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瑾:如何把握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王绪瑾:如何把握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020年09月30日 11:27 金融界

原标题:王绪瑾:如何把握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来源:资本市场50人论坛

王绪瑾中国保险学会理事

未来以大数据为载体的保险服务化,将是我们国家保险业一个新的起点,它将是我们国家保险业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迈进。

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实录:

本文围绕四部分内容展开

1、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成就

2、中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矛盾

3、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4、把握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的机遇

一、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成就

我们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保费规模不断扩大。我们从1980年恢复了国内财产保险,当时保费收入是46000万人民币。2018年我们保费收入达到42645亿,增长很快,同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显著提升。1999年我国保费在全球排第16位,2001年在全球排第13位。到了2017年绝对跨入保险大国,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并在之后的几年一直蝉联。

第二,促进保险主体多元化,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正在逐步形成。1980年我国只有一家保险公司,1986年成立了第二家。到2018年,保险公司数量达到了228家,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1年,当时第一大是中国人寿,占整个市场的38.5%;第二大是中国人保,占23.96%;第三大是平保,占22.19%。

再看18年的时候,财产保险市场第一大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占比33.01%;第二大是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占比21.05%,第三大是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占比9.99%。简而言之,前五大公司占了70%多,高于一般情况。

18年寿险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大是中国人寿占比20.42%;第二大是中国平安占比17.02%;第三大是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占比7.67%;第四大是华夏人寿占比6.03%。前五大所占的份额大致是50%多,偏低于一般情况。

整个变化趋势是大公司的份额逐步降低,因为保险公司数量增加,竞争加剧。大公司规模是降低了,但是绝对量是增加的。

第三,促进外资保险公司增加,外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1992年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就是美国友邦人寿保险公司。2018年外资公司达到了57家,其中寿险有28家,财险有22家,资管有1家,再保险有6家。

市场份额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外资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百分之一点多上升到了2018年的百分之六点多,其中寿险市场份额要高一些。

第四,促进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提高。

第五,促进产品多元化。产品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从财产保险为主,转向人身保险为主;在财产保险中,机动车保险占绝大部分;在机动车保险中,第三者责任险占绝大部分;在人身保险中,寿险占绝大部分;在人寿保险中,新型寿险占绝大部分。

人身险方面来说,人寿保险比重是下降的趋势,从01年的90.39降到18年的76.05。健康险是从4.35上升到了20。意外险从5.26下降到3.95。这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也有关系。

新型寿险所占比重有所上升,2003年新型寿险是55.81,到了2013年是87.27。

第六,促进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渠道逐步多元化。大家知道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必有一个发达的保险中介市场,保险中介可以提高市交易效率。我们所讲的代理人、经纪人,其他展业成本比一般低1/3到一半。同时,可以促进保险公司改善服务质量。因为保险经纪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所以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人的谈判过程中促使保险公司改善服务质量,同时也提升保险公信力。第三个是保险公估人。我们说保险中介公司从05年1790家到18年的2647家,其中代理公司从301增加1790,经纪公司从269增加到499,公估公司从220增加到353。

第七,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升了保险的盈利能力。我们2006年开始投资收益,保险业是承保亏损,投资盈利。通过投资盈利又弥补承保亏损,最后达到综合盈利。综合盈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好承保服务。承保服务做好了,又赢得更多的客户。同时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是一对孪生兄弟。资本市场盈利促进保险公司承保能力提高,保险公司服务改善又增加保费,从而增加了资本市场流动性,又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稳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八,促进保险公司治理和行业自律的完善。保险公司治理是逐步完善,行业自律也逐步完善。所以最近来说,险资、股权类投资上升,同这个也有很大关系的,当然资本市场需求也有关系。

第九,促进了保险监管制度的完善。我们国家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保险法,当然之前还有一些监管规定,之后又颁布了一系列保险的法规、规章。

第十,保险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是政府重视,二是人民认识程度提高。

再一方面,保险法的完善,社保逐步理顺,2006年旧国十条的颁布和2014年新国十条的颁布,都大幅提升了国民的保险认知水平,让保险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这应该说我们的政府、企业和整个国民是有很重大贡献的。

二、中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矛盾

第一,市场作用与企业机制的矛盾。市场作用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但是企业机制方面有些所谓的瓶颈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带来一些问题。

第二,保险业的供求矛盾问题。我们是人口第一大国,GDP第二大国,2018年我们中国内地保费收入是全球第二位。

我们的规模看上去大,但是其实扣掉人均就不高了。从保险密度来说,全球682(美元/人),发达市场3737(美元/人),新兴市场169(美元/人),我们是406(美元/人),排在88个国家第44位。

保险深度,即保费收入占GDP比重,它反映国家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内地是4.22%,排在第38位。我国台湾地区很高,是20.88%,香港是18.16%。因为台湾和香港地区产业结构比我们简单的多,所以台湾地区会说我们不是银行保险而是保险银行,说明保险地位高。

