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
2019年05月16日 04:16 人民日报

  《中国大运河史诗画卷》“山水篇”(局部)

  《中国大运河史诗画卷》“人物篇”(局部)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日前完成。这是一次穿越时空而凝聚成的艺术结晶,在诉说着千年汩汩流淌的大运河故事里,艺术家们攫取了数十朵最流光溢彩的耀眼浪花呈现给当下,让历史告诉未来:这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开凿的大运河,曾经是承载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动脉,是历史盛衰的见证者。悠悠两千年,迢迢四千里,中华民族鬼斧神工的创造,留下的不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遗产,更重要的是一种能耐劳苦、坚忍不拔的精神承传。虽然开凿大运河“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成为隋朝灭亡的宿命,但“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给功不较多”还是客观辩证地评价了事物两面性,其功过自有历史予以评说。

  该大型美术创作工程是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抓,由江苏省国画院执行,创作团队以江苏画家主创,由秦剑铭领衔,邀全国7省14位画家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在勘察、纵览了大运河的全貌后,抒写了这长达46米的中稿“山水篇”和“人物篇”长卷(终稿为120米的大稿)。其中,来自大运河沿线的书画家有秦剑铭(江苏)、江可群(江苏)、孙晓云(江苏)、赵晓钟(江苏)、许坚(江苏)、钱广信(河北)、茹峰(浙江)、安玉民(江苏)、张建京(河南)、刘明波(山东)、徐光聚(北京)、方勇(天津)、詹勇(江苏)徐刚(江苏)。

  从空间效果上来看,其“山水篇”一眼望去,河流山川,大气磅礴;写意工笔,韵律生动;雄浑与纤柔相济,嵯峨同逶迤并出。其色调分明: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冬雪世界的北京写来,到冀鲁大地的“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再到江淮平原的“沉舟侧畔千帆过”“春风又绿江南岸”,终达吴越花雨的“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由浅入深的色彩将这条河流的空间标识勾画得富有层次感和地缘特色,从皑皑白雪的红妆素裹,到渐次微黄的湖光秋色,再到绿满春山的葱茏美景,最终织出的是浓淡相宜、参差错落的江南入海口的多彩画面,使其色调在最佳饱和度的高潮呈现中戛然而止,给人留下的是绵长隽永的美学回味。

  从时间效果上来看,“山水篇”的人文元素体现了作者在画稿中尽显了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尤其是大运河沿岸巍峨高耸的建筑群也尽收眼底,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巨变。当然,半个世纪前江苏的“新金陵画派”的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人于1960年创造了“山河新貌”人文意识的介入方法,对传统的山水画提出了挑战,显然,这种画风是有利有弊的,但是,体现时代风貌应该是现代山水画家不可推卸的人文意识,关键就是如何掌握这个度,多一分,就失却了山水画的意境;少一分,则难以展示时代的特征。画家就是在这根审美与主题表现的二元悖论钢丝上行走的艺术掌舵人,好在大运河史诗图卷的作者们在掌握这个度的时候都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们优雅地穿行在这条审美的历史河流之中。

  整个百米长卷的“山水篇”和“人物篇”构成的正是跨越时空的古今清明上河图,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汇,英雄与人民共同开天辟地,大运河的全程开掘凝聚着世代中国工匠精心编织的宏图大业。除了历史上开凿大运河的英雄人物外,那些开河的技术人员和普通的劳工役夫也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位置,如隋朝的宇文凯和元代的郭守敬乃为首功之臣,而画面中那千千万万无名的民夫工匠,也是创造这个人类辉煌历史的火车头,在这一点上,画稿的作者弘扬的是英雄与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价值观。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3 红塔证券 601236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