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兴产业强磁场 沈阳自贸区“按需”推进制度创新

打造新兴产业强磁场 沈阳自贸区“按需”推进制度创新
2021年10月26日 09:22 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打造新兴产业强磁场 沈阳自贸区“按需”推进制度创新 来源:科技日报

  挂牌成立4年来,沈阳自贸区形成了飞机行业内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便捷调拨监管模式、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优化涉税事项办理程序、国企“内创业”“事转企”背景下国有企业“三级跳”发展新模式等5项全国推广的创新经验。

  1万平方米展示面积的汽车平行进口保税展示店正在加快建设,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顶创汽车设计(辽宁)有限公司、沈阳奥英科技有限公司等服务贸易已延伸到“一带一路”国家,东北冷鲜港区冷链产业进出口更加便捷……

  短短四年,这里已成为沈阳创新发展的代表。作为沈阳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地”和“试验田”,一系列源于需求的制度创新,加速新兴产业向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以下简称沈阳自贸区)集聚。

  一个以制度创新、改革集成为核心,以开放合作、平台融通为主线,以功能衔接、产业集聚为重点的东北地区示范性制度集成创新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引领区、开放型新兴产业集聚区,正在成为助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引擎。

  制度创新 突破企业发展瓶颈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沈阳综合保税区桃仙园区,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飞民机)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今年上半年,公司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交付了C919飞机后机身前段批产首架与ARJ21飞机EWIS优化批产构型,目前正在抓C919项目批产和取证试验件的制造支持等工作。”沈飞民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得益于自贸区为企业量身打造的“通关符”。

  沈飞民机设在综合保税区内,生产料件需在区内外不同企业间频繁流转,通关效率影响到公司生产进度。沈阳自贸区通过实地调研,先后推出“飞机行业内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便捷调拨监管模式”“综保区内一般纳税人试点”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企业纾困解压。

  “以往,企业的加工料件要流转到综保区外的其他企业加工,再返回综保区内继续装配,需要经过一次入关和一次出关两次申报程序,一出一进耗时近10天。现在,海关方面通过账册间便捷调拨,将办理时间缩短至3天,并省去了2次申报手续。”沈飞民机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行飞机行业内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便捷调拨监管模式,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破解了企业的生产难题,支持了国产大飞机的研发制造,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也得到复制推广。

  类似的制度创新经验,这里每年都有20余项“破题而出”。

  前不久,沈阳国际工程咨询集团作为一家由事业单位转制的咨询类企业,因拓展工程咨询服务类软件获批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和多元化发展。

  从事业到企业,转变的不仅仅是身份,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决心。2017年,沈阳自贸区以沈阳国际工程咨询集团为试点,先后实施“事转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高科技转型的三次改革,实现了转型升级“三级跳”,闯出了一条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创新之路。

  如今,沈阳国际工程咨询集团各项指标呈现向上发展的态势。2020年,该集团承揽项目300个,比改制前增加20%;实现营业收入8872万元,高技术收入占收入比重达到78%,比上年提高8.4%。

  把制度创新和企业诉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沈阳自贸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先行地和试验田。挂牌成立4年来,沈阳自贸区形成了飞机行业内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便捷调拨监管模式、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优化涉税事项办理程序、国企“内创业”“事转企”背景下国有企业“三级跳”发展新模式等5项全国推广的创新经验。政策兑现单一窗口、综保区分类加工监管新模式等55项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

  为进一步优化制度创新工作机制,沈阳自贸区以市场化方式组建了自贸创新研究院,通过打造制度创新专业化队伍和具有沈阳自贸区特色的研究与创新平台,形成了解企业需求、谋划解决方案、指导推动创新的专业力量,为自贸区创新管理制度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政策支撑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9月22日,沈阳自贸区新修订的《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正式对外发布。与原有政策相比,新政策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科技服务等三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进一步扩面增项,提高了支持力度,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释放出科技创新的政策红利。

  “《若干政策》从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建设、‘双创’载体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项目和企业智能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建立起科技政策支持体系,增加了支持重大科技研发项目、企业主导和参与标准制定、企业推进智能化建设等7个领域的政策支持,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降低了企业受益门槛,鼓励企业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创新。”沈阳自贸区知识产权局李金龙说。

  作为一家智能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沈阳吕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吕尚科技)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增加投入,现已形成智能巡检、医疗服务、排爆、助老等系列机器人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5项。

  9月24日,辽宁省2021年第一批认定报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对外公示,沈阳自贸区共有46家企业成功入围,吕尚科技是其中之一。

  “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先后获得了沈阳自贸区给予的高新企业认定、研发费用支持等项奖励63万元,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吕尚科技负责人介绍,今年1—8月,公司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倍。

  研发投入大、成果周期长,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难题。近年来,沈阳自贸区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制度和创新政策的支持举措,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装上阵”提供各种维度的支持。

  着眼未来 新兴产业成为新生力量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力,实现沈阳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在各类政策强力支持下,沈阳自贸区成为高新企业踊跃创新、新增企业抢滩登陆的集聚地。

  2020年,沈阳自贸区实现新增高企92家、省级雏鹰备案企业43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高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其中高技术产品(服务)收入42亿元,科技研发投入6亿元,拥有知识产权数量3013件。目前,域内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32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

  新经济催生新业态,新发展迎来新机遇。在沈阳综合保税区桃仙园区内,“保税+”业态快速发展,辽宁山青机械设备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尼瓦纳(沈阳)再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维修再制造业务,8.5万平方米的保税加工中心和维修再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

  综保区外,国际产业合作深入推进。日前,由启迪控股和首尔大学科技控股合作建设的中韩启迪科技园已全面启动。这是中韩首个“两国双城双园”模式项目,该项目将聚焦中韩大健康产业,吸引两国领先的医疗器械、国际医疗服务、药品研发等领域的高端项目入驻园区。

  今年以来,总投资600多亿元的64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这些涵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将成为沈阳自贸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新生力量。

  本报记者 郝晓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沈阳市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2 力诺特玻 301188 --
  • 11-01 隆华新材 301149 --
  • 11-01 镇洋发展 603213 --
  • 11-01 巨一科技 688162 --
  • 10-28 三羊马 001317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