第三,市场潜力挖掘不够与结构失衡的矛盾问题。一是再保险与原保险不匹配,公司数量整体少,承保能力有限,防灾防损能力服务技术方面有待改善。二是产品结构不太合理,潜力挖掘不够。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表面量化不平衡,实际上是资产不平衡,无差异经营,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的需要。

2014年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是57.9%,中部地区为22.7%,西部地区为18.9%,本部即总公司或者集团占比是0.2%。到了2018年,东部地区降为55.8%,中部地区上升到24.5%,西部地区上升为19.5%,本部没变化。说明一点,其实2014年到2017年中间变化没有太大,2018年东部下降,中部、西部上升,这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变化有某种关系。

第四,交强险的公益化与市场化矛盾问题。一是我们的经营是不盈不亏原则,但是我们经营的模式是直接经营。经营原则和运营模式不匹配,所以这是一个问题。二是归责原则与保险标的不匹配的问题。我们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而保险标的既包括财产损失也包括人身伤害。三是救助基金来源从保费中提取也是不合适的,因为我们该赔的赔了,不该赔的也赔了,这条规定等于我们保护合法利益存在矛盾。所以我的观点是应该从交通违规罚款中提取一部分作为救助基金来源。四是交了营业税的问题,交强险是不盈不亏原则,交营业税干吗呢?所以我认为应该取消营业税。

交税带来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就是税负加大,实际上从过去税率5%多变成6%了。第二大问题就是理赔也不方便。

第五,强保险市场与弱资本市场的矛盾问题。我们投资收益率1999年为4.46%,2017年是17.27%,2019年是4.94%,总体还是偏低的。

看看国际比较,16年我们沪指下跌12%,道琼斯指数上升13%;19年我们上升22.3%,道琼斯指数也上涨22.01%,19年好象是比较好的年份。

第六,业务国际化与监管方式的矛盾。资本市场跟保险高度关联,为什么孪生兄弟呢?资本市场不好,保险市场很难好。往往借鸡下蛋,借的鸡是保费收入,下的蛋是投资收益。一般不光通过保费挣钱,而是靠投资收益挣钱,保险服务做好了,保费增加,资本市场投资资金来源增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点非常重要。所以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中间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割裂某一方面。

我们现在已经实现国际化,01年入世,很显然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都是我们重要的市场营销策略。但我们目前市场行为监管还是有不少,当然我们国家保险恢复时间比较晚,需要一个过程。

第七,行业发展迅速与行业自律不协调的矛盾问题。行业自律组织代表着行业的利益,它为整个行业服务。我们行业协会是1999年11月16号成立的,处于逐步的完善过程。

第八,保险公司人才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保险人才严重不够,这方面尤其是内勤人员、管理人员严重不够。我们的产品怎么能说得清、讲得明,让消费者高高兴兴买保险,明明白白买保险,让保险人也是非常放心的卖保险,这点也很重要。

第九,社会保障体系和商业人身保险不匹配的问题。社会保险中间,保障面过窄,保障程度过高,导致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起不到应有的辅助作用。这方面改革,应该是社会保险保基本,商业保险保补偿。

三、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一,经济环境。

经济结构的调整,让增长方式向重质量方向转变,新型产业的兴起令保险业的供给要跟上。

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我们投资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工程保险,甚至意外伤害保险,还有固定资产专业险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投资机会。

金融改革,目前主要是间接融资为主,导致企业的负担比较重,存贷款息差占整个银行利润来源的85%,整体业务不到10%。怎么以间接融资变为直接融资为主呢?未来银行就要寻找新的利润来源,增加业务求发展。银行保险会有一个很大的成长空间。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提出,比如说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一方面产生保险需求,一方面也促进保险业,改善保险经营,运用保险技术。

资本市场逐步完善,这是双重利好。一方面为改善服务创造条件,保险公司提高投资收益率,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偿付能力,最后提高成本能力。另一方面,为改善服务创造条件,因为资本市场增加流动性,人民收入水平会提高保险需求,也会使资本市场进一步稳定。

第二,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完善,大家知道市场经济是商业保险的基础,商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市场经济制度是否完成的标志。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1992年提出市场经济制度,现正在建设过程中,说明我们国家的商业保险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将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而不断的发展、壮大。

社会保障体系的理顺会产生挤出效应,社会保险保基本,商业保险保补偿。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政策,这使人身保险需求增加。健康险、养老险一系列问题。

法治的完善,一方面,完善保险以及资本市场经营的环境。另一方面,从资本市场来说,我们依法监管,依法经营,这点是很重要的问题。

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保险资金运营重大利好消息。一方面允许有些公司增加权益类投资突破30%;另一方面还允许有些保险公司设立理财子公司。

开放加大,一方面外资的进入促进国内保险市场竞争,同时促进保险公司改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走出去国际市场打拼,要注意加强抗风险能力。

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与战争,先是贸易摩擦,再是政治上摩擦。下面重点讲讲新冠疫情的影响。

这次影响是在全球范围,很多国家都很难逃脱,对资本市场影响也比较大。1988年设立熔断机制以来,1997第一次熔断,2020一年之内年发生了四次熔断。

新冠疫情影响下,保险业是受到冲击,还是迎来机会?对经营有哪些影响,对需求有哪些影响?

