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现潮涌“科技”公司增资入股消费金融

流量变现潮涌“科技”公司增资入股消费金融
2019年10月12日 04:48 中国经营报

  流量变现潮涌“科技”公司增资入股消费金融

  郑瑜、何莎莎

  近年消费金融市场发展迅速迎来红利,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密集增资成为趋势。

  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5月末,有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增资,延续去年8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完成注册资本变更的增资热潮。

  继新浪旗下公司入股包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银消费金融”),度小满金融旗下公司入股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银消费金融”)后,日前玖富(NASQ: JFU)也宣布了旗下全资科技子公司新疆特易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易数科”)战略投资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消费金融”)。随后,中原消费金融也传出增资引入新股东的消息。

  那么这波增资与引入“新血”的背后有何原因与背景?消费金融市场在历经多年发展面临着什么机会与挑战?

  金融科技公司跑步入场

  事实上,金融科技公司入股持牌消费金融已不是新鲜事。

  今年以来各大金融科技公司跑步入场的消息频频传来,先是5月,银保监会黑龙江监管局披露,度小满金融旗下全资子公司度小满(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出资4.5亿元,持有哈银消费金融30%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随后6月份,银保监会内蒙古监管局宣布同意包银消费金融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新浪旗下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梦创科”)出资2亿元入股包银消费金融,此次增资后,微梦科创将持有包银消费金融4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哈银消费金融还是包银消费金融,除了新晋金融科技二股东外,其余股东均未同比例增资。

  转至9月底,金融科技平台玖富方面也公布了战略投资湖北消费金融的消息,据悉此次增资后,玖富子公司特易数科也将成为湖北消费金融第二大股东。而关于是否将同比例增资问题,记者向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原持股比例居第二位的TCL集团(000100.SZ)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玖富方面则向记者表示,此次投资为新增股份,将以科技赋能为核心主力发展。

  基于今年以来的消费金融公司的增资潮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入股,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这是一种双赢协同的局面。一是从消费金融公司角度,因为杠杆的存在,消金公司高速扩张需要补充资本金,以获取更大的业务增长,同时消金公司的高增长也需要更多的场景和技术支持,互联网类金融科技公司在此方面具有优势。二是从金融科技公司角度,从严的金融业务监管环境,业务合规的要求,使得金融科技公司需要与持牌机构做强绑定,其用户和科技优势才能更好发挥。

  “关于各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引入新股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继续引入新股东很大概率上意味着增资,这反映出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互联网巨头等外部公司对消费金融的业务潜力以及整个市场发展空间的认可;同时,引入更多的股东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市场的竞争正在变得越发激烈。很多公司希望通过引入新股东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易观金融行业分析师张凯表示。

  玖富方面此前也对记者表示,“(作为股东),特易数科将派出专门的团队支持湖北消费金融开展业务,并通过接下来一系列的业务合作,助力湖北消费金融提升线上消费金融的技术与运营能力。”

  张凯表示,金融科技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在合作模式上,大致可分为偏技术型与偏流量渠道型。前者主要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技术、整体的解决方案以及其他三方的数据;而后者目前与消费金融公司的合作方式还是以导流为主。

  谈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时,张凯指出,“金融科技输出以及与B端金融机构的合作会成为未来消费金融企业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认为,随着市场玩家增多,消费金融行业已经有陷入一片红海的倾向,诸如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过消费金融过度发展造成的各种金融、经济和社会问题。当下监管开始对于持牌以及非持牌的消费金融规范,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泡沫化的可能性。未来考验各家消费金融从业机构的还是风控能力,以及产融结合背景下的优质项目挖掘能力。

  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也指出,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处于理性发展态势,有别于此前消费金融市场存在脱离场景、游走于法律边缘等“草莽”时代,如今市场正在逐步从增量走向提质。当前消费金融公司开始积极寻找优质资源,引入新股东以期开拓场景、加强技术合作等,迈入更加精细化的运营。

  行业分化加剧

  不容忽视的是,资金需求是消费金融公司引入新投资的一大现实原因,这一原因在中小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体现也较为明显。

  有行业人士向记者坦言,当前监管日趋严格,比如对于息费定价的规范导致消费金融盈利天花板降低。同时受到银行对于同业授信相较于过去更加慎重的影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支持减弱,进而出现了消费金融公司加速增资与引进新股东一系列现象。

  “对于头部平台来说,目前想法可能较为保守,打法多是以控制成本与风险为重点,目标为跑赢趋势即可。如此一来便不急于下沉客群,甚至还可能希望上升客群,以控制成本与风险。”该人士补充道,但对于中小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客户上通道已经被头部垄断,只能下沉谋求差异化发展,越下沉则意味着场景越重资产,所以需要大量融资,走向战略分化。

  上月宣布引入新股东的中原消费金融方面告诉记者,此次华平入股中原消费金融,是在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背景下的战略选择,会将其在全球金融行业的丰富经验带到河南,也将为中原消费金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华平布局了在‘大消费’行业下各个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有助于中原消费金融广泛、深入地拓展消费场景布局,未来必将起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引入有资源的股东,主要是从场景、客户、流量等诸多方面,为消费金融公司的稳健高效的增长提供支持。由于市场其他类型高收益优质信贷项目的持续稀缺,能够严格把控风险的消费金融资产正在受到资方越来越多的青睐,现在的问题是优质消费金融资产的供应能力能否跟上。只有消费金融公司的项目足够优秀,以及现有股东的背书能力足够强,才能有助于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融资成本。”陈文说道。

  除了消费金融公司本身技术、资金需求,金融科技平台二股东的加盟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陈文告诉记者,参股消费金融牌照对于当下互联网流量巨头企业而言,是流量变现、快速跑马圈地入局消费金融市场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

  车宁也认为,当前金融科技公司在监管压力之下,会更加青睐持牌金融机构。“由于金融科技公司本身具备一定科技积累,而在监管不断趋严的过程中,对于金融赋能输出方面越来越规范,所以金融科技公司向持牌经营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在金融科技+持牌消费金融模式中的磨合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

  “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与金融科技公司在磨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大问题,就是文化不同可能会带来一些阻碍,因为金融科技公司的互联网基因与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格迥异,如何解决文化冲突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车宁指出。

  陈文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在国内大多由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一些有优秀零售基因的商业银行很难与其他金融科技企业分享股权。我们看到引入金融科技企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多是一些不具备互联网和零售基因的中小商业银行主发起的。旧银行思维和新互联网思维的膨胀和冲击,不可避免。当下部分消费金融公司频繁的人事变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磨合的较大难度。”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6 海尔生物 688139 --
  • 10-16 申联生物 688098 --
  • 10-16 祥鑫科技 002965 --
  • 10-15 贝斯美 300796 --
  • 10-14 渝农商行 601077 7.3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