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上海疫后复工复产需要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上海疫后复工复产需要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
2022年05月20日 08:05 上海证券报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上证观察家 | 刘晓春:上海疫后复工复产需要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

  刘晓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  刘晓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充分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经济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枢纽地位。由于上海的重要性,上海的复工复产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进行顶层设计和给予政策支持。

  □希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下,由上海市牵头,出台一些惠企惠民的实质性配套政策,组织各产业链供应链的主要企业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等政府部门对接,在长三角区域内迅速恢复产业链供应链。这不仅能快速恢复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也是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契机,更能巩固和提升上海五大中心的枢纽地位和作用。

  □要采取一切切实有效的办法,迅速增加市场主体的数量,营造良好的市场营商环境。如果在2022年年内,上海能掀起一波投资开办企业的高潮,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会迅速有效地推动复工复产,并坚定海内外对上海、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预期。

  当前,大上海保卫战正处在最后的攻坚阶段。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充分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经济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枢纽地位。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两年多来的情况看,个别地区的疫情暴发将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上一个节点的停顿,进而导致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失灵。由于疫情多地散发,防控节奏不同步,停顿的产业链供应链不会按原样同步恢复,因此疫情下的产业链供应链都是在重组中实现恢复的,而那些没有赶上产业链供应链恢复节奏的企业可能就会被踢出重组后的产业链供应链。

  当前,上海要保持并提升全球五个中心枢纽地位,需要深刻认识到后续复工复产的艰巨性。由于上海这一轮疫情与2020年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疫情后复工复产将面临更大的现实困难和挑战。

  复工复产将遭遇的挑战

  第一,上海作为若干高端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心枢纽,产业链供应链并不仅局限于周边地区,而是延展至全球。重点企业的复工复产即便已经包括其上下游企业的复工复产,并不等于真正有效的复工复产。因为,上下游企业还有其自身的上下游企业。同时,仅就单个企业的复工复产而言,如果只有工人现场复工复产,但没有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同样也不能实现有效的复工复产。相对而言,反而是规模较小且产业链供应链较短的企业,更容易实现复工复产。此外,复工复产还需要原材料运得进、产成品运得出,在交通物流不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生产企业的复工复产也不是有效的。目前来看,重点行业白名单制的以单个企业为单位的复工复产方式还未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因为存在对今后疫情走势及应对措施的预判具有不确定性,市场资本对复工复产和新的投资缺乏信心。2020年疫情发生之初,人们对新冠病毒并不了解,基于2003年非典防控的经验,很多人认为该波疫情过去后,一切将会很快恢复如常,所以对复工复产的预期非常确定,甚至还在武汉等地封闭期间,一些资本已经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然而,出乎人们预料的是,疫情仍延续至今。为应对本轮疫情,上海所采取的防疫措施力度已超过了2020年。市场对今后疫情走势及应对措施的预判产生了不确定性,企业对短期内复工复产缺乏信心,市场资本对未来的投资也是犹疑不定。

  第三,可能引发阶段性的劳动力及人才流出,从而影响复工复产的速度和效果。2020年,武汉因发生疫情“封城”时,正值春节前夕,许多人或已返乡过年,或旅游度假,这其中既包括了外来务工人员,也包括企事业单位员工及机关干部。因此,当解封时,劳动力与工作场所是分离的,这是当时复工复产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许多东部沿海发达省市都积极去中西部地区“抢”劳动人员。目前,因近两年提倡就地过年过节,既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也避免出现节后劳动力与劳动场所分离的局面。由于劳动力都被封控在本地,上海的复工复产不会产生2020年劳动力与工作场所分离的问题,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人才外流的情况,有些外来务工人员准备解封后离开上海。如果任由这个现象持续存在,不仅会严重影响当下的复工复产,更会影响上海的长远发展。

  第四,物流快递等城市“毛细血管”的停顿导致复工复产的基础存在脆弱性。2020年中下旬,相关部门在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时总结了若干实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数字经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数字经济若要发挥效力不仅需要网络设施和平台运营,更需要与之密切相关的大量、高效的物流和快递人员。实际上,两年前武汉等地实施封控时,虽然经济社会运行被按下暂停键,但城市“毛细血管”并没有完全停止运行。因此,如果没有城市“毛细血管”迅速全面的恢复政策,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就缺乏坚实的基础。比如,当前白名单上企业复工复产只允许生产人员驻扎在工厂、闭环管理,但生产工人无法抵达生产场地;许多工厂不具备驻厂工作人员24小时工作生活的条件。另外,如果这种状态长期持续,还需要有专门的生活保障体系支持等。可以想象,如果大量维持城市运行的中小微企业倒闭,从业人员离开上海,城市运行效率将大为降低,复工复产将面临更多阻碍。

  第五,需要重新树立外资对上海及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自2019年国际贸易摩擦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和跨国企业,都开始考虑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并开始着手调整。但是,两年多来,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跨国企业一方面开始调整其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弹性,另一方面也对在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韧性更具信心,虽然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但重心依然是在中国。这次疫情反复后,从各国商会的调研情况看,一些外资企业或将准备对在华产业链供应链进行大幅调整,有的企业已经启用东南亚的备用节点维持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转,如果这些备用节点运营顺利,其在上海原有的基地可能会失去在新一轮产业链供应链调整中的机会。所以,这是上海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