一个稳健的资本市场,必有一个发达的保险公司做后盾。保险融资是资本市场主要资本来源,是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所以保险市场对资本市场影响是很大的。

需求方面影响主要在于这几个方面,一是健康险投保率会增加;二是经济发展的水平,引起保险对寿险的需求;三是经济发展对财产管理的需求。

经济发展对资本市场整个影响表现在于收入水平。与03年做比较,我们现在的产业结构是不一样的。03年的第三产业占的比重是30%多,而我们现在是50%多,且全面开放下受国际影响比较大,所以很多不能简单比。

四、把握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的机遇

1、经济基础市场化。市场经济制度基础要夯实,这涉及到有很多企业私有财产制度,自我负责,才能契约自由。尽可能的通过市场解决,有些市场失灵的,可以通过国有来解决。

2、保险意识整体化。保险意识整体化包括三个方面:投保人的投保意识,让投保人认识风险,感知保险,才去买保险;保险人的保险功能意识,让保险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2012年到现在有很大的改进;政府保险认知意识,让政府知道,保险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一方面,基本生产来讲,它是经济补偿、保险性给付,是风险管理部门;另一方面,从派生职能来讲,它的防灾防损、投融资,也是一个金融机构。它为什么是经济增长助推器呢?一方面是因为保险投资,通过保险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长,它是资本市场主要资金来源,是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者,所以它促进经济增长。

3、条款费率市场化。让公司成为市场真正主体,我们在这方面逐步改进的很多。大数据时代,未来UBI的利用,都会逐步变化。

4、营销渠道多元化。这个基本点就是网络销售会快速成长,但并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够网上销售。因为保险意识逐步提高,银行保险会卷土重来,还会增长很快。尤其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保险会有个快速增长的机会。

5、产业结构优质化。产业结构的优质化,布局均衡化,体现在差异化经营,服务当地经济,同时走出形式商业化,满足不同需求。相互保险或者保险合作社,因为需求层次不一样,绝对供给层次也不一样。产品结构合理化,基本点是完善保障型产品,挖掘投资型产品,开发延伸型产品。

6、人才专业化。对人才产生新的要求——复合型人才,不仅懂得专业,还要熟悉有关的现代工具,比如大数据或者区块链技术。我们怎么人才专业化呢?要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怎么留住人才呢?股权激励,无论是高管还是一般员工都有份,一段时间不能带走,之后才可以带走。

7、保险经营科技化。高科技在保险业广泛应用,比如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8、保险投资盈利化。投资环境要规范,让融资者知道规矩,让投资者觉得放心。公司投资科学化,要把握机会以及防范风险边界。

9、公司风险可控化。主要是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经营风险,承保、投资;法律风险,合同纠纷等。我们怎么控制风险呢?根据我们《保险法》通过网销、电销的,如果以网页音频、视频形式免除保险责任条款,予以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履行了如实告知义务。

10、社保、商保的协调化。社会保障中间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托底保险,社会保险是基本保障。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农民年金是第二支柱,商业保险是整个家庭的补偿保障,但是我们目前没有农民年金,因为我们没有基本农庄。

11、监管自律和内控协调化。保险监管规范化、依法监管,政府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再就是区别对待借贷监管,怎么让行业自律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外说行业自律组织可以同政府进行谈判,或者政府配合。行业自律不仅是行业利益,也是社会问题,因为行业做好了,社会公信力就高,人们就愿意购买保险。这是企业内控的完善问题。

12、保险保障服务化。保险保障服务化是说在保险展业、承保、理赔、防灾防损、分保和投资这一系列环境中,以客户为中心的现象。保险行业本身就是服务行业,它分为基本服务和附加服务,加上初级服务,高级服务,高级服务就是延伸服务。

近几年我们的保险组织形式多元化,相互保险、自保的发展,让投保人变被保险为要投保。未来以大数据为载体的保险服务化,将是我们国家保险业一个新的起点,它将是我们国家保险业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迈进。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稳抓股市回调良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09 科思科技 688788 106.04
  • 10-09 地铁设计 003013 13.43
  • 10-09 澳弘电子 605058 18.23
  • 10-09 日久光电 003015 6.57
  • 09-30 北元集团 601568 10.1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