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界观察 | 升级与创新并重,山东制药行业打开发展新蓝图

财界观察 | 升级与创新并重,山东制药行业打开发展新蓝图
2019年12月20日 10:44 界面

原标题:财界观察 | 升级与创新并重,山东制药行业打开发展新蓝图

文 | 王山

“山东省医药产业创新活力不足,对外合作水平低,世界500强中的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在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建立了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而我省仍是空白。”山东省食药监局局长马越男曾直言山东医药产业现状。

山东省向来被认为是医药产业大省,2017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598.97亿元,同比增长12.81%,但于此之中,山东医药产业却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够合理,生物医药等附加值高的制剂类药物占比低,附加值低的原料药比重偏高等问题。

就在今年8月份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中,齐鲁制药、步长制药、鲁南制药等12家山东企业上榜,但其中山东省内排名第一的齐鲁制药只排在了第八位,大而不强问题突出。

跨越低端,山东医药产业正在升级

山东省在医药行业的大省地位向来无可辩驳,但医药产业偏低端却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化学原料药产业,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唯佳表示,2017年山东化学原料药利润率只有8.65%,2018年前三季度为8.26%。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13-2017年,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中,产量排名第一位的均是山东省,其中2017年产量更是高达106.84万吨,领先第二名河北省60万吨;根据《中国基本单位统计年鉴》统计,2017年,全国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企业数量合计3505家,其中江苏省521家,排名第一,占比14.9%;山东省415家,排名第二,占比11.8%。

但在2018年,山东省的化学原料药产量开始大幅下降,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产量为44.53万吨,排名第二,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5.8%。

至于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环保严监管之下,部分高污染的上游原料药企停产、限产或搬迁,供应端被压缩;另一方面,山东省也在引导原料药产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向高端原料药发展转型。

实际上,不只是化学原料药产业,为了做强做大山东整个医药产业,2018年7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提出鼓励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联合发展,逐步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促进新产品、新技术与已有产能对接,积极承接先进医药制造企业、创新产品、整体搬迁项目等落户山东;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引进一批国际先进技术、创新产品和全球优秀企业;支持代加工生产企业发展,打造专业化委托加工基地;充分发挥医药产业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改造提升传统医药产业;实施“品质鲁药”建设工程,培育一批医药领域品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实现医药产业品牌高端化。

“医药企业应该提高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中,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大创新发展力度。”马越男指出,企业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用好国家政策,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严格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作为鲁南地区制药产业的龙头,鲁南制药在产业升级方面可谓先行者。2010年以来,集团对污染较大的大吨位原料药进行停产,主动拆除三条高耗能生产线,设施投入和产值损失超过20亿元。

此外,为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鲁南制药还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打造医药企业新业态:一是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和已有产能对接,引进优秀人才,不断提升研发能力;二是引导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大力推动“互联网+医药”,发展智慧医疗产业,着力改善产业组织结构,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三是加快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充分发挥工匠精神,促进产品质量升级;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积极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进重点研发项目高效发展。

另一大医药产业龙头齐鲁制药,也一直重视原料药生产环保上的投入。以临邑厂区为例,12亿元的总投资建设中15%投入到环保设施建设,其中污水处理一期和二期的投入费用加起来就将近7000万元,每年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也达到500万元左右。

此外,齐鲁制药也早就意识到原料药生产转型的问题,并追求在医药价值链上的突破,从原料药到制剂,从一个品种到多个品种,从单个国家到世界70多个国家,齐鲁制药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型。

今年8月20日,齐鲁制药又一批注射剂新产品成功发往美国,这是公司自2016年以来,实现对美国出口的第10个高端制剂产品。目前,齐鲁制药多个单品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实现对日本无菌制剂出口的企业。

在上述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下,据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山东化学制剂收入占全省医药收入的19.97%,2018年前三季度已经上升为21.81%,占比有所提高,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这一水平与江苏的化学制剂占全省医药收入的40.44%(2015年数据),仍有较大差距,产品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从仿制药开始,发力创新研发

此前,山东省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省内企业缺乏主动权和话语权,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几车的国产低端医疗器械,可能不及外商一台高端设备的利润高。”

事实上,这不只是医疗器械产业自己的问题,整个山东医药产业都面临着创新不足,从而影响到其由大到强的转变,这也是山东省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在去年发布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中,山东省提出将坚持不懈鼓励产品创新,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平合,加快推进治疗重大疾病的药品、高端和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制;对一类新药给予一定数额的后补助支持,对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品种在省科技计划中给予扶持,让科创企业和人才享受“最高礼遇”。

其中,对山东医药产业而言,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是实现医药产业实现创新转型的关键一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据山东省食药监局局长马越男介绍,2018年山东省共有2765个品种需要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截至2018年6月,有368个品种已启动一致性评价,其中89个品种已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齐鲁制药的盐酸特比奈芬片、山东京卫制药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21个品种则已完成全部研究工作上报国家审评,上报数量约占全国的10%。

让仿制药在临床上与原研药表里如一,相互替代,绝不能让患者“以身试药”,这就是国家正在推行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高质量仿制药绝对不是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要掌握核心技术,原材料、辅料质量要与原研药一致。同时,也需要研发和创新。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鲍海忠表示,眼下国内许多大医院治疗肺癌的药物吉非替尼,原是进口药物,每盒10片,售价5000元。齐鲁制药历时6年,投入资金超过亿元,产品上市后每盒价格不足2000元,打破了国外药企的市场垄断,让患者受益。

“如果说仿制药是解决了老百姓吃药贵、药品可及性的问题,创新药就是解决病患无药可医的问题。我们的思路是,由首仿为主转向仿创并重。”齐鲁制药总经理李燕说。

截至目前,齐鲁制药在研产品200余个,涉及抗肿瘤、心脑血管、精神、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领域。30多个药物国内首家或独家上市,赛珍等4个药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4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9个产品为国内首家。一致性评价申报数量、速度、获批数量同行业全国第一。

