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搏杀”消费金融蓝海 强化监管谨防"失速"

金融机构“搏杀”消费金融蓝海 强化监管谨防"失速"
2019年10月18日 02:30 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金融机构“搏杀”消费金融蓝海

  消费金融高速成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简称“《报告》”)预计,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整体仍会有五年以上的高速成长期,预计表内消费金融占总信贷规模有可能突破25%以上。麦肯锡的一项调研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短期消费信贷将接近10万亿元。

  消费金融这片巨大的蓝海,也吸引着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入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体的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这三类参与者分层、互补发展,将消费金融服务覆盖至不同人群。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5月末,共有2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其中23家已经开业。截至2018年底,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合计为3875亿元,其中有两家的规模超过500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从近两年的上市银行业绩报告中不难发现各银行在零售金融、消费金融领域“攻城略地”的力度,信用卡、消费贷持续成为银行业绩增长的引擎。仅以信用卡市场为例,工行、建行和招行是信用卡业务规模最大的3家银行,2008年这3家银行累计信用卡发卡量达8502万张,占同期信用卡发卡量的60%;而到2019年6月末,3家银行信用卡市场占有率降至37%(统计口径调整为流通卡),信用卡贷款余额市场占有率降至27%,银行信用卡市场竞争之激烈可窥一斑。

  作为消费金融市场的“正规军”,消费金融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在公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招联消费、马上消费、兴业消费、中邮消费、上海尚诚消费、哈银消费的资产规模已超过百亿元。今年上半年招联消费净利润达7.11亿元,同比增长17.72%;兴业消费实现净利润为4.42亿元,同比增长121%。

  在马上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看来,消费金融行业迎来更多机构的进入,形成了开放竞争的良好格局,有利于消费金融行业更好发展。一是能够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动力,增添新的活力,二是可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反哺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

  场景争夺战拉开帷幕

  尽管金融机构相当“卖力”,但《报告》认为我国消费金融领域的结构性失衡依然存在,消费金融总体覆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且长尾客户覆盖力度依然不足。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获得率偏低,仍有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场景、风控能力、获客能力和资金获取能力将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玩家”的核心竞争力。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表示,对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来说,新场景的市场争夺战已拉开帷幕,拥有较多新的场景资源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竞争中更有优势。此外,场景争夺战也考验平台的综合能力,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或将更加关注“内秀”,比如资产质量的把控,运营水平的提升等。随着消费金融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消费场景及风控能力或成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两大核心竞争力,不排除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看来,目前消费金融大致分为现金贷、场景贷和信用卡三大产品线。从周期波动的视角而言,当前现金贷和信用卡接近增速由快变慢的拐点,场景贷则仍处于上升期。在政策引导下,有望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创新方向。

  赵国庆表示,国内征信体系日益完善令欺诈风险日益降低,未来消费金融机构比拼的业务核心竞争力,将集中在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与风险定价能力——谁能通过精准的风险定价与完善的科技风控能力持续降低坏账风险,就能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浪潮里获得巨大成长空间。

  《报告》建议,消费金融机构未来的创新应从几方面展开:一是深挖有效的消费场景。通过对消费者喜爱场景进行深入挖掘,提升相应金融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二是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消费金融机构应真正立足于“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真实、合理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营销,并加强贷后管理、监控资金流向,严格控制过度放贷以及资金挪用可能引发的风险。三是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消费金融的核心是征信和风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都会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强化监管谨防发展“失速”

  消费金融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但近年来,关于高速变“失速”的担忧之声渐起。一方面,金融机构为抢占市场份额,违规乱象频出。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以来,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因贷后管理不尽职、暴力催收、违反征信规定等领到银保监会的大额罚单。其中不乏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这样的老牌公司。2019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在个人消费贷业务上频栽跟头,因消费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等被开罚单。北京、浙江等地日前已出台相关文件,重申加大消费信贷流向及用途管控,严禁消费贷资金流入禁止性领域,加大现场检查力度,防范相关风险。另一方面,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过快甚至异化,尤其是在低年龄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中不断渗透,由此带来局部杠杆率上升和不良资产比率提高的问题,需要给予相应关注。

  分析人士称,包括学生群体、低收入群体、无需求群体、投资偏好较低的群体,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营销广告的轮番轰炸、免费特权的循环推荐,在享受“普惠性”及“低准入性”的同时,被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重复营销、循环授信。

  从上市银行2019年半年报来看,部分银行的信用卡、消费贷的不良率有所上升。国盛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婷婷认为,消费金融在过去几年经历较快增长后,2019年银行业投放整体速度放缓。居民信贷不良率的上升一方面有不良暴露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银行主动放缓投放力度因素的影响。信用卡不良率自2018年中期开始引发关注,截至目前尚未看到见顶回落信号,未来需持续关注。另外,各家银行在居民信贷风控能力之间的分化或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表示,消费金融并非天然就是普惠金融,只有符合普惠金融特点和特征的消费金融,才能是真正的普惠金融。他强调,国内外的教训与经验表明,消费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放任自流、恶性发展,可能会引发风险、危害金融稳定;如果能够贯彻负责任金融的理念,使其规范发展,就可以提高普惠金融的三大目标(即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助推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薛洪言表示,现阶段,居民杠杆率快速提升带来的可持续问题、特定群体以贷还贷的风险问题、个别金融机构无风控放贷问题、超利贷禁而不绝的问题以及行业快速发展中伴随的个人信息泄露、数据非法交易及暴力催收等问题,均属于消费金融行业的潜在隐患,需要各方予以重视。他说:“从政策引导的角度看,可着重夯实行业基础设施,如征信体系完善、反欺诈数据共享、打击恶意逃废债等,同时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行业竞争环境。”

  □本报记者 陈莹莹 欧阳剑环

责任编辑:杨希 1904183207

金融机构 普惠金融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2 锦鸡股份 300798 --
  • 10-22 杰普特 688025 --
  • 10-21 致远互联 688369 49.39
  • 10-21 昊海生科 688366 89.23
  • 10-18 赛诺医疗 688108 6.9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