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港中旅为什么放弃了少林寺

十年之后,港中旅为什么放弃了少林寺
2020年10月19日 11:04 企业观察报

原标题:十年之后,港中旅为什么放弃了少林寺 来源:天眼查

作者 张宁

大型国有企业港中旅宣布退出少林寺,成了今年“十一黄金周”最受关注的话题。

10月8日,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港中旅”,股票代码:00308.HK)宣布,拟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出售其所持有的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下称“嵩山公司”)51%股权,以及挂牌时嵩山公司欠香港中旅的全部股东贷款。而这也是港中旅所持有的全部嵩山公司股权。

2009年,港中旅与河南登封市政府全资持有的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共同出资,挂牌成立嵩山公司,其中,港中旅持股51%,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持股49%。

图片来源:企业观察报

图片来源:企业观察报

2010年初,港中旅与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为期40年的特许经营协议,从而把中国乃至全球最负盛名的少林寺收入囊中。

无论是港中旅或是登封市政府,或许当初都不会料想到,仅仅经营10年港中旅就选择了退出。“港中旅为什么会在此时选择放弃少林寺这块金字招牌?”这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个问题。

港中旅公告

港中旅公告

业绩骤降 港中旅断臂求生

对于出清嵩山公司股权,港中旅解释称:受疫情影响,嵩山公司经营恢复较慢,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幅下跌,由盈转亏。

据公开资料,位于河南登封的嵩山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首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今年8月,登封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八处11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嵩山景区中的千年古刹少林寺更是享誉全球。

由港中旅和河南省登封市政府共同持股的嵩山公司,主要从事发展及经营嵩山景区,包括文化产业、旅游地产等项目的开发投资,拥有独家管理及经营嵩山风景名胜区辖下的少林景区、中岳及嵩阳景区门票销售、代收销售收入和停车场业务授权。

10年来,仅少林寺这块金字招牌就为港中旅和登封市政府贡献了大笔收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2019年,嵩山公司营业收入2.08亿元,净利润3097.58万元。

可是,今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嵩山公司业绩陡然下滑。嵩山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仅2003.62万元,净利润为-3201.27万元;公司总资产5.82亿元,总负债1.95亿元。

“倘若该潜在出售事项最终落实,将有利于集团优化属下自然人文景区目的地资产组合,提升资产周转率和提高现金回流,进一步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准。”港中旅方面称。

而在多位资本市场人士看来,港中旅在此时决定卖掉嵩山公司全部股权,实际上是自身断臂求生的一步棋。

“在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港中旅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江’。”有接近港中旅的投资机构人士对《企业观察报》说。

从港中旅披露的财报也不难看出,这家以旅游业为主的老牌四大驻港中资企业之一,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港中旅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港中旅实现综合收入5.7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4%;归母净利润为-4.43亿港元,上年同期则盈利4.19亿港元。

港中旅旗下多个景区上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包括河南嵩山景区、宁夏沙坡头景区、广西花山景区和德天景区等,其中宁夏沙坡头景区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64%。

事实上也不只是港中旅,新冠肺炎疫情使国内旅游业普遍遭到重创,多家旅游业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均告下滑。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11.68亿人次,同比下降了62%,国内旅游收入0.64万亿元,同比下降77%。

据上市公司公告,复星旅文(1992.HK)上半年亏损近9亿元人民币,世纪城市国际(0355.HK)预计上半年亏损逾2.6亿元人民币;A股上市旅企中,峨眉山A三特索道桂林旅游等亏损程度均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

对此,港中旅方面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消费市场受到重创,旅游业步入寒冬,酒店市场景气指数及经营业绩跌入低谷,港中旅集团的各项业务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可能仍持续一段时间,尚无法估量疫情对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本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保持审慎态度。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升温,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港中旅加大了成本费用开支、现金流、人岗安置和未来运营布局等方面的管控,尽可能保障现金流风险可控,以确保能够平稳度过疫情期。”