  复工复产需要顶层设计、多措并举

  由于上海的重要地位,大上海保卫战后的复工复产,不仅是上海的事情,也不是上海能完全独自挑起的重担,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进行顶层设计,给予政策支持。现建议如下:

  一是发放数字人民币促进消费,尽快修复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为复工复产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应积极与人民银行合作,适时扩大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对符合要求的个人发放一定额度的数字人民币促进定向消费,尽快修复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为复工复产打下坚实基础。扩大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交易规模和钱包开立数量,向全市居民发放一定数量的数字人民币,一方面可以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又可拉近市民与政府的关系,同心同力复工复产。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发放范围不要仅局限在户籍人口,而是利用这次防疫中的大数据,发放到所有在沪生活的中外人士。对于老年群体,还可以考虑发放人民币现金。

  引导金融机构对因受疫情影响的经济实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在经营贷款、个人住房信贷上予以适当支持,落实好延期还款政策,鼓励应延尽延;支持通过调整账单计划等安排,缓解贷款单位或个人阶段性还款压力;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逾期信贷业务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按征信纠错程序予以调整。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一定方式的财政补贴。比如,目前已经出台租用国有企业物业的小微企业可以免除一定物业租金的优惠措施,但是租用私营物业的小微企业享受不到这样的优惠。建议可考虑对一定规模以下的小微企业或小型商贸服务商,其租用私营物业的,可以凭租金支付凭证给予相当比例的财政补贴。

  对在疫情期间玩忽职守、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的公职人员及防疫工作人员,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同时,建议对在疫情期间担任志愿者的人士发放纪念章,以资奖励。

  总之,在促进消费的同时,要留住人留住企业,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快递小哥或营业员,要避免出现阶段性的人员、人才流失潮。只有这些人员、人才继续在上海生活和工作,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才能迅速发挥功能,消费才能恢复,复工复产才会有基础。

  二是有效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助企纾困政策,真正做到减免税收、激活市场。

  经过这一轮疫情,难免会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能再恢复经营,有的企业即使撑过了这段特殊时期,也需要时间逐步恢复元气。如何让市场和资本对上海的未来抱有信心?对此,可以考虑采取过去引进外资等招商引资的一些措施。比如,对凡是在2022年新注册的企业,可考虑提供“一免两减半”之类的优惠,以期迅速形成一波投资高潮。同时,存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也可享受相应待遇。总之,要采取一切切实有效的办法,迅速增加市场主体的数量,营造良好的市场营商环境。如果在2022年年内,上海能掀起一波投资开办企业的高潮,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会迅速有效地推动复工复产,并坚定海内外对上海、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预期。

  三是站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高度组织复工复产,在中央的主导下,统筹协调相关省份及企业恢复交通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

  这一轮疫情反复,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上海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枢纽地位。从疫情在全球蔓延两年多的情况看,一旦新的产业链形成,原有产业链在疫情中断裂的相关节点就很难再嵌回产业链中。以出口为例,在这次疫情中,一些地区的出口物资已经在寻找上海港以外的港口运输。实际上,不仅是港口,包括各类产品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上海都面临着与深圳、宁波、青岛等国内其他地区,以及越南、新加坡、印度等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动作稍慢,可能就会丧失机会。所以,复工复产不能局限于上海自身,更要从现在及未来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着眼,主动出击。希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下,由上海市牵头,出台一些惠企惠民的实质性配套政策,组织各产业链供应链的主要企业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等政府部门对接,在长三角区域内迅速恢复产业链供应链。这不仅能快速恢复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也是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契机,更能巩固和提升上海五大中心的枢纽地位和作用。

  四是加快或提前落实拟议中各类进一步对外开放政策,根据疫情中反映出来的外资投资新情况新动向,出台新的开放政策,稳住外资并进一步吸引外资。

  建议利用下半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契机,以走出去营销带动引进来。上海市政府要在中央的领导下,组织各有关部门和企业,整体策划宣传策略和出访区域,在进博会前走出去,宣传上海的营商环境、历史文化和各项开放措施,帮助本土企业对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同时,巩固和发展本土产业链供应链。

  五是优化白名单制复工复产方式,研究制定精细化、全方位动态复工复产方案。

  复工复产方案需要着眼产业链供应链和经济社会运行全局,应对相关环节建立具有防疫措施的复工复产模式,在巩固防疫成果的同时,确保复工复产的有效性。

  六是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完善和丰富战术组合。

  坚持就是胜利,要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提高复工复产的速度和质量。建议将疫苗接种率作为防疫措施的一个新考虑因子。比如,在区域层面(如一座城市等),根据不同的疫苗接种率指标,在不同的疫情阶段,采取不同的“四应四尽”战术,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协调联动核酸检测、流调、隔离转运和社区管控等重点环节,达到“动态清零”的战略目标。在行业层面(如物流、快递等),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同时,辅以二针或三针接种率指标,在有效防疫的同时,保持行业的运营。在企业复工复产层面,对企业复工复产人员提出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要求,比如复工复产通行码可以包含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码和疫苗接种码。下一阶段,可以考虑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加上常态化疫苗接种,并进一步过渡到常态化疫苗接种为主。这一措施也有利于我国疫苗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蒙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5 东利机械 301298 --
  • 05-24 灿能电力 870299 5.8
  • 05-24 铖昌科技 001270 --
  • 05-23 翔楼新材 301160 31.56
  • 05-23 荣亿精密 873223 3.21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