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升级 昆明准备好了吗

限塑令升级 昆明准备好了吗
2020年09月22日 10:09 新华网云南频道

原标题:限塑令升级 昆明准备好了吗 来源:昆明日报

在篆新农贸市场,水果商贩为购物市民提供塑料袋。记者 黄晓松 摄在篆新农贸市场,水果商贩为购物市民提供塑料袋。记者 黄晓松 摄

  一些市民使用菜篮子买菜。记者黄晓松摄

 (数据来源:致公党市委会昆明市场调研结果) 美编 王丽娜/制图 (数据来源:致公党市委会昆明市场调研结果) 美编 王丽娜/制图

  逛一趟农贸市场,你会使用多少塑料袋?刚从篆新农贸市场买菜出来的刘阿姨举着手中的袋子算了一下:“可不少。我来一次,一般会买两到三天的菜。这次买的辣椒、青菜、花菜等蔬菜,袋子有5个。肉的袋子套了2个,这样干净些。还买了几样水果,加起来有10个袋子。”至于这些塑料袋的最终去向,刘阿姨说,一般会用作垃圾袋,倒垃圾时一起扔掉。

  刘阿姨的情况,是很多昆明市民使用塑料袋的缩影。

  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强调确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污染治理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8月26日,《云南省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发布,明确从今年起至2025年,云南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其中,今年率先在昆明市等地禁止或限制塑料制品产售和使用。“限塑令”升级,是否会让塑料制品的使用率降低、让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又该路向何方?

使用现状

农贸市场是“重灾区”

  9月15日,记者在位于茭菱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内看到,糖果点心、蔬菜、肉类、水果等摊位前,都摆放有免费的连卷塑料袋。市民在选购水果、蔬菜等时会随手扯下一个塑料袋使用,购买肉、海鲜等食材时还会多套几个,避免漏水。还有一些市民会专门拿一个塑料袋当作手套,拿取油腻或者湿的食物。“只有放进塑料袋里,才能称重、贴价签,也才能把东西归拢好。”店员说,因为是免费的,有的顾客还会顺手多拿走几个塑料袋,每天至少得消耗掉七八卷这种塑料袋。

  在农贸市场,这样的情况更普遍。在和平农贸海鲜粮油综合市场,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挂有塑料袋,顾客来到摊位前,不管买不买,摊贩都会扯下一个塑料袋递过去。记者采访的几位商贩,都表示没有听说过新版“限塑令”,也分不清什么是可降解、什么是不可降解。“我们一直都免费提供塑料袋,不然拿什么装菜?”摊贩王大哥说,一些老年人会带着布袋或手推车来买菜,但蔬菜和肉类还是需要用塑料袋分装。而年轻人大多是下班后直接过来买菜,没有塑料袋很不方便。

  近年来,外卖、快递越来越成为塑料制品的“消耗大户”,目前大部分外卖餐饮企业,在配餐时为了保证菜品的完整性以及方便配送,会在外包装使用塑料袋。刘欣平时在家特别爱点火锅外卖,火锅食材都是用一个一个的塑料盒打包送来,一顿火锅下来要消耗10余个塑料盒。因为爱购物,家里的快递数量也不少,纸质快递盒可以直接回收给快递驿站,但塑料快递袋一般都是丢进垃圾桶。“有时候买衣服,会连套几个塑料袋,这些袋子也不实用,只能丢弃。”刘欣说。

  “您需要袋子吗?”在药店、小超市、餐厅,店员普遍会在结账时问到这句话,塑料袋都是免费提供。只有在一些大型连锁超市、面包店等,才需要购买纸质袋或环保袋。

主要症结

没有合适替代品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全国“限塑令”开始实施。而早在2001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就出台了《昆明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不可自然降解塑料袋的管理办法》。实施初期,“限塑令”在限制塑料袋使用、遏制白色污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诸多问题随着时间逐步显现出来。

  近年来,随着超市、农贸市场等执行“限塑令”的力度减弱,加上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兴起,“限塑令”效果开始弱化,塑料袋的使用量呈指数倍增长。

