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培健:上海可以弯道超车

葛培健:上海可以弯道超车
2019年05月25日 03:56 经济观察网

  程亦曦

  张江于上海,如同硅谷于美国。其在上海的科创地位不言而喻。作为推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张江虽然集聚了“一二三四五”“PPTV网络电视”“喜马拉雅”等700多家互联网企业。但却没有培育出可以和BAT抗衡的互联网巨头。上海为何会错失互联网巨头?又如何在科技创新中“挽回一局”实现弯道超车?为此,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张江高科原董事长、总经理葛培健。

  上海缺少培育巨头互联网

  的“天时地利人和”

  经济观察报:在您看来,哪些因素导致BAT与上海擦肩而过?是上海缺少互联网经济的土壤吗?

  葛培健:我认为既是由于上海与这些互联网巨头缺少“前世姻缘”,也说明了上海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具备培育巨头互联网企业的“天时地利人和”。

  一是城市“资源禀赋”论阐释了互联网巨头企业在上海分羹并非易事。上海一方面国有经济规模巨大,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引进外资方面又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资源投入产出的回报比上,国企和外资有着更加明确且丰厚的回报,有限的公司资源更多往前述两者倾斜,初创企业不光得不到政府资源倾斜,某种意义上还没法做到在同一起跑线起跑。因此民营企业的发展完全靠自身从市场上抢资源,有一种在高度挤压环境下突出重围的感觉。

  二是创业企业真正创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地缘亲缘等先天优势。众所周知,互联网巨头企业在取得坚固的安全壁垒之前都是九死一生、险象环生的,回头看很多成功企业之所以与某个城市特别“般配”,除了的确存在的城市基因差异之外,我们关注到创业者与城市的某种地缘、亲缘关系或许有关。阿里巴巴的马云创业起步于杭州,不光来过上海,更早还尝试过北京,最终还是回归杭州,最终功成于此,与马云是杭州人、在杭州上大学、早期的人脉资源均在杭州或许有很大关系;百度的李彦宏山西人、就读于北大,回国后选择北京创业;腾讯的马化腾潮汕人、就读于深圳大学,后选择在深圳创业。20年前的创业环境远不如现在,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环境方面都未作相应建设,创业者完全靠自己积累资源,因此地缘、亲缘关系起着决定性要素。

  三是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与对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包容性、规范性管理匹配度仍有提升的空间。上海企业既要当排头兵、先行者,同时还要必须担当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标杆和榜样,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容忍度、扶持度还不够。草根创业可以来上海,企业做大做强后可以来上海;但创业企业要追求卓越,就只能去深圳或广州;所以马云如果留在上海也成就不了今天的阿里、但阿里做大后,不是又将蚂蚁金服迁来上海吗?未来上海的政策导向不应关注商业模式创新,而应聚焦国家卡脖子技术,通过政府购买而不是资金补贴扶持的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城市应用场景,有效解决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不旺和动力不足的难题。

  经济观察报:上海曾有很多在行业中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如众所周知的“饿了么”、“大众点评”、“1号店”等等,但奇怪的是这些公司都没有长成BAT,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压制这些企业的壮大?

  葛培健:要说上海有什么原因压制这些企业壮大,我想可能是上海这种城市的“胸怀”文化吧。上海富有浓郁的小资情调,从业者狼性不足。常听到不少IT领域创业者感概,对比北京、深圳,说上海普通员工的“拼劲”远不及上述两个城市。就像您刚才提到的“1号店”,本来可以与京东抗衡,甚至有可能成为BAT之后的又一巨头,成为真正的上海发家的互联网企业,但遗憾的是,创始人团队的这种拼劲和力争上游的精神不足是导致其被京东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上海政府过于宽松的扶持政策,并没有孕育出上海科创企业的野蛮生长、激励竞争的意识,本地科创企业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意识、而政府一味地提供资金支持而不是创造市场需求,导致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这是上海的科创企业多商业模式创新,少原发技术创新的根源所在。

  短时间创业互联网公司

  仍难绕过BAT

  经济观察报:纵观今天的互联网江湖,BAT正在不断吞食创业市场。比如,饿了么被收入阿里巴巴麾下。您觉得未来,上海在互联网领域还有机会吗?换句话中,这种“从上海来,到BAT中去”的局面什么时候能打破?

  葛培健:在中国,短时间内,BAT还是非常难以绕开的三座大山,不仅是上海,各大城市都存在“从谁谁来,到BAT中去”的局面。我们也没必要为这种现象过多忧虑,我们应该尊重市场的选择,发挥比较优势。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工具,已经不是一个行业,现在没有哪家公司可以脱离互联网独立存在。因此,未来其实不用讨论是否是互联网公司或者互联网行业。上海还有其他产业的优势,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在全国优势明显。我们完全没必要一定要将产业的短板拼命拉高,而是可以选择将长板的优势尽量发挥充分。这也符合边际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原理。

  现在是上海互联网弯道超车

  的最佳时机

  经济观察报:上海确实尚未诞生出一家与其经济地位相等的互联网巨头,即便是沪上互联网“老大”携程的体量远远无法与BAT相提并论。所以,很多人开玩笑说,上海是一线城市定位匹配互联网行业的三线地位。进入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上海如何才能让外界刮目相看?

  葛培健:互联网经济进入下半场的主战场就在产业互联网,这一点目前已成为各界共识。对于产业互联网,我认为,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数字化是基础、云计算是工具、智能化是路径。2018年是产业互联网的元年,标志是BAT不约而同瞄准了产业互联网。因此,产业互联网已成为了互联网巨头竞相角逐的主战场。

  上海该怎样抓住产业互联网的机会?随着自贸区、科创板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地,上海具备互联网人才的集聚优势、政府支持的政策优势、先进制造业的产业优势。上海既有创新的土壤,又有变革的环境,同时还有雄厚的资本,需要做好迎接和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准备。对于上海,最大的挑战是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以及把新科技落地的效率,为此需要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开放的力度,在产业层面进一步聚焦服务软环境的深度,在文化层面进一步加大对双创人群的包容度。

  经济观察报:当前,上海正在抢占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型领域的高地。您预测一下,这些领域的领先是否会带动一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出现?

  葛培健:信心百倍,但又不能掉以轻心。这是上海在互联网领域实现湾道超车的最佳机遇期。如果丧失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要培育本土互联网企业很可能要等下一次“互联网风口”。纵观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来说爆发性,与其说归根到底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要落实要运用层,那么这两个产业发展的基础就是5G。

(本文来自于经济观察网)

科创企业 葛培健 区块链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4 红塔证券 601236 --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