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明辨面值退市是否“错救”

【观察】明辨面值退市是否“错救”
2021年01月18日 20:08 证券时报e公司

原标题:【观察】明辨面值退市是否“错救”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董事长拟增持*ST新光1000万股至2000万股,以及ST德豪拟4000万元至8000万元回购股份,直接带来两家公司股价在1月18日涨停,从摇摇欲坠的“面值退市”悬崖边峰回路转,成功跨过或正在接近阶段性保壳的门槛。

拆解两家公司的本次运作,增持金额和回购比例都不能算大。ST德豪虽然回购价格上限较市价上扬了50%,但是这也限定了回购股份总额的数量,因此相对于总股本17.6亿股,按回购金额下限和上限分别计算,公司预计可回购股份总额约为2666万股到5333万股之间,所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则为1.51%到3.02%之间。

更为“迷你”的是*ST新光所披露的董事长增持计划。不仅增持资金来源更多是动用借款和杠杆,而且*ST新光在披露增持公告前的多个交易日内,单日成交量就已经超过3000万股,成交额超2000万元,这意味着,董事长的增持数量和规模,假设在前几个交易日运作,任何一个交易日的卖单就可以“吞噬”这次增持。

不过,二级资金依然将两家公司股价推上了涨停。仔细拆解来看,吸引买入的多为散户资金。根据*ST新光盘后披露的龙虎榜,买入前5名的营业部均为散户,且在当日全部进行了T+0操作,可见虽然公司股价涨停,但是多空分歧依然激烈。其中,虽然浙商证券宁波四明营业部买入149万元,位列买入金额最大的营业部第二名,但却反手卖出了242万元,在卖出金额最大的营业部中同样位列第二。

散户资金愿意给公司股价进行投票的根源,在于市场预期的拐点。而任何一家濒临面值退市公司的任何一次运作,都难以掩盖试图规避退市红线的主观意愿。从运作主体的时点选择来看,对于A股面值退市“漩涡性”这一特征也把握的更加精妙。

面值退市的“漩涡性”此前已经在不少案例中体现。在股价跌破1元之初,倘若改变市场预期,那么股价成功站上1元的可能性较大;而倘若错过时间窗口,待到连续多日公司收盘价格在1元下方震荡走低,导致即便股价连续涨停也无力回天,那么股价就不用等到第20个交易日,而是会提前陷入面值退市的漩涡,提前出现连续跌停,无论是大股东还是此前参与的投资者都无法脱身。这也是不少公司在股价跌破1元后很快启动(例如ST庞大、*ST新光等)或者还没有跌破1元就提前启动(例如此前的包钢股份等)市值管理改变市场预期的重要原因所在。

梳理来看,在面值退市的时间窗口启动相关运作的主体质地参差不齐。例如,在对ST德豪的关注函中,交易所就已经发现公司的扣非净利润承压情况。明确要求公司补充披露是否存在因2020年净利润为负值等原因需在2021年1月31日前披露业绩预告的情形,并对公司扣非后净利润连续八年亏损,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1.65亿元等情况作重大风险提示。*ST新光更是面临控股股东被立案调查、生产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公司治理缺陷等多层面风险。

从市场表现来看,*ST新光和ST德豪的本轮运作,不仅带动了自身股价的涨停,而且在整个市场也产生涟漪。一大表征是,18日两市ST股大幅反弹,涨停公司家数超过40家。这与相当一段时期内A股偏爱白马蓝筹、行业龙头和赛道投资的风格出现背离。同时折射出部分资金在“炒小、炒差、炒壳”的惯性被扭转之后,不排除转手加入“炒低”阵营的可能。这在A股市场生态逐步从“退市难”过渡到“保壳难”的路程上,值得警惕。

诚然,相较于上市公司信用被掏空,以及大股东提前减持金蝉脱壳,回购和增持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而言,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濒临面值退市的公司而言,如何与时间拔河,与股价赛跑,也必然还会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不过,对于上市公司及股东而言,修炼内功远比临时抱佛脚式的运作重要;对于投资者而言,随着自救公司的增多,也需明辨面值退市公司是否存在“错救”的可能。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ST新光 德豪 股价 退市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9 泰坦股份 003036 5.72
  • 01-19 富淼科技 688350 13.58
  • 01-18 信测标准 300938 37.28
  • 01-18 药易购 300937 12.25
  • 01-18 秋田微 300939 37.1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