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近日发布的宏观政策季度报告(2024年三季度)显示,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经济复苏受制于需求不足,信用收缩的趋势仍在。市场普遍认为,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表明宏观政策已经出现了明显转向。在宏观政策转向预期的影响下,我国股票市场也出现回暖,可持续的资本市场好转或有助于稳定社会融资增速。宏观政策的实施力度是接下来几个季度宏观经济复苏是否能加力提速的关键。
可持续的资本市场好转或有助于稳定社融增速
报告认为,此轮一揽子增量措施的政策组合与2015年的稳增长政策组合十分相似。2015年,人民银行连续十次下降基准利率,财政部推出了大规模的地方债务置换。同时,全国范围内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棚改成为主要方式,刺激房地产需求的政策也陆续出台。在积极宏观政策的综合作用下,2016年至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十分明显。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本次宏观政策转向和政策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扭转了市场悲观预期,并直接体现为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报告称。
在宏观政策转向预期的影响下,我国股票市场也出现回暖,报告认为,可持续的资本市场好转或有助于稳定社融增速。从2014年至2016年的经验来看,股市的繁荣有望带动社融增速的回暖。尽管长期以来上市公司股票融资仅占社融总量的1%左右,但在2014年中至2017年底股市整体上行的周期中,股票融资占社融总量的比例飙升,并在2016年下半年的顶峰时期突破10%。今年9月末以来,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利好下,我国股市迅速回暖。若股市回暖推动股票融资也有所上升,将为稳定社融增速的回暖发挥积极作用。
广义政府支出增速需要大于目标名义GDP增速
针对下阶段的政策建议,报告认为,新的逆周期政策一揽子措施“药方”已经配齐,进度和力度成为关键。总体看,广义政府支出增速需要大于目标名义GDP增速,才能真正发挥逆周期作用。货币政策需要加快政策利率下行,以此大幅降低真实利率。稳定房地产行业需要大幅改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除了现有政策,仍需对部分房地产企业开展重组。
具体来说,报告建议,一方面,保持广义财政支出强度,2025年适度提高财政赤字到4%的水平,同时推出足够规模的地方隐性债务置换计划。根据报告测算,2025年若要达到5%的合意经济增长(GDP平减指数为0),广义财政支出应较2024年增加2.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合计需要通过新增债务等渠道筹集资金11.8万亿。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这样的广义支出强度,一是保持官方赤字率不变,继续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和其他调入资金来补充收入缺口;二是提高官方的赤字率,例如从3%提高到4%,这样的好处是有宣示作用,且不需要从其他地方调入较大的资金。
在此基础上,为化解地方政府拖欠账款、债务置换,以及房地产和银行体系注资等各类存量风险问题,报告认为,还需要在未来增加10万亿量级的额外公共资金,但是两者应做出明确区分。同时,进一步明确公共资金参与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和方式,其中尤其要尽快明确用于支持保障房收购和土地回购的财政资金。
应继续落实“有力度的降息”
另一方面,报告建议,继续落实“有力度的降息”,以降低真实利率水平,并适时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降至政策利率水平以下。报告认为,9月底的降息应该作为一个起点,通过更大幅度的降低政策利率和更清晰的市场沟通,带动通胀预期和名义增速预期的回升,达到降低真实利率的目标。要想明显改善名义GDP增速预期,需要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分四到五次降低政策利率100个基点,并通过降低政策利率带动LPR至少下降100个基点。
与此同时,报告建议,应考虑尽快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融资利率至少下调至7天期逆回购基准利率以下,因为现有的不少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设立之初,其资金利率明显低于同期的短期政策利率,这是这些工具能够吸引银行使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现阶段应至少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基准,尽快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融资利率至7天逆回购利率以下,以更好发挥其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双重作用。
对于降低政策利率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报告以专题形式加以论述。报告认为,商业银行盈利都会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而变化。没有充分调整政策利率不能帮助经济走出需求不足局面,商业银行的息差和盈利将面临严峻挑战。充分调整政策利率帮助经济尽快走出需求不足,商业银行会从中获益。降低政策利率如果快速且充分,经济周期下行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更小,商业银行短期内的金融资产估值效应会更加显著,息差收窄带来的损失则是逐渐显现,更有利于商业银行。
稳地产需多措并举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
此轮一揽子增量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是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报告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仍是造成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最重要原因,稳定房地产行业,需要缓解房地产企业当前面临的现金流压力,为实现保交楼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奠定必要基础。
“有三方面因素在真正阻碍我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即房地产企业风险尚未得到系统性处置;名义利率调整不足导致实际利率偏高;住房供给存在明显空间错配。由此导致的信用收缩有较强的惯性,扭转这一趋势仍需时间。”报告称。
报告建议,优化预收资金监管制度,对于已经完成交付任务的项目,应该无条件解冻资金,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可支配现金流。采用更为积极的“一企一策”的方式,尽快建立一套规范和有效的司法和解流程。该流程可考虑由政府牵头,协调好房地产企业、购房者、供应商与施工方、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人,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确保重整方案的公平性与可行性。同时,考虑到短期的流动性压力,可以指导商业银行设置一定时间的利息免除期,以减轻企业短期内的现金流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源进行经营调整、恢复和转型。
校对:祝甜婷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