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华住集团-S(01179.HK)涨幅靠前,股价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报收29.7港元,涨幅达14.01%。集团股价大涨背后,与业绩稳步回升的三季报有关。
今日,华住集团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线上举行。疫情反复下,华住集团仍保持稳健增长力,国内国外业务强势回暖。
数据显示,三季度集团净营收4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2%。三季度新开业酒店430家,全球在营酒店达8402家,同比上升13%。三季度酒店营业额达152亿元,同比增长24.4%。此外,华住海外业务增长势头强劲,DH酒店集团(德意志酒店集团)的RevPAR(混合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增长57.2%,恢复至2019年的102%。
受三季报影响,投行对该股的评级以买入为主,近90天内共有8家投行给出买入评级,近90天的目标均价为32.93。此外,财通证券最新研报给予华住集团-S增持评级。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正值冬季疫情高发期,局部疫情时有发生,长期来看,平衡抗疫与经济,实现精准防控,政策边际放松是大势所趋。随着疫情反复加速行业内中小型单体酒店出清,酒店行业格局有望持续优化,未来随着需求复苏,供需错配利好连锁酒店龙头华住集团,建议投资人积极关注。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加速中高端布局
虽然三季度国内本土疫情依然反复,但受七八月份暑期休闲旅游需求的推动及9月份商旅需求的逐步恢复,华住中国业绩迎来全面复苏,RevPAR(混合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OCC(入住率)、ADR(日均房价)全线数据上扬。
财报显示,三季度华住中国RevPAR为193元,同比增长9.1%,已整体恢复到2019年的90%;ADR达到254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3.4%,OCC达到76%,同比增长4.2%。
华住中国三季度营收达31.6亿元,同比增长7.7%,整体业绩恢复情况符合预期,收入增速处于此前收入指引的中上端。
“在第二季度,集团公布了组织升级,并建立了六个区域总部,专注于经济和中档细分市场。在第三季度,集团一直在进一步执行区域化战略,并加强我们的区域组织。”华住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季琦表示,同时,华住重新调整了在中国的中高端、高档和奢华品牌的结构,以提供更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华住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指出,华住在精益增长的战略支撑下,持续深化在中高端酒店市场的布局。
三季度,华住中高端升级战略稳步推进。具体来看:在营酒店中,中端及以上占比41.5%。待开业酒店中,中端及以上酒店占比达58.3%。其中桔子酒店在营数量达到505家,成为华住集团旗下继汉庭、全季之后第三个突破500家的酒店品牌。
在中高端领域,城际酒店本季度推出了新产品,将德式的简约和经典的实用主义理念带到中国,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的商务体验。在高档酒店领域,花间堂品牌逐步突破旅游度假市场,由之前的自营酒店占比约90%的品牌,转化到以轻资产加盟模式为主的品牌,加盟店占比提升到67%。品牌也从单一的花间堂品牌延申到花间集和花间系列品牌,多品牌协同共振,为高端度假市场注入新势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2021年中国国内中高端连锁酒店的总收入规模达659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550亿元,保持高速增长。华住将把握中高端酒店市场的结构性机遇,塑造核心竞争力壁垒。
酒店行业洗牌加剧 深挖三四线整合机会
疫情以来,中国酒店业经历了一场大洗牌。这股大潮中,华住布局行业整合机会,保持酒店数量的持续增长。
同时,行业整体连锁化率的提升有目共睹,从2018年的19%提升到2021年的35%。疫情加速了行业的整合,越来越多的单体酒店转向连锁品牌酒店以求获得专业、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支持,这样的趋势会给华住长期更多的市场整合机会。
记者注意到,华住下沉三四线的战略也持续推进,截至三季度末,在营和新签约酒店中的低线城市酒店占比分别为41%和59%,提升势头明显,而且三季度新签约酒店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低线城市,华住下沉三四线城市的路线成果显现。
据全球经济数据库和第一财经的城市分级资料测算,目前中国有约10亿人口生活在下沉市场,所产生的社会零售总额为15万亿元,商旅经济潜力巨大。但下沉市场中酒店连锁化率较低,单体酒店抗风险能力较弱。加速下沉市场行业整合的趋势没有改变。
精益增长的同时,集团也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过去几年里,汉庭产品升级在市场中获得了卓著成绩。据统计,升级后的汉庭产品相较于老产品RevPAR平均能提升20%。截至三季度末,汉庭2.7以上的升级版本占汉庭酒店总量59%,相较于2020年提升了25%。
与汉庭酒店的加法相对应的是华住在经济型软品牌上做的减法。经济型软品牌作为非标准化的品牌门店,存在着低质量、非标、陈旧等问题,既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自身能力也相对较差。在精益增长的战略指引下,为此华住一直在推进低品质经济型软品牌酒店和汉庭1.0产品的改造和升级,华住整体的客户满意度评分也从2020年的4.54上升至了2022年三季度的4.68。
数字化长尾效应凸显 强化成本管理抵御风险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对酒店行业而言,也预示着全行业数字经济浪潮将进入改革深水区,需要用更优的智能化及数字化水平来适应消费者及市场的变化。
今年三季度,华住围绕华住服务和全流程数字化宾客体验,在此前高效服务的基础上再次升级华住会APP推出了4.0版本,强化与客人在不同服务触点的交互服务体验。比如,通过华住会APP智慧洗衣模块,客户可以远程操控实时管理洗衣状态,强化对会员权益的感知。据统计,目前华住服务线上化比例由2021年的21%提升到了2022年10月的71%,2022年前三季度已有9900万人次体验了线上服务,而去年这个数字仅为2700万人次。
华住的数字化建设不仅惠及消费者,在酒店运营管理上也实现了降本增效。经营者可以通过华通APP简化门店管理流程,打通业务场景,华住集团旗下全球各个城市的门店,在自营、管理加盟、特许经营等多重模式下均可共享华住数字化成果。
在欧洲,虽然DH业务正在加速改善,但在欧洲因能源短缺导致通胀飙升的背景下,现金流依然至关重要。为此,DH近期仍将专注于提高效率、重新洽谈租金及优化成本等工作。
三季度,DH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以提升和恢复利润水平,三季度DH的EBITDA为9400万元,环比增长了213%。DH酒店的直营店房间数量相较2019年增长了23%,还推出了新网站和新的海外华住会权益计划,专注于会员发展和直接预订渠道。此外,DH还推出了几款新的数字产品,以增强技术部署,目前正专注于打造数字Zleep酒店,以通过技术进一步提高经济型酒店的效率。
如季琦在业绩会上所言:“尽管存在短期波动,但我们仍保持长期乐观。”为了抓住长期机遇,华住将进一步精简运营,谨慎对待资本支出,有序分配资源,与加盟商及合作伙伴们密切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对此,华住三季度报中也提及,由于新冠疫情近期在全国多个省市多点复发,因此对四季度复苏之路保持审慎态度,加强成本控制以增强酒店的抗风险能力。
金辉也强调,近期重点仍为成本控制及谨慎的资本支出,以确保公司的运营及现金流安全。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将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提升酒店及服务质量,以进一步增强我们的长期核心竞争力,这是实现长期“精益增长”战略的重要基础。
相关券商分析师向《国际金融报》表示,对于四季度的华住而言,保持一个谨慎的态度。一方面现在国内的疫情多点散发(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上海、深圳等城市也开始未雨绸缪,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的人口流动,尤其影响以外地旅客为主要客源的酒店;另一方面,欧洲的业务受到高能源价格、通货膨胀和弱势欧元的制约,恐将进入收入和成本同步增长的局面。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