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门孔雀因何成“患”
绿孔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供图) |
近日看到台媒报道“金门孔雀为患”吓了一跳,因为台湾岛、金门岛本没有孔雀这个物种,在中国大陆,孔雀也只分布在云南、西藏,而且只有一种:绿孔雀,近年持续减少中,已成了朱鹮一样的国宝。大陆的学者和动物保护者为绿孔雀的种群壮大操碎了心,怎么可能在金门“为患”?
外来物种惹祸
细读报道,才知原来在金门为患的是蓝孔雀,对于海峡两岸来说,蓝孔雀都是外来物种,原产于印度、泥泊尔、不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与娇贵的绿孔雀相比,蓝孔雀很大众,易繁殖,好饲养,被很多地区作为观赏物种引进。我们在旅游区和景点看到的孔雀多为蓝孔雀。据台媒的报道,在金门“为患”的蓝孔雀,就是因为金门畜产试验所引进笼养的14只蓝孔雀,被1999年的一场台风吹落野外,大概这件事一直没引起重视,任蓝孔雀由圈养变为野放,结果现在繁衍了将近2000只,在相对狭小的生存圈内啃食农田为生,成为农民的眼中钉,且对金门机场的飞行安全造成隐患。
虽然蓝孔雀不需娇养,但在金门繁衍成患,就是因为外来物种没有天敌,也因非自然物种,本来就不适合在金门安家。金门相对于蓝孔雀的家乡人口稠密,蓝孔雀体型大,食量大,又是杂食,在没有充足的自然取食地时,就会侵入农田,与人争食,也会到人类的生活圈内,给人类生活带来麻烦。
抓捕是无奈之举
台湾的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行之有年,一直自认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很高,特别是面对大陆有绝对的优越感,但此次的孔雀成患却是败笔。如果在蓝孔雀流落之初就意识到生态危机采取行动,不至于现在难觅万全之策。为应对此患,金门向台湾当局申请专项经费收购孔雀,每只600元新台币,以此鼓励老百姓野外抓捕蓝孔雀,为此还产生了“抓捕达人”。据“达人”介绍,蓝孔雀大多集中在金门东半岛,因为那里有树林和部队废弃的营区。蓝孔雀还喜欢在养牛场附近觅食,“达人”在黄昏的时候观察孔雀的栖息地,设置陷阱,深夜再去抓捕,有时一晚能抓到五六只。
虽有“达人”,但抓捕成效不彰,据统计,近一年的时间内,金门抓捕的蓝孔雀共有83只,相对于近2000只的种群,没跑赢繁殖的速度。此患不除,除了农田和飞行安全,隐性的生态问题说不定还会显现,在这方面,台湾有深刻的教训,现在台湾每年还要拿出上亿元新台币的预算治理福寿螺。福寿螺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当局认为福寿螺有食用价值而开始推广养殖,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快发现福寿螺咬食所有的水生植物,水稻、茭白、藕田面临灭顶之灾,很快,陆地农作物瓜、果、菜也受池鱼之殃,台湾农业部门评估,福寿螺造成的农损每年有1.3亿元新台币。2001年,台湾农业管理部门实行“福寿螺共同防除计划”,委托大学研讨治理办法,并每年拨款专项治理。
这绝非孤例,因为台湾是海岛型封闭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受外来物种伤害,外来物种破坏农业生产和生态的事件时有发生。
建议开设孔雀园
奖励抓捕蓝孔雀,然后呢?台媒报道,金门的餐厅开始研究孔雀大餐,并引经据典说英国的“暗黑料理”就有道煮孔雀,欧洲也有烤孔雀的吃法。但无论如何,孔雀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不仅因为它羽色华彩、体态雍容,还因为它是传说中凤凰的原形,百鸟之首,祥瑞高贵之灵,表现孔雀的舞蹈就名为“雀之灵”。如果将一盘“香煎孔雀胸”端到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下咽,要靠“大餐”让人吞下孔雀之患恐怕也难。
台媒说大陆游客对金门的蓝孔雀“爱看也爱吃”,还有人专程到金门买孔雀吃孔雀,对此记者没有求证但合理存疑,即便有个别游客在鼓动之下有猎奇之心,但不代表“大陆游客”。因为在大陆,孔雀就是指绿孔雀,是珍贵物种,云南一座投资数十亿的水电工程曾因之而叫停,吃孔雀违法是社会共识,吃野生动物不文明也是共识。金门的蓝孔雀虽然是入侵外来物种,但也属野生动物,是否受台湾相关法条保护还待台湾法律人士解释。即便不违法,野生动物未经检验,有食品安全之忧,建议大陆游客不要食用。
因为孔雀众多,金门民间成立了“野生孔雀保护协会”,建议金门县政府建设一个孔雀园,将抓捕的孔雀圈养,变成金门的旅游资源。众多方案中,这个方案看起来更文明可行。但金门如何解除孔雀之患,目前尚无定案。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