关于出售嵩山少林后的所得资金,港中旅表示或将用于回报更佳的旅游目的地投资。

港中旅、嵩山景区管委会、少林寺有“积怨”

“港中旅旗下多个景区亏损,为什么偏偏选择卖掉少林寺这个分量最重的金字招牌?”显然,港中旅在前述公告中的解释没能完全回答外界疑问。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向《企业观察报》表示,疫情或许只是港中旅与嵩山少林寺彻底诀别的催化剂,而根源在于港中旅、嵩山景区管委会、少林寺三者之间积怨已久的矛盾。

据公开信息,嵩山公司成立之初,港中旅和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曾经表示,将重点实现三个突破:规范公司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全面提升嵩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迅速扩大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市场规模,让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年游客增长率达到20%;抓紧制定和实施嵩山公司3年投资与发展规划,以首期8亿至10亿元的投资,打造和延伸嵩山风景区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从单一“门票经济”向多功能、复合型旅游目的地转变。

那时正处于“蜜月期”的港中旅和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干劲儿十足,港中旅也在景区的建设规划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双方合作的第一年,即2010年期间,港中旅对嵩山景区进行全面整合,通过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使嵩山景区的经营业绩实现新突破,2010年接待人数达260万人次,实现收入1.74亿元,在游客接待人数上首次超过了黄山与峨眉山景区的同期水平,2015年嵩山景区门票收入超过了3亿元人民币。

可是,港中旅、嵩山景区管委会、少林寺在合作中的冲突和矛盾也越来越深,这主要体现在门票收入分成和分工管理两方面问题上。

公开资料显示,少林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门票收入和香火,少林寺贡献了嵩山景区九成的收入。在嵩山风景区的门票收入分成中,门票收入的30%归少林寺,剩余70%的分配中,51%归港中旅,49%归嵩山文旅集团。门票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少林寺以多种方式抗议嵩山景区管委会及港中旅拖欠其门票分成,并将嵩山景区管委会告上了法庭。

“在门票价格的问题上,少林寺还替港中旅背了锅。”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进福向《企业观察报》表示,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国内一些寺庙门票价格较高,一直是社会公众批评的对象。2019年,少林寺门票价格才从100元降至80元。

另据多位学者和旅游行业人士指出,在具体工作上的相互推诿和指责,加速了合作方关系的恶化。一个典型事例是,嵩山景区管委会原副主任景水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港中旅以5100万元的出资额拿走了少林寺景区的实际控股权,但其起初承诺的三年内8亿-10亿元的投资额却并没有兑现。

“港中旅曾表示进行旅游小镇开发事宜,每年必须达到3000万元的利润,但实际上港中旅并未投入多少资金,反倒是每年白白从嵩山风景区门票中分走最大的一块。”他说。

而港中旅方面却表示,“很多事情我们也无能为力”。一位港中旅内部人士称,整个景区的规划发展涉及交通改道、周边拆迁等工作,这些都是需要当地政府来推进的工程。再者,嵩山公司早期经营对港中旅的利润贡献也并不高,2012年、2013年贡献的利润分别为445万港元、188万港元,属于低回报项目。

“虽然在2016和2017这两年,合作双方的矛盾出现了缓和迹象,港中旅和嵩山少林文旅集团均等比例增资了嵩山公司,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350万人次。但需要注意的是,其深层次的利益矛盾仍然没有解决。”多位旅游行业人士表示。

“事实上,港中旅此次退出嵩山公司,与其2016年因投资运营河南鸡公山旅游项目失败而宣告退出如出一辙。这也反映出了港中旅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杨彦锋说,港中旅与河南旅游景区的合作由来已久,而且在河南的王牌景区里,是介入比较早的。但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旅游需求的旺盛以及地方投资实力的增强,双方合作的心态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国内很多重点景区是由地方国资主导,进行投入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发挥该地旅游资源的最大效益,就成了外来投资与本地业主或政府之间的矛盾焦点。地方政府希望加大投资强度,外来投资者希望发挥效益,矛盾无可避免。”杨彦锋指出,地方国有知名景区混改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各方利益盘根错节,诉求各不相同,若想达成各方面利益的平衡,或需要政策引导和更多的市场化元素来调和。

