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文:碳配额价格短期内不会太高

梅德文:碳配额价格短期内不会太高
2021年07月21日 01:58 新京报

白酒板块逆势大涨,张坤却减持了茅台、五粮液!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规模直逼700亿!白酒股还能买吗?

  原标题:梅德文 碳配额价格短期内不会太高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拉开帷幕,似乎也开启一片蓝海。

  我国未来碳配额交易价格会涨吗?当前价格多少合适?投资机会几何?7月20日,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由于中国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以及受限于能源结构与资源禀赋,当前碳配额的价格不会太高,根据EDF环保协会预测,到2030年碳达峰之前,中国碳价格可能在100元左右。

  不过,他表示看好碳中和、碳交易的相关投资。“虽然短期来看,跌宕起伏,蜿蜒曲折,起起落落,但五年十年以后,可能收益满满”。长期来看,中国碳市场的价格一定会涨。

  碳达峰后

  中国碳价格可能逐步上涨

  新京报:碳排放配额的价格由什么决定?

  梅德文:碳市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市场机制、金融手段促进低成本高效率的减排,它是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稀缺的资源配置。

  一般而言,碳价格取决于节能减排成本,取决于新能源与化石能源之间的成本差异。另一方面,碳排放价格还取决于碳排放配额发放的松紧。

  新京报:你认为我国未来碳配额交易的价格多少比较合适?

  梅德文:碳市场价格低了不好,高了也不好。如果低了,企业没有减排的积极性,如果太高,因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难以承担这样的负担。

  短期来看,我认为碳配额的价格不会太高,因为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还依赖于高排放,还有我们“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或者资源禀赋也是影响因素。发达国家能源转型都是从煤转化到油和气,再转化到新能源,而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3%,中国无法从煤过渡到油和气,只能一步一步到风、光新能源。

  虽然说风、光新能源现在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但是这些能源还有传输成本、储能成本、电网调峰成本,其综合成本并不算低。只有当煤电等化石能源发电现有成本+碳排放成本>新能源发电成本时,新能源发电才可能借助成本优势成为主流。

  新京报:截至7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3.08万吨,成交额684.1万元,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2.09%。未来一段时间内,碳排放配额的价格会一路走高吗?

  梅德文:到2030年中国碳达峰之前,国际权威环保机构EDF预测中国碳价格在100元人民币左右,但在碳达峰之后,中国碳价格可能会逐步上涨。碳市场,终归需要反映碳排放的综合社会成本、边际减排成本或者说外部性成本,需要有一个合理公允的排放价格,才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去解决中国的碳中和问题。减排成本是排放配额定价的基础,是碳交易市场要“发现”的价格。欧盟碳市场2020年及之前的配额拍卖价格大体相当于欧洲“气代煤”的成本。总之,碳市场就是要促进降低新能源的成本,提高它的收益,同时提高化石能源的排放成本,降低化石能源的收益。

  所以我觉得长期来看,中国碳市场的价格一定会涨。

  中国碳交易市场

  尚不具备期货市场条件

  新京报:此前多地开展碳排放配额交易试点,成交量如何?

  梅德文:这几个试点配额超过10亿吨,交易主体将近3000家,从2013年至2021年6月,累计交易量4.8亿吨,交易金额114亿,平均交易价格23.75元,总的来说,交易量规模小,交易价格低,缺乏流动性,投融资功能弱。

  不过,相对而言,北京的碳试点“体系完整、市场规范、交易活跃、监管严格”。

  新京报:未来汽车行业会不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

  梅德文:目前公布的相关材料中,除了电力行业之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造纸、航空、有色等几大行业也是备选,但是并没有交通行业。

  也许,如果把新能源汽车的积分和中国的碳市场自愿交易市场打通,也许能够为中国的电动车发展提供一定的激励机制。

  新京报:我国会推出碳期货产品吗?

  梅德文: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发现价格、风险管理、跨期贴现、套期保值。期货可以帮助市场实现期限转换、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等。

  但是中国碳交易市场目前还不完全具备上马期货市场的条件。简单说就是碳现货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有待完善,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主体、市场产品、市场监管的基础都有待完善。

  新京报:未来碳中和、碳排放配额等概念有多大投资机会?

  梅德文:作为做了十几年碳交易的从业者,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碳中和的美好未来,相信碳中和的相关产业、相关服务业与碳市场具备很大的投资价值。短期来看,例如未来三年到五年,其价格有可能会跌宕起伏,蜿蜒曲折,起起落落,但如果长期来看,五年十年以上,一定会是收益满满。

  这是因为中国过去那种依赖资源投入的方式,不可持续。过去我们是靠出口,现在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不可能再走过去老路。

  按照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的一句话来说,中国前40年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40年,从2021年到2060年可能依靠碳中和。

  因此我认为,碳中和挑战虽然前所未有,但机遇同样千载难逢,关键取决于我们的金融创新、制度创新。也许,正如贺克斌院长所言,中国经济转型、能源转型、金融转型都依赖于碳中和。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特高压(大容量长距离低损耗)、储能与电动车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闭环。

  鉴于中国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未来我国8个行业都进入碳市场以后,我国碳市场配额规模会有70亿吨以上,碳市场的未来发展大有可为。

  新京报:你更看好哪些细分市场?

  梅德文:我认为中国的细分市场,比如说碳中和的五大路径:第一,前端能源替代,包括风电光电、水电生物质发电等,即供给侧新能源替代,需求侧电能替代,第二,中端节能减排,第三,末端循环利用,第四,CCUS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第五,碳汇,尽管价格、规模都可能跌宕起伏,但这些领域我都长期看好。

  基于中国特有的能源结构,我们促进工业能源效率提升,促进工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和产业、煤的高效利用、油气的高效利用、绿色建筑等都是有价值的。

  而碳汇和碳市场我也非常看好,比如碳汇开发、碳汇投资的这些产业和金融投资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实习生 廖雯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墨轩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3 复旦微电 688385 --
  • 07-22 倍杰特 300774 4.57
  • 07-22 国邦医药 605507 32.57
  • 07-22 中环海陆 301040 13.57
  • 07-21 金迪克 688670 55.1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