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2022年景气继续向好,核心逻辑从周期复苏到“补链强链”;
2、国产替代加速,机床突围之路需要“以点带面”逐个突破;
3、下游需求旺盛,数控刀具2022年产能持续释放+均价有望提升;
4、打造产业平台或能实现“超车”,大基金青睐对象成未来风向标;
财联社(杭州,长沙 记者 罗祎辰 黄路)讯,对制造大国的中国而言,“国之重器”的工业母机是工业化乃至智能制造的根本。国内机床产业产值早上千亿,但“大而不强”,数控化率偏低,中高端产品国产化率偏低。但这一现象在2021年有所改善,我国工业母机产业涌现了一些创新成果,解决了一批“卡脖子”装备问题。在政策推动下,各方“合纵连横”趋势增强,产业平台雏形初显。
就资本市场而言,工业母机是2021年的一大热点,今年以来,工业母机产业迎来新的上行周期,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订单呈现井喷式增长。财联社记者从多家上市公司了解到,目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裕,大设备或排产至明年一季度。
但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同样依赖制造业投资驱动,投资增速放缓风险仍需关注。不过,业内普遍认为,头部企业在这轮周期中优势将有所扩大。
对于工业母机概念板块未来的投资价值,多位相关行业公司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提升,国内中高端制造业离不开工业母机。把周期拉长至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和“芯片”产业发展逻辑类似,要做到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空间很大。
但也有一些买方机构对短期行业估值还是持谨慎观望。他们认为,该产业具有高度分散、高度差异化特点,变化较慢是工业母机产业的固有特性,只有少数真正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才是值得长期关注的对象。
核心逻辑:周期全面复苏存分歧,龙头确定性更高
“今年8月19日,国资委在一次会议上将工业母机与高端芯片相提并论,并将前者重要性置于首位。这只是一个开端,(机床)制造业的春天已开启,后续有望能出台更多的配套支持政策。机床替代周期一般为10年,自2020年开始出现向上拐点,随着3C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启动,公司今年连续接到几个大订单,预计明年行业仍处于景气上升周期中”,一家从事数控机床的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工业母机概念内容庞杂,一般分为机床整机、数控刀具、数控系统及零部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银河证券研报指出,产业链环节上来看,国产竞争力排序为:数控刀具>机床整机>数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54万台,同比增长29.9%,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42.11%,机床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前三季度,多家工业母机相关公司实现业绩高速增长,其中,海天精工(601882.SH)、创世纪(300083.SZ)、欧科亿(688308.SH)、华锐精密(688059.SH)及国盛智科(688558.SH)、泰嘉股份(002843.SZ)等增速靠前。
机床龙头之一创世纪近期表示,预测2022年通用机床的销量保持5%的增速,明年行业景气度持续也体现在相关公司合同负债中;海天精工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合同负债7.47亿元,同比增长44.64%。一般而言,合同负债是在手订单合同对应的预收款。
湖南宇环数控(002903.SZ)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机床产品换机周期的到来,以及5G应用对消费电子新材料、新工艺加工设备的应用要求升级,下游客户对数控机床产品的加工精度、设备稳定性及自动化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疫情缓解后购买力复苏叠加5G换机需求,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数控多工位抛光机持续获得行业客户订单。公司有多款数控磨床和研磨抛光机已成功实现进口替代。
泰嘉股份(002843.SZ)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感觉下游客户对“高质高价”接受度显著提升,这对于重视原创研发的公司是利好,公司的高端锯条受到市场欢迎,性能媲美欧美进口产品,毛利提升也为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了保证,形成了良性循环。
虽然头部企业对明年预期乐观,但需注意的是,近期行业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回落。财联社记者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1-10月,行业同比增幅较高,但新增订单增速持续回落,成品库存增长加速,表明运行趋势在放缓。对于明年行业增速预期,协会人士回应称,要等全年数据出炉后再做预判。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当前市场对机床行业存在分歧,担忧制造业增速放缓影响未来行业订单。但在机床行业进口替代、民营龙头深耕细分领域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将出现分化,龙头公司具备锁定优质订单的能力,机床是规模超2000亿的大行业,能够孕育大公司。
国产替代加速,需要“以点带面”逐个突破
作为工业母机概念核心板块,机床工具行业规模最大,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规模为7082.2亿元,也产生了多家年营收在几十亿量级的大公司。若回归行业长期的内生逻辑,多家公司对财联社记者均表示,发展空间主要来自渗透率提升和进口替代两方面。
财联社记者从科德数控(688305.SH)了解到,国内机床数控化率在40%以上,以中低端机为主,高端产品占比少,部分高端产品如五轴机床基本依赖进口。
据了解,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主要用于叶轮、叶片、曲轴、船用螺旋桨、汽轮机转子等复杂曲面加工,受国内制造业升级拉动,目前这一关键核心件细分领域关注度较高。日发精机对外表示,五轴联动机床是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点。对于该细分产品未来增速能否跑赢行业基本盘,公司相关人士回应财联社记者表示,还需要更多订单数据才能判断。海天精工、拓斯达(300607.SZ)也表示,具备五轴联动机床生产能力。