落空的上市计划

在资本市场人士看来,由于多种因素嵩山公司迟迟没能上市,这或也是令港中旅选择退出的直接原因。

据了解,在合作之初,港中旅与嵩山少林文旅集团曾宣布,计划将嵩山公司在港股上市。

“少林寺要上市了?”这在当时引发了外界舆论的轩然大波,还有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坚决反对。

释永信在2010年的一次发布会上称:“少林寺是宗教活动场所,核心功能是开展宗教活动和传承文化,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少林寺不会参与旅游公司的股份和经营活动。作为国际国内知名寺院,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同时也是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传承地,少林寺不会上市。”

时任嵩山公司董事长的薄宝华也公开表示,上市可能是公司未来的一个方向,这要看公司的成长性和实际运营情况。但合资公司不会将包括少林寺在内的任何国家级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经营内容,因此也不会将这些作为资产用来上市,更不可能用这些资产上市。

10年过去了,港中旅和登封市政府没能如愿把嵩山公司推上资本市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进福向《企业观察报》表示,嵩山公司上市,不是一件单纯且容易的事,这其中涉及的宗教、利益等问题很难厘清,争议和影响都太大了。

“比如,嵩山公司一旦上市,就势必会涉及到一个问题:按照登封市政府的数据,少林风景区收入占据整个嵩山景区收入的90%,合资公司上市后,如何与从中获取30%门票收入的少林寺区别开?届时现金流和利润如何体现在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到时又会产生怎样的利益纠葛和麻烦?”

而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近些年,少林寺因“商业化”频繁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和质疑,或许也令港中旅打起了退堂鼓。

少林寺商业版图来源:天眼查

少林寺商业版图来源:天眼查

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少林寺成立了第一家公司——河南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即现在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也是少林寺进行商业运作的核心平台和实权企业,其中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持股80%,释永乾和中国嵩山少林寺各持股10%。

此后少林寺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据天眼查显示,自1999年以来,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累计对外投资公司16家,最大单笔投资金额达1600万元,总额近8000万元。目前仍然存续的公司有7家,包括郑州嵩山少林寺茶业有限公司、郑州嵩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津恒泰北少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河南非常少林展览有限公司等,业务涵盖旅游、投资、展览、演艺、文化传播等。

庞大的商业版图和成熟的运作模式,逐渐引发外界关注。

今年9月,少林寺对服装品牌森马发起维权声明一事,再度引发了舆论热议。9月1日,一则署名“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维权声明在网上流传,声明称:服装品牌森马未经授权,将其注册商标“少林功夫”用于系列服装,侵犯知识产权。收到少林寺的维权声明后,森马迅速把该系列服装下架。

少林寺方面表示,成立公司、注册商标,只是为了保护少林品牌,防止被滥用;是利用商业化手段,阻止少林寺被商业化,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与森马事件形成对比的是,此前同为服装品牌的特步,与少林寺合作推出了联名款服装,并且在嵩山密林大办“山门秀”。特步方面称,未来几年,公司将与少林寺持续深入合作,与少林一同讲“中国功夫”的故事,使之成为品牌特色。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少林寺已累计申请注册了666个商标,其中包括东、西、南、北少林。

“少林寺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禅宗祖庭,也是中华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传承地。少林寺当前所表现出的如此强势、专业的维权行为,实在令外界感到惊讶。”多数网友这样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0 中金公司 601995 28.78
  • 10-20 泰坦科技 688133 44.47
  • 10-20 洪通燃气 605169 22.22
  • 10-20 国安达 300902 15.38
  • 10-19 九号公司 689009 189.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