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中国公交 解决千亿客流出行

成长中的中国公交 解决千亿客流出行
2019年11月19日 06:48 时代周报

  成长中的中国公交 解决千亿客流出行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陶亦谦

  “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南唐后主李煜回忆故都繁华的诗句。车和马作为古代的交通工具,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繁华程度。而现今,随着城市的规模的扩大与人口的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选择。而一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水平,也是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那时的公共交通工具可谓是五花八门。以我国的首都北京为例,一开始常见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因为当时独特的铃声常被人叫做“铛铛车”,后期随着车辆的损坏、电车轨道的侵占以及线网的限制,有轨电车注定难以大规模发展,1957年后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以公交车为例,全国城市公共汽车从1949年的2292辆到如今的65万辆,范围也从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逐渐扩大到一般地级市。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去年,全国城市客运总量达到1262亿人次,相比于70年前,公交系统体量是以几何级增长。

  中国公共交通的近乎无中生有的发展史,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现代化历程的一个缩影。

  战备工程地下铁

  在新中国成立20周年之际,我国第一辆地铁机车从古城站呼啸驶出。而其背后,则是16年的艰苦奋斗。早在1953年,国务院就决定了北京修建地铁的计划,由当时的北京市委和铁道部牵头,组建了地下铁道工程局。但那时我们连汽车、石油都无法实现国产,就更别说建设地铁了,就连地铁相关的研究也是一片空白。

  为了迎头赶上,我们一方面聘请苏联专家,另一方面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中间因为经济调整和苏联专家撤离,地铁建设工作几度停滞。然而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科研工作者们还是不断克服难题:为解决地铁门的防水功能,专门考察了海军的潜艇;为了实现地铁列车的国产化,长春地铁车辆制造厂根据仅有的一本苏联德型地铁车辆说明书,硬是用手一点点把机车和车厢敲制出来……

  由于一开始的地铁建设是战备工程,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绍信参观及乘坐。而在北京坐地铁则是很拉风的事,哪怕是弄到一张地铁票也足以炫耀一番。参观潮过后,地铁才恢复了它的交通功能。

  城市新风景:出租车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主要面向外宾的出租车就重新开始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这一时期的出租车辆由国家统一购买,司机也属于国营公司员工,车费也只收取外汇劵。离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距太远。

  而我国第一家现代化管理出租车公司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广州。那时广州虽然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但城市的交通却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一些提着大包小包回乡探亲的港澳旅客,到了广州火车站,也只能去挤拥挤又慢的公交车。

  在香港经营出租汽车公司的商人刘耀柱,每次回广州探亲不免遭遇辗转搭车的艰难经历。这让他产生将港式出租车引入广州的念头,而他的投资意愿又和市政府大力发展交通的决心不谋而合。就这样,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现代化出租车公司—白云小汽车出租公司,在广州成立了。

  1984年之前受制于汽车的高昂价格,私人性质的出租车还很少见,同时出租车的价格也相对高昂,属于交通工具中的奢侈品。在那时候年轻人租一两辆出租车当婚车,就像现在租借豪车一样,是一件相当时髦的事情了。在1992年南巡讲话后,出租车行业出现井喷发展,车型也由面包车全面过渡到轿车。

  随着出租车行业的无序的高速发展,各种行业弊病也同时出现。一个城市的出租车,在短短两三年内野蛮增长10倍,出租车由需求严重不足到迅速的过剩;而随着爆发式发展,从业人员素质的大幅降低带来了一些管理问题。

  当然主力公交车

  同样发展迅速的还有城市公交车系统,到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城市公共汽车从1949年的2292辆到1990年的近3万辆,范围也从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南京等大城市逐渐扩大到一般地级市。同时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实现了我国公共汽车生产的自给自足,也不断升级换代,噪音大的前置式发动机被后置式发动机取代,公交车上的设备设施如吊环、座椅也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

  到1985年,我国开启了城市交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明确将公共汽、电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明确公共交通事业为市政公用事业,实施特许经营,加快了市场化进程,使城市交通实现了快速发展。

  相比之下这段时间地下轨道交通发展较为缓慢,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及紧接其后的天津地铁一期工程修建完毕后,中国大陆的地铁建设进入了长达20年的停滞期。即使是到世纪之交时,中国大陆也只有京沪津广四座城市拥有屈指可数的地铁线路。

  但对于当时快速发展的港台地区来说,这正是地铁诞生与发展的黄金年代。1979年,香港第一条地铁开通营运。这条曾经被称为“世界地铁运营典范”的港铁在那几十年内迅猛发展,线路数量迅速增至五条,也是我国历史上盈利能力最强的地铁线路。同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也在这一时期大力发展地铁,世纪之交时,台北都市区已经拥有了四条地铁线。

  立体交通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租车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出行选择。然而一些城市中出现的打车难、拒载、司机罢工等现象,也让中国出租车业长期积累的矛盾与问题渐渐凸显,与此同时,互联网带来全新的出行模式对传统出租车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优步、滴滴等叫车软件的出现,让打车不用去路上招手,只需在手机上设定好时间和地点就好。同时专车、顺风车等新型出租模式的出现,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灵活。而传统出租车行业也与时俱进,与互联网相结合,使其更具有竞争力。在2011─2018年间,全国地铁总运营里程增加3437公里,年均增长率高达14%。同时根据各大城市在2019年和2020年的预计新增地铁通车时间表,未来两年还将增加2579公里运营里程。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地铁发展的趋势是联城通勤、加大密度、更多中型城市加入修建的行列。

  从当年外宾专用的小轿车,到现在可以网上预约的出租车;从新中国成立初4个主要城市拥有的2000多卡车改造的客车,到今天总数达1450万辆的公路营运车辆;从最初用于战备的北京地铁,再到地铁成为普通地级市也能修建运营的交通系统,中国公共交通系统70年的发展波澜壮阔。

责任编辑:覃肄灵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0 新大正 002968 26.76
  • 11-20 迈得医疗 688310 24.79
  • 11-19 泰和科技 300801 30.42
  • 11-19 久量股份 300808 11.04
  • 11-19 嘉美包装 002969 3.6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