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科院:财政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应设定为稳预期

财科院:财政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应设定为稳预期
2019年07月27日 11:14 界面

原标题:财科院:财政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应设定为稳预期 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 刘林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7月26日发布《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9)》,建议将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设定为改善就业状态,财政政策的最终落脚点设定为稳预期。

报告指出,财政政策以改善就业状态为首要目标,既能够综合体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大政策目标,也抓住了公共风险的主要源头,为公共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基本依据。

就业状态包括就业充分、就业稳定和就业公平,这实际上包含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只有就业状态改善了,扩大内需才有基础,改善供给质量才具备条件,供需结构性脱节才能真正改善。”报告称。

多年来,我国财政政策具有相机抉择的特点,即政府会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审时度势,通过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过去财政政策的抉择是一种事后的抉择,等到问题非常严重了,才开始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措施。比如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逻辑——采取这样的政策措施就会产生效果,这就是一种确定性的逻辑。

但是,“过去看到的那种确定性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在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的新的历史阶段,如果再用传统的确定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去找因果关系,恐怕我们的一些政策措施就不一定会有效果。”刘尚希说,“我们现在已经感觉到一些政策效果的边际效应在快速递减。所以,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条件去创新当前的宏观调控。”

上述报告指出,从不同时间轴来看,财政政策的功能作用有不同表现。短期来看,财政政策具有相机抉择的特点,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长期来看,财政政策应适应宏观管理需要,促进高质量发展。

报告强调,无论是短期的逆周期调控的财政政策,还是长期的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其本质都是公共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社会运行稳定,落脚点在于稳预期。

“如果预期难以稳定,很难实现就业、投资、消费、进出口、金融的稳定。”报告称,作为宏观政策的风向标之一,财政政策要有前瞻性、透明度,既要根据经济社会运行状况及时做出微调预调,又要注重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减少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合理引导预期,促进市场预期稳定、社会预期稳定。

财政政策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31 海星股份 603115 --
  • 07-31 微芯生物 688321 --
  • 07-30 青鸟消防 002960 --
  • 07-29 晶晨股份 688099 38.5
  • 07-29 柏楚电子 688188 68.5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