据李燕介绍,齐鲁制药年研发费用已占到销售收入的5%-8%,其中2018年集团研发投入资金达18亿元。为提高研发、创新能力,齐鲁制药除了济南总部的研究院,在美国建了3个研发中心,在上海新建一个研发中心,近年来吸引了全球医药研发各领域50名领军人才加盟。

“一致性评价只是及格线,中国医药创新的出路没什么捷径,就是老老实实在个别产品上寻求突破,而不是妄想做出全面的创新”,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表示。

以此为宗旨,过去数年中,鲁南制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建立了五大国家级研发平台:公司建立了以“院士为顾问、博士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其中,通过对舒尔佳药品的科技研究,经过技术创新,突破了奥利司他传统工艺存在的系列难题,2015年公司的发明专利“一种含奥利司他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获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

另一山东医药行业龙头新华制药也展示了其创新的决心,近年来每年研发投入过亿元,用于研发及科技活动经费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的5%。构筑起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岗位等六大人才平台。形成了由3名院士、6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名国际技术专家以及14名博士、236名硕士、1000多名本科生组成的人才队伍。

目前,新华制药已有10多个品种通过临床BE,并申报至国家药审中心获受理。另外,左旋多巴等18个产品的原料药再研究提交登记备案。咖啡因绿色关键技术项目获得2018年度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获得授权专利6项,申请专利23项。2019年上半年又获得专利授权10件。

进军国际市场,走向价值链顶端

山东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哪里?“做好仿制药,努力去做创新药,最终实现国际化。”李燕用三句话道出了齐鲁制药未来的发展方向。实际上,这也成为山东医药企业在提升产业结构、创新研发之外,另一个共同的重要发力点。

今年6月中旬,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主办的“第四届医药国际化百强企业评选”结果于在上海揭晓,新华制药、鲁维制药、齐鲁制药、鲁抗集团以及鲁南制药集团位列2019年国际市场优质供应商与合作伙伴(60强)名单,而在另一份2019年制剂国际化领先企业(20强)名单中,齐鲁制药、鲁抗集团成功上榜。

那么,山东药企进军国际市场的质量如何?

以齐鲁制药为例,其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和出口基地,公司产品通过了世界最高标准检查审计,14个产品通过美国FDA检查,9个产品获得欧盟COS证书,固体制剂车间通过了英国药监局(MHRA)检查,国际合作从单纯一般贸易发展到委托加工、合资合作等各种形式多元并进,实现了由原料药出口到制剂出口规范市场的华丽转身,完成了从单一外贸业务到跨国经营巨大转变,成为全国首批15家实施制剂国际化战略先导企业之一和全国制剂出口十强企业。

2018年度实现销售收入228.3亿元,出口6.15亿美元,出口创汇达到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口创汇近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目前,公司面向欧美高端市场、年产200亿片的现代医药国际合作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与德国拜耳、瑞士罗氏和美国百利高等世界著名药企开展了国际项目合作。

新华制药的国际化之路则要更早一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新华制药在原料药的国际注册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并于2003年在德国汉堡设立了首家子公司拓展海外业务。

近年来,新华制药适时推出了“制剂国际化战略”。自2011年通过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认证后,出口欧盟高端市场的制剂产品已达20亿片,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制剂国际化战略先导企业之一,步入全国制剂出口十强企业之列。随后制剂国际化战略步入快车道,今年2月份与美国百利高公司签署新增50亿片固体制剂项目,产能二百亿片的现代医药国际合作中心即将建成使用。

新华制药董事长张代铭介绍说:“目前新华制药所有在产原料药产品、制剂剂型均通过了国家GMP认证,取得欧洲EU-GMP证书的原料药产品已增至了4个,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注册的原料药产品有11个,在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简称EDQM)注册并通过其现场检查的原料药产品有9个,一个制剂生产车间取得了欧洲制剂产品cGMP证书,还有多个产品在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完成了注册。

值得注意的是,把医药产品卖到国际市场并非山东医药企业实现国际化的全部,鲁南制药集团国际业务部部长刘炳光就表示:“对我们而言,国际化有两点,一是产品卖到国际市场,二是管理体系与国际化接轨。”

“原来企业都是粗放型管理,我们到世界各地求取质量管理真经,不断地规范产品设计、人员管理,一直到产品制造全过程的质量体系管理,从而带动了产品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张贵民表示,如今的鲁南,已经拥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准入证。

2015年鲁南制药决定成立国际研发中心,重点研发高难度的制剂技术,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使研发系统尽快与国际接轨,从而奠定企业国际化的基础。

如今国际药品研发中心新实验室已形成符合欧美要求的合成、制剂、分析、临床、注册的国际综合性研发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在研DMF37项,ANDA26项,获得美国ANDA和欧盟MA各一项。制定了在研的33个原料药品种以及22个制剂品种的上报计划,完成24项产品调研。

2018年,鲁南制药出口额达到1亿美元,同比增长27%,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份额占到了60%,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0%。海外市场的稳步扩张,让鲁南制药的国际化战略又向前迈进一步。

可以看到,在国际医药市场持续扩容、产品和服务类型日益多元化的浪潮下,山东医药企业正在积极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再造。特别是中国医药产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山东医药企业如何准确把握全球化新机遇,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制药行业 新华制药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2 和远气体 002971 10.82
  • 12-25 侨银环保 002973 --
  • 12-25 八亿时空 688181 --
  • 12-24 兴图新科 688081 --
  • 12-19 铂科新材 300811 26.2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