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储能市场再迎政策风口 商业模式和标准都准备好了吗?

万亿级储能市场再迎政策风口 商业模式和标准都准备好了吗?
2021年04月22日 08:00 界面新闻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万亿级储能市场再迎政策风口,商业模式和标准都准备好了吗?

  记者 | 王勇

  4月16日北京发生的储能站爆炸事故,并未炸毁行业的发展信心。

  在4月21日举办的“十四五”储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下称国网综合能源)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李杰表示,“中国储能产业在项目规划、政策支持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均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正处于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

  他指出,根据相关机构预计,新型储能在2025年达到0.9亿-1亿千瓦;2030年之后迎来快速增长,2060年装机将达到4.2亿千瓦左右,带动投资超1.6万亿元。

  当天,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 意见稿)也提出目标,到2025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这是2020年底规模的九倍多。

  按照能量存储形式,储能可分为电储能、热储能、氢储能。

  其中,电储能是最主要的储能形式,这主要包含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以及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技术。

  一般而言,新型储能主要指的除抽水蓄能外的储能方式。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日前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预测,保守估计2021年,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达579万千瓦。2021-2025年,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复合增长率为57.4%,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业内多认为,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阶段,储能行业并不会因突然的安全事件而停滞。如何探索新型储能的商业模式、完善储能安全标准体系,将成为接下来业内讨论的重点。

  集中式共享储能将成为新趋势

  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基于产业需求及碳中和等利好因素,储能装机容量仍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0万千瓦,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8.6%,同比增长9.8%。

  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3179万千瓦,同比增长4.9%;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位列第二,为326.9万千瓦,同比增长91.2%。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约290万千瓦。

  今年3月15日,中国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根据国网综合能源提供的数据,2020年日内最大风、光出力波动达到6330万千瓦和14343万千瓦;相邻两日风、光日电量最大波动达到9.46亿千瓦和4.23亿千瓦。

  李杰表示,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届时至少需要2亿千瓦以上的储能设施。

  “受制于建设周期问题,届时中国抽水蓄能装机最多只能达到1亿千瓦,剩下的1亿千瓦就需要其他新型储能。”李杰表示。

  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壮志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上述发展背景下,集中式共享储能模式将成为趋势。

  目前,多个省份已经发布政策支持共享储能模式发展。

  2月26日,湖北省发布《关于2021年新能源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按照储能容量不低于新能源项目10%的要求折算,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可匹配其储能容量10倍的新能源项目。

  3月29日,山东省发布《关于开展储能示范应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建设运营共享储能设施,鼓励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优先租赁共享储能设施,租赁容量视同其配建储能容量、

  除湖北、山东外,新疆、甘肃等省也已推出了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的激励政策,安徽、江苏等地相关政策正在制定中,即将发布。

  方壮志认为,集中式共享储能具备六点优势。一是易于调度。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可以直接连接省调,充放电功率大,电池容量大啊,对电网更容易起到支撑作用。

  二是质量可控。如果由新能源投资商在各自场站内建设新能源配套储能,很容易导致低价竞争,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寿命、效率等无法保证。

  三是成本优势。规模化采购设备及建设施工可以显著降低储能电站建设成本。

  四是投资回报可期。分散的新能源配套储能无法实现被电网直接调度,很难获得调峰、调频、出住服务等收益。

  五是模式灵活。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可以为新能源投资商提供储能容量相关资产租赁,减少新能源投资商资金压力;

  六是整合优化。可以采用虚拟电厂等智慧能源平台,对储能电站进行资源聚合并实现更优的资源利用效率。

  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天罡也在上述会议上表示,“共享储能就是将独立的储能电站,通过电网连接进行优化配置,纳入电网调峰调度,由电网侧统一调度,实施精准的充放电控制,让电力系统更具柔性调节能力的储能系统。”

  标准的重要性将突显

  日前北京市丰台区发生的储能站爆炸事件,也暴露出储能行业的安全标准等问题,这将促使行业对标准更加重视。

  “重建设、轻运行,是必然要出事的。”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汪毅对界面新闻表示。他非常看重储能电站的运营阶段,并指出目前储能行业标准应用仍面临问题。

  据他介绍,行业发展早期,储能标准未发布,运行商未理解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之间的差异,简单采用动力电池标准,将动力电池堆砌在集装箱中使用。

  在储能相关标准发布后,运行商提出了引用标准及型式试验的事前监管要求,但在规划设计、可研、初设、采购评审、到货验收、并网检测、运行考核等事中事后环节,未依据标准使用或正确使用标准提出专业的技术及监管要求,没有让标准在项目顶层设计及全环节层面发挥实际作用。

  “从某种角度来讲,企业可以不按照行业标准进行,但是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他说道。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池储能技术检验部主任官亦标也对界面新闻称:“锂离子电池储能发展现状是,质量问题堪忧、安全隐患存忧。”

  “从储能国标及实际应用需求的角度看,现阶段所谓的低成本,是质量和安全没有保障的低成本。”他进一步指出。

  官亦标解释道,“仅通过系统设计、安全预警与消防灭火,不能根本解决储能系统安全问题。”

  “当这些安全防护系统起作用时,意味着问题已经发生,损失已经产生。储能电池应满足电力系统语境下的安全需求,从而减少突发滥用条件下风险发生的概率。”官亦标称。

  对于北京的储能站爆炸事件,官亦标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极端滥用条件下,超出电池安全技术承受能力发生火灾可以理解,但大电流冲击、管理实效、人为操作失误等条件下发生火灾,绝非理所当然。”

  他还指出,在储能从示范应用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中,标准制定、标准实施等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政策要求新能源场站配储能的背景下,要对配置储能系统提出质量标准、规范,防止为了获取新能源指标而配置低质量储能系统。

  此外 ,“为配置而配置”的储能系统参差不齐,仍需要具有可行性、经济性的商业模式来促进储能产业稳步发展。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惠东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业内一直盼望着储能市场爆发,但在储能的大规模应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其产品制造到设计、接入系统集成、检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建设。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要求,形成相对完整的储能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储能技术产业链。

  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引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研制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和储能技术等标准列为工业标准化重点之一。

  此后数年间,国家相继发布出台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提出要求。

  汪毅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储能行业已发布标准73项,其中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29项,中电联标准32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亚楠

李杰 新能源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6 华通线缆 605196 --
  • 04-22 蕾奥规划 300989 51.62
  • 04-22 中际联合 605305 37.94
  • 04-22 联测科技 688113 19.14
  • 04-22 津荣天宇 300988 23.7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