  “塑料袋没办法收费,你收费了,就没人到你这儿来买菜了。”在采访中,许多经营者都对塑料袋收费表达出了担心。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致公党市委会曾就“限塑令”实施遇到的最大障碍,在昆明做过一项市场调研。调研结果显示,29.3%的人认为是消费者没养成经常自带购物袋的习惯;23.1%的人觉得是由于缺少合适的替代品;只有6.6%的人认为是由于商家担心失去顾客(详见图表)。

  一次性塑料制品为何屡禁不止?市政协委员李艳娟认为,主要有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等。“对于‘限塑令’,此前存在执行部门不明确问题,而且停留在只管消费环节、不管控生产源头的阶段,没有办法真正推行。” 李艳娟说。

  昆明一些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限塑”行动收效不太理想,一方面是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另一方面是可降解餐具成本较高。一家知名餐饮企业负责人说:“可降解餐具比不可降解的至少贵三分之一,而且纸质饭盒的密封性不好,如果发生撒漏,很容易被顾客投诉、打差评。”

  记者了解到,由于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规定的塑料袋价格都偏高,很多商家都选择便宜的超薄塑料袋,而这些塑料袋很多来自无生产资质的“黑作坊”。昆明主城区某街道负责人透露,辖区内一些已被整治的“黑作坊”,就是将塑料制品回收后,简易处理成颗粒,再转卖给生产企业。这样生产出来的塑料制品不仅不符合标准,还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最开始,塑料袋的发明,就是为了替代纸袋,减少树木的砍伐。然而,由于塑料袋越来越便宜和容易获取,大家随手丢弃才导致了白色污染。”云南省包装行业协会会长朱跃昆认为,比起限制生产更为重要、更为迫切的,是如何解决塑料袋的回收、分解问题。

餐饮企业

不主动提供塑料餐具

  星巴克、麦当劳等西式餐饮连锁企业在“限塑”方面走得较快。在昆明一家星巴克店,店内提供的吸管、杯子、隔热垫等均为纸制品,可直饮杯盖为可回收材料。“公司总部早就宣布,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停止使用塑料吸管。”星巴克中国有关人士表示,到去年底,全国门店已经100%完成塑料吸管的全面替换。

  同样,今年6月底,麦当劳中国也宣布,将在食品包装上进一步减塑,逐步停用塑料吸管。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近千家麦当劳的堂食和外带已停用塑料吸管。

  面对“限塑令”,中式餐饮企业还在探索。“我们从去年开始,就不主动提供打包盒,尽量鼓励顾客‘光盘行动’。如需打包,提供的也是纸袋。”南亚置业怡心园宴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积极寻找可替代餐具餐盒,包括纸浆饭盒、牛皮纸饭盒。

  云南傣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响应“限塑令”:外卖打包盒统一更换成纸质;店内使用自己的骨碟、饭碗、茶杯、筷子,不使用一次性套碗,减少拆封一次性套碗时所产生的塑料垃圾;厨房减少保鲜袋使用,改成可循环使用的保鲜盒;店内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客人就餐时,我们会跟客人核对菜品数量,过多的话会提醒客人删减菜品,尽量做到‘n-1’的点菜方式,减少客人餐后打包的概率和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该公司负责人说。

  位于高新区内的一家轻食沙拉店,从去年以来就用纸质打包盒和可降解塑料袋配送外卖,餐具也用纸质包装。该店店长说:“我们主打的就是健康饮食,使用环保方式配送外卖,顾客更能接受。我们的可降解塑料袋都很好看,很多顾客都会循环利用。”

  另外,昆明多家连锁超市正在积极“减塑”“限塑”。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商超在店内醒目处宣传、倡导消费者自带购物篮、循环使用购物袋。在家乐福、沃尔玛,已向市民有偿提供可降解塑料袋、环保购物袋。安宁市温泉街道碧玉自选商场正在积极推广使用环保袋。该商场负责人说:“我们已经推行一段时间了,尽管是有偿使用,但顾客都很支持,也有顾客自己带布袋来。”

  作为“限塑令”的重点监管区,饿了么、美团两大外卖平台近年来也在探索最优方案。打开美团外卖App,在下单前可以进行“无需餐具选项”,引导用户下单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时为提升商家执行率,该平台实施了《无需餐具商户规则》,让消费者与平台一起监督“无需餐具”环保订单的商家执行情况。