科德数控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五轴联动产品技术水平上可以和国外竞品比肩。具体市场销售层面,和国内外对手竞争的情况都存在。公司此前公开表示,2020年开始,公司的五轴机床的订单量呈现翻倍式增长,今年新增订单依然保持较高增速。
前述科德数控人士称,公司以立式加工中心为主,这也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产品,卧式和龙门也有出货。
市场对五轴联动机床的关注,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端国产替代逻辑的重要性。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以产品毛利为主要参考指标,日发精机、创世纪、国盛智科,机床毛利率都在30%以上,科德数控和海天精工毛利稍低,也在24%上下。如果改从集中度提升角度切入,机床领域营收规模前三的创世纪、秦川机床和海天精工2020年机床销售量分别为15657台、10586台和2529台。
数控机床核心部件包括数控系统、主轴部件、刀塔部件、尾座部件、导轨、丝杆和轴承。其中高档数控系统价值约占高端数控机床成本的20%-40%。核心部件绝大多数外购昂贵的进口产品,导致行业利润率偏低。上述数控机床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若能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自制或者采购国产零部件替代品,盈利水平会有大幅度抬升,但要全面接近并赶超国外产品仍需要几年或更长时间技术积累,不会是一蹴而就”。
数控刀具前景:2022年产能持续释放,均价有望提升
刀具是“工业牙齿”,虽然刀具行业规模明显不及机床,但其性能直接影响工件质量和生产效率,且属于“耗材”,也是国内厂商竞争力相对强的环节。
目前我国刀具市场规模在4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57亿元。该市场竞争格局分散,CR5 不足10%;且有超1/3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其中欧美厂商为第一梯队,日韩厂商多处于第二梯队。国内主要上市公司有中钨高新、欧科亿、华锐精密、恒锋工具和沃尔德等。
恒锋工具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国内刀具公司差异化较大,公司主要做细分赛道,产品线种类很多,直接竞争对手基本是欧美厂商,也有国内同行对标日韩厂商,主要做大批量产品,基本是各有所长的状态。
“刀具是工业的牙齿,各种机床没有好的刀具发挥不出效果,刀具也是是耗材,所谓卖打印机的不如卖耗材的。而且,国内刀具行业整体竞争力相对比较强,头部厂商基本度过了比拼价格的阶段,主要还是以产品性能说话。”该负责人补充道。
疫情影响下,海外刀具产能受限。财联社记者一线调研获悉,株洲钻石、厦门金鹭、华锐精密、欧科亿等国产刀具性能逐步提升,性价比看齐日韩厂商。招商证券分析认为,长期来看,伴随机床数控化率提升,专注于产品力提升的刀具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数控刀具环节,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欧科亿、华锐精密、恒锋工具和沃尔德等公司。其中,欧科亿和华锐精密均主营硬质合金刀具,卡位刀具中市场规模最大的赛道。市场关注度较高华锐精密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表示,“目前国产刀具与日韩产品差距已经不大,未来有望以较快的速度替代同类型进口产品”。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主要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均在建设中,2022年是国产高端刀片集中放量的一年,业绩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目前国产数控刀片依然以中低端为主,株钻均价在12元/片上下,欧科亿/华锐精密均价在5-6元/片。近年来,由于贸易战、疫情等因素影响,进口品牌供应受阻,使得国产刀片厂商高端产品得到试刀机遇,高端产品有望在明年放量。
中钨高新相关公司负责人介绍,旗下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5%。株钻公司的产品直接跟日韩企业进行竞争,抢占日韩在该领域的份额。公司“十四五”规划的数控刀片产能希望在目前的基础上翻倍,达到1.5-2亿片。产能规划到投产的时间一般在1-1.5年。
欧科亿相关人士表示,国产刀具需求主要有增量和存量两个维度:一方面,得益于机床的增量和机床数控化率的提升以及随着合金材料、复合难加工材料的应用趋势所带来的硬质合金涂层刀具的消耗增量,增量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刀具的存量需求来自进口市场份额的替代,国产刀具技术突破、产能提升,替代进口产品的实力不断增强,高性价比优势和本土服务优势将促使国产刀具的存量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
部分外资及内资刀具企业已宣布,自2022年1月份起陆续提价(1%-6%)。平安证券认为,当前我国刀具行业迎来国产替代重要机遇期:一方面,国内刀具产品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性能直追日韩品牌;另一方面,日韩和国内刀具企业均以经销为主,经销商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 年景气度具备韧性,硬质合金刀具国产替代加速。
风向标:大基金加快布局,行业整合看点颇多
继国家层面提出要攻克“卡脖子”难题带热工业母机概念后,国家制造业基金(下称大基金)投资也在今年与多家产业链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工业母机能否复制半导体发展路径受到各界关注,大基金动作也被外界解读为风向标。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已有创世纪、日发精机和华中数控三家行业公司获得大基金青睐,也因此吸引一批投资机构前往调研。据悉,国家制造业基金拟聚焦机床产业链上下游,选择核心功能部件 、数控系统、机床整机和下游应用环节优势企业开展战略性投资。
创世纪和日发精机均为机床厂商,2020年营收均在10亿以上,具有一定规模优势,今年以来业绩提升较快。但华中数控所处的数控系统环节国产竞争力相对薄弱,公司业绩表现还未走出低谷。
据了解,经济型数控系统市场基本上被国产所占领,但是在中档普及型数控系统市场中,大部分的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而在高档数控系统市场,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国产空白更明显。
对于发展前景,华中数控表示,近两年国内部分机床厂主动找公司配套,企业也意识到必须用国产系统替代进口。机床厂商主动找国产数控配套更多处于战略安全考虑,实际进度并不乐观。这种背景下,大基金加入被寄予厚望。目前,大基金和行业公司尚处于战略合作阶段,未来实质性投资布局值得密切关注。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