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小微业务怎么做

国有大行小微业务怎么做
2020年05月29日 23:51 经济参考网

原标题:国有大行小微业务怎么做 来源:经济观察网

胡艳明

    “要完成这个指标要求并不轻松。”一家国有大行地方分行的普惠业务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即便国有大行在2019年完成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28亿元,增幅53.1%的成果。

他口中的指标要求是,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这个要求要高于以往年份。去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2019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在2019年12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5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

今年决策层对国有大行的普惠业务要求再上一个台阶。分析人士认为,这与防控疫情的迫切需求有关。一位地方银保监局普惠金融处业务负责人认为,主要还是出于“六保”工作要求。“今年疫情影响,小微企业有一些困难,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来对冲这些影响,要求银行对小微企业加大力度。”

对于国有大行如何再战小微业务,上述国有大行分行普惠业务负责人认为,对大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应该注重结构性的调整,同时,也需要关注不良率情况和对市场的挤压效应。

要求指标提高背后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的要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吕随启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称,从内部来讲,企业盈利能力和业绩都在下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在不断加剧;另外从外部情况来讲,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停工停产,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很多企业雪上加霜,它的现金流在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要想复工复产,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的支持,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小微企业出台这种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12日的国常会提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0年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不过,始料未及的是,一场突如起来的疫情令经济社会出现停摆,对企业和个人生活产生了重大冲击,也打乱了之前的政策部署。

针对新的形势变化,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保”工作要求,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其中,保市场主体,重点是保小微企业。

对于普惠小微贷增速要求提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首先,国有大行是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政治站位方面更高,对小微和普惠的投放上应当放大。第二,相比中小银行,国有大行的小微业务在整体业务中的存量占比低,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也具有合理性。

相比今年40%的要求,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今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2018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从落实结果来看,国有大行在2019年“超额”完成了任务。今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2019年的落实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末,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28亿元,增幅53.1%,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降低1.35个百分点。

大行普惠金融业务比拼

从五大行各自的完成情况来看:建行完成的体量比较大,增速比较高。截至2019年年末,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9631.55亿元,较上年增加3530.81亿元,普惠金融贷款客户132.51万户,较上年新增30.72万户;当年累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95%。

在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行中,建行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和新增量均列首位,经济观察报从建行方面了解到,建行已经提前完成战略规划制定的三年增长目标,连续三年达到人民银行定向降准二档标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在四大行小微新增贷款中占比42%。普惠型小微企业法人贷款余额、贷款新增、有余额贷款客户数、客户新增均列四大行第一。

在国有大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排名中,农行排第二位。截至2019年年末,农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92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79亿元,增长58.2%,高于全行贷款增速46.3个百分点;有贷客户数110.92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8.60万户;全年累放贷款平均利率4.66%,客户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下降1.20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81.34亿元,不良率1.37%,实现“双降”。央行降准口径普惠贷款增量占全行人民币新增贷款的22.05%,满足央行第二档降准要求。

而截至2019年年末,工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715.21亿元,比年初增加1614.07亿元,增长52.0%;客户数42.3万户,增加15.3万户。当年累放贷款平均利率4.52%,比上年下降0.43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截至2019年年末,中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1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客户数近40万户,高于年初水平。全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30%。

同期,五大行规模最小的交行的普惠金融“两增”口径贷款余额人民币1639.52亿元,较上年末净增人民币558.19亿元,增幅51.62%;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数达10.4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34万户;不良率3.22%,较上年末下降2.15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显示,2019年五大行的普惠金融进展较快,远超2018年的水平。从五大行公布的2018年年报来看,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6310.17亿元,较上年增加 2125.15亿元,增幅50.78%;工行2018年末小微企业贷款3216亿,比2017年增加492亿;农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49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07亿元,同比增速28.9%;中行2018年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增长12.26%,交行普惠金融“两增”口径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62.80亿元,增幅29.63%。

以建行为例,建行在2018年、2019年增速均超50%,列大行首位。“原来建行每年普惠金融贷款新增只有大约200亿。”建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

如何实现从200亿到3000多亿的新增?在战略方面,建行在2018年出台普惠金融战略三年规划,建立总行、分行、支行“三级”普惠金融垂直管理架构,96%的网点均能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有1390家普惠金融特色网点,网点配备普惠金融专员,在信贷规模、激励费用、绩效考核、信贷政策等方面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另外,建行方面称,在数字经营中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零售小微企业评分卡,对内通过系统整合,打通对公对私客户信息;对外连接征信、纳税、工商登记、海关走私处罚、涉诉等信息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同时在产品体系、平台服务和综合服务方面建立起相应的体系。“其实国家的目标很明确,要求国有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主导思想很明确,就是去支持小微企业,不让他们资金链断裂。国家也担心银行抽贷断贷,但是作为我们银行的经营者,从来没想着去抽贷断贷,如果企业老板的诚信意识好,我们是想办法,会给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如果导致银行不良高企,客户成本又高的话,那可能还需要谨慎考虑。”上述国有大行分行普惠业务负责人说。

银行的摸索与考量

大型银行在对小微企业放贷中可能也会遇到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信用难评价,效率难满足。传统大中型企业经营模式下,由于小微企业信息不充分、不真实,银行又缺少可准确评估客户信用的数据基础,难以按照大企业的标准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建行普惠业务负责人表示。

