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发展直接融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

《2019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发展直接融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
2019年05月26日 12:20 国际金融报

  5月25日,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开放”会议现场发布了《2019中国金融政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覆盖了货币与金融、国内和国际、稳定和发展各个维度。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陆磊介绍,《报告》分析了中国持续存在的三个“两难”问题:一是金融业增加值已经包含了风险溢价,面临着服务实体与承担风险的“两难”;二是价格管制则融资难,放开价格则融资贵的“两难”;三是加杠杆则引至未来风险进一步膨胀,而严监管、去杠杆则可能使当下风险显性化的“两难”。

  针对上述三个“两难”问题,《报告》给出了解决方案: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

  具体来看,《报告》指出,发展直接融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务之急需要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法治保障,这就要求完备法律体系,严谨立法过程,同时完善公正司法程序和裁判执行系统;二是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有序解决利率双轨制和定价失灵问题所导致的刚性兑付。

  “发展直接融资当然是治本之策,是实施金融政策推动金融发展的长期导向,但是不能忽视短期,不能忽视治标的重要性。” 陆磊强调,“要依靠改革、开放让金融回归实体和管理风险的基本功能,政策制定既要着眼长远,又要针对当下,在短期仍需要在现有金融结构框架下推动金融业发挥服务实体和管控风险两大职能。”

  上海市金融党委书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郑杨表示,《报告》从各个方面对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例如《报告》建议要改革和完善上市制度,通过建设开放、透明、有活力的资本市场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金融监管方面,《报告》建议要界定好监管边界,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地防控风险。

  “上海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环境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聚集了一大批金融机构,未来上海将以建设全球人民币市场为核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确保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定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郑杨认为,《报告》的建言有助于帮助上海建设一个良好、安全的金融生态环境。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也对我国如何管控贸易摩擦下的金融风险提出建议。他认为,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促发展和防风险应该提到同样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

  “只有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成功应对各项压力。” 邢炜举例介绍。“尽管各界认为银行业和保险业运行稳健,风险总体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所增强,而且银行业和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但保险业还可以努力往高质量发展阶段进步。”他表示。

  (国际金融报记者 范佳慧)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郑杨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3 红塔证券 601236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