港、澳门和广东共同举办能为香港体育产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杨德强:我认为合办全运会对提升香港体育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以往香港观众可能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运动员在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出色表现,但在明年的全运会,他们有机会亲临现场观看全运会,观看我们的运动员在香港比赛。这为观众提供了感受高水平比赛的宝贵机会,也希望此举能提升香港的体育文化和风气。
对于香港体育产业,通过举办全运会可以提升香港体育从业人员的办赛能力,将来我们将拥有更好的能力和更多的机会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合办大型赛事。我相信举办全运会可以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好的机会。
《21世纪》:本次粤港澳三地的合作带来的交流经验对香港未来与其他大湾区城市的合作有何帮助?
杨德强:通过共同办赛可以促进粤港澳三地互相了解。过去多年,我们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在运动员培训、教练培训以及青少年运动员培训等方面都有很多合作。不同年龄、不同项目的香港运动员经常前往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及内地的城市比赛和训练,这是很好的合作基础。
通过合办全国最大型的运动会,我们可以提升对彼此的了解,确定合作的模式,为未来大湾区体育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刚才我们也谈到跨境的比赛,有了合作经验后将有助于我们未来合办更多比赛,一起推出新的赛事和品牌。所以我认为这为未来大湾区体育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实习生陈赖知幸 王潇诺对本文亦有贡献)
策划:于晓娜
记者:张伟泽
监制:朱丽娜
编辑:李莹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