此种情况下,传统的解决方式是要求企业补充大量信贷资料,或者提高客户申贷门槛,或者要求提供抵押物进行信用增级,让大量小微企业望而却步,或者因为流程繁琐导致融资慢。

为此,建行普惠业务负责人表示,建行利用科技和数据,内部挖潜和外部共享,将数据作为资产来经营,用大数据手段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通过数字化手段发现信用、整合信用,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线上化业务流程再造。

吕随启认为,对大行来说,小客户的业务需要的成本高、收益低、违约风险大,所以大行的业务往往集中于央企国企类大客户,而一些小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服务于本地的实体经济,服务于那些小客户。现在大银行把普惠型业务增速提高到40%的标准,那就意味着大银行在其他方面的业务会大幅度减少,而且要跟地方中小银行抢业务,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在小客户方面抢蛋糕,意味着小银行很有可能处境更加艰难,竞争压力更大。

对于区域内各银行的竞争情况,上述国有大行分行普惠业务负责人认为,大行资金成本相对较低,总行内部也有优惠的政策,所以去给客户营销的话,相对来说优势还是比较明显。“但是中小银行成本高,像我们这么做的话,他就亏的一塌糊涂,所以他必须要提高利率。但是小银行的利率高的话,客户肯定会更倾向选择资金成本更低的大行。”

如何看待大行与中小银行在小微业务上的竞争关系?上述国有大行分行普惠业务负责人认为,此前央行的专项再贷款,不管大行小行,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去进行营销,专项政策是公平的,但是如果没有专项政策的时候,国有行是绝对占优势。

另外,行业关注小微企业不良率的问题,“如果银行加大对银行普惠型业务的要求,银行贷款的门槛会降低,贷款的条件会放松,这样的话,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可能会大幅度上升。”吕随启表示。

“就我们的情况来看,现在小微业务的不良率不低。”上述大行分行普惠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行的小微业务的容忍度提高,比如不良率是3%,对小微业务的容忍度可以提高到5%。

五大行中,仅农行和交通银行公布了2019年的普惠金融业务不良率,其中农行不良率1.37%,略低于全行1.4%的水平;交行不良率3.22%,较上年末下降2.15个百分点,高于该行1.47%的水平。

如何完成“增速高于40%”

除了设置放贷目标,上述大行分行普惠业务负责人认为,国家应该从政策方面,对普惠的小微企业业务进行结构调整,希望在这方面国家会有宏观的调控。

“打个比方,现在国家是大力倡导银行支持生猪行业的相关的贷款,总行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所有的成本都是总行给我们承担,让我们甩开膀子去支持。但是也有担忧,因为这么多年的银行经验告诉我,如果国家政策这么大面积去支持的时候,可能造成一哄而上、供大于求。”

他进而分析称,如果银行都去支持生猪生产,猪肉供过于求的话,猪肉的价格可能会下降,价格下降导致养殖场和养殖农户也赚不到钱,赚不到钱的时候,贷款就会形成大体量的不良。这样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不但没有起到支持小微企业和农户,反而因为优惠政策导致银行资金形成不良,小微企业又发展不起来。

“支持小微肯定没问题,但是更应该了解某个区域的供求情况。”上述大行分行普惠业务负责人认为,政府层面应该很清楚生产和需求数据。因此,应该在供应、需求两个方面有一个合理的调整,比如说你这个区域往年的猪肉需求是多少,生产多少能满足正常的需求,肯定会有一个平衡点,应该把这个规模控制在内,而不是放开所有的政策,让所有的人去都干同样的一件事情。不管是小微业务还是三农业务,在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情况下,不但不会导致我们的贷款不会形成不良,而且还让这些客户真正享受到这些政策的优惠,这样就不会盲目的去发展这些产业。

按照2019年的业务体量,40%增速对大行来说并不轻松。2019年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9631.55亿元,较年初新增3530.81亿元,增速57.9%。同时,银保监会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也有“两增两控”的目标,“两增”即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突出对小微企业贷款量质并重、可持续增长的监管导向。

建行将会如何满足40%的增速,同时满足“两增两控”的要求?“特别聚焦普惠群体融资需求,腾挪信贷资源加大投放,足额保障规模。”建行普惠金融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对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明确增长要求及量化目标,建行将全力贯彻落实有关部署,积极履行大行责任,持续加大信贷资源配置力度,足额保障普惠金融贷款投放需求。在专项配置贷款规模、单列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运营管理,确保执行过程中不挤占、不挪用,不断健全服务机制,持续丰富服务供给,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努力实现“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对于如何实现大型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顾雷建议,首先,加大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清理减少融资各环节收费,支持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便利续贷业务和信用贷款;第二,将小微企业贷款享受风险资本优惠权重的单户贷款额度上限由500万元提至1000万元。在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下,企业贷款风险权重是100%,而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75%的优惠风险权重。这主要是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向小微企业倾斜,缓解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约束。第三,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保证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成本进一步下降。第四,监管部门鼓励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巩固已经初步形成的“能贷、会贷”局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小微业务 小微企业贷款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5 金宏气体 688106 --
  • 06-03 酷特智能 300840 --
  • 06-03 博汇科技 688004 --
  • 06-01 中天精装 002989 24.52
  • 05-29 天合光能 688599 8.1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