生产厂家

订单减少到十分之一

  “‘限塑令’对我们塑料企业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昆明官渡区创新塑料厂阮经理介绍,他们是一家生产传统塑料袋的中小型企业,主要为超市供应塑料袋。从2007年首次“限塑令”发布以来,超市对塑料袋的需求就逐步下降,目前供应量已降到2007年的十分之一。

  阮经理回忆,10余年以前,昆明市塑料制品市场缺口很大,由于传统塑料袋制作工序简单,价格低、重量轻、容量大、利润高,曾经受到塑料行业的热捧。近年来,随着“限塑令”的深入推进,传统塑料袋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

  然而要转型并不是件易事。阮经理说,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可降解材料有聚己二酸(PBAT)、聚乳酸(PLA)、秸秆作物等,比起一般塑料袋的原材料费用贵出一倍多。有媒体报道,“限塑令”推出后,聚乳酸迅速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原本4万元一吨的聚乳酸,现在一个月就涨了1万元。原本供大于求的市场,变得一货难求。

  “可降解塑料袋不仅原料贵,因为厚度较厚,所需要的原料更多,成本就会多出很多。”阮经理表示,除了成本等因素,可降解塑料袋还存在材质不稳定、保质期不长、产品运输存储的便利性不佳等问题。

  尽管如此,在升级版“限塑令”的推动下,可降解塑料袋的订单需求还是在不断增加。记者在电商平台了解可降解塑料袋的销售情况时,很多店主表示,近一个月以来,咨询购买、询价的特别多,可降解塑料袋的订单上升明显。从全国范围来看,可降解塑料市场早已对此作出了反应。天眼查关于可回收塑料相关企业年度注册数量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27日,我国可回收塑料相关企业的注册总量已由2008年的4万家增长到17万家,增长4倍。今年以来,新增相关企业1.8万家,同比增长12%。

  目前,昆明官渡区创新塑料厂正在筹建一个生产降解原料的车间,已投入4台新机器,准备生产可降解塑料袋。

  除了传统塑料袋加工厂,云南恩典塑业有限公司、云南昆发塑业有限公司等大型塑料制品企业,也在积极寻求转型。两家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尽管目前我们所生产的工业塑料制品、塑料编织袋等并不是‘限塑令’的重点管控区域,但也需做好准备,适应政策和市场变化。”

最新进展

昆明新版“限塑令”征意见

  “与10多年前的‘限塑令’相比,新版‘限塑令’规定更加全面,也更严格。特别是对餐饮、酒店、电商等各个行业做了细化,同时明确了2020年、2022年和2025年3个时间节点,让‘限塑令’的执行更具紧迫性。” 李艳娟认为,新版“限塑令”具有系统性、协同性和有序性的特点,基本涵盖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过程和各环节,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利于建立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朱跃昆建议,建立一个从塑料生产、销售到回收的完整生态链,用更加多元的市场手段,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控制白色污染。从链条前端的回收来看,首先要倡导消费者进行回收处理,其次,对工厂、居民提供的废弃塑料,要进行流向监管,保证由正规企业回收处理。可以引导扶持成立专业回收企业,定期派车前往居民小区,同时鼓励大型电商共享快递盒,减少包装污染。

  “新版‘限塑令’的出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昆明市餐饮与美食协会秘书长周复始说,“限塑令”发布后,协会已在全市餐饮行业发出倡议,号召企业积极响应,使用环保材料作为打包盒。但目前,餐饮行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不小,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周复始呼吁,一方面,餐饮企业要与外卖打包盒合作供应商沟通,寻找新的替代品;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知晓、接受“限塑令”,让市民愿意为环保“买单”。

  如何让新版“限塑令”落地、落实呢?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各相关部门将细化方案、形成合力,同时,落实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分步骤、分领域逐步扩大政策实施范围,积极稳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整治工作。目前,昆明市新版“限塑令”正在征求意见中,不久就将发布。

  “关键在于公共意识的转变,‘限塑令’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未来,只有人人参与才能产生效果。” 李艳娟说。(陈雯)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稳抓大反弹行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限塑令 昆明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4 帅丰电器 605336 --
  • 09-24 中岩大地 003001 30.16
  • 09-24 宏力达 688330 --
  • 09-23 巴比食品 605338 12.72
  • 09-23 上海凯鑫 300899 24.4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