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欣药业连续6季度亏损,大股东减持比例高居医药行业首位,控股股东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罗欣药业连续6季度亏损,大股东减持比例高居医药行业首位,控股股东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3年12月05日 20:29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燕 于娜 北京报道

罗欣药业近日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在持股比例变动达到5%时,未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停止相关交易,于2023年12月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

近一年来,罗欣药业业绩扶摇直下,大股东减持节奏反而愈发高昂。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金融客户端数据统计,2023年医药行业大股东减持比例合计最高的前三药企分别是罗欣药业、汇宇制药华康医疗、减持比例分别为17.92%、10.81%以及10.12%。

业绩越垮,减持越狠?

对于控股股东此次受罚,罗欣药业方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受到影响。在召开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罗欣药业方面同样表示,大股东减持主要系自身资金需求,用于偿还私有化时的债务。

不过,以高达17.92%的减持比例高居医药行业2023减持“C位”,显然并非自身资金需求这一个简单的理由能令人信服的。

罗欣药业成立于2001年,2020年借壳东音股份登陆A股,转型医药制造业。不过,在重组上市的方案中,罗欣药业承诺2019年-2021年度扣非归母净利将分别不低于5.5亿元、6.5亿元和7.5亿元,最终业绩实际指标仅2019年实现,2020年和2021年业绩远未达标。

2022年其财报显示,罗欣药业全年实现营收35.88亿元,同比下降44.62%,实现净利润-12.26亿元,同比下降401.79%。可以说是交出了一份较为惨淡的“成绩单”。

今年前三季度,罗欣药业的总营收是18.27亿元,同比下降51.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5亿元,同比减亏53.85%。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罗欣药业近一年来各项业绩指标发现,从2022年中报开始,罗欣药业连续六个季度净利润为负,陷身于亏损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下降的同时,罗欣药业原就不多的研发费用也随着业绩下降而同比降低中。

和情况不佳的业绩一起到来的,就是大股东们“疾风暴雨”般的减持抛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罗欣药业大股东合计减持次数高达14次。

6月5日,罗欣药业公告表示,罗欣控股作为罗欣药业控股股东,在2023年5月18日至24日期间,持股比例由31.23%降低至25.51%,合计变动比例达到5.72%。在持股比例变动达到5%时,未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停止相关交易。

这一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浙江证监局对罗欣药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的处罚。

Wind客户端显示,作为罗欣药业第一大股东的罗欣控股持股比例已经从2022年年末的31.23%下降至如今的21.79%。

“史上最严”减持新规出台

罗欣药业此次被立案背后,不得不提下今年8月底对资本市场影响深远的“减持新规”。

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减持新规将大股东减持与企业破发、破净以及现金分红紧密联系了起来,覆盖面不可谓不广。当时这一新规发布会后,医疗板块数十家企业先后发布了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公告。

一位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的投资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全球没有哪个交易所像A股散户基数这么大,尤其是过去这几年,很多上市公司通过IPO、定增等方式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但公司股价一团糟,经营状况也不行,大家见怪不怪,其实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减持新规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重构行业良好生态的。

除了罗欣药业外,A股多家企业在下半年都因违规减持被证监会送上了“立案套餐”。今年以来,因违规减持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数量就多达7家。

上市公司的增持或减持只要合规,本没有什么好质疑的。一位医药分析师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无论是增持还是减持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一家上市公司减持背后,原因可能是高管出于财务需求,也有可能是投资方出于投资周期退出的需求,需要从减持方身份、减持时间点、减持目的等多个维度去理解,不能简单地将二级市场的变动和企业真实的运营情况联系在一起。

奈何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减持套路花样百出,有“离婚式”减持,“踩点式”减持,还有“跑路式”、“组团式”、“清仓式”减持的,让投资者在A股里时不时体验一把戏剧般的人生。

减持新规发布之前,“破发”在医疗板块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尤其是对于科创板来说,0营收冲刺上市的医药企业并不少见。不过,减持新规的出台或将改变资本市场未来的筹资逻辑。

将破发、破净以及分红与减持联系在一起之后,对于控股股东来说,新股定价越高,则越容易有破发的危险。对未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来说,二级市场的规则改变,自然会影响到一级市场的融资和定价,未来一段时间里,一级市场相关项目的估值预计将迎来一段“冷静期”。

市场的风浪难以把控,企业经营不善或许是每家公司都会遇到的事,但公司破发、破净,大股东却在“卖卖卖”的情况,在减持新规发布后估计很难出现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接下来也得积极打响“市值保卫战”。

编辑:颜源主编:陈岩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3 宏盛华源 601096 --
  • 12-12 兴欣新材 001358 --
  • 12-11 安邦护卫 603373 --
  • 12-07 安培龙 301413 --
  • 12-06 派诺科技 831175 11.5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