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2019年03月02日 01:54 中国经营报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谭志娟

  2019年是供给侧改革深化之年,近日官方正式首提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发业界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举行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受访业界专家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强调提高金融供给的质量、效率和水平,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2019改革“重头戏”,民营企业的支持将更加精确化,金融市场开放也将提速。同时,聚焦资本市场改革,专家预计,随着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上市公司退出制度等也有望加快落地。

  优化重组、提质增效

  在2月28日举行的银保监会例会上,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要改善金融供给;畅通供给渠道;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配置效率等方面。

  为何当前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提出要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重心正在从注重‘量’的扩张转向金融供给的优化重组和提质增效。”

  她向记者解释,当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金融资产总量增加较快,但质量和效率不断下滑。“我国已有全球最大规模的银行业(主要指资产规模)和全球第三大的债券市场和股市(主要指市值),但资本效率不断下滑。我国边际资本-产出比自2007年以来明显上升,每单位GDP需要的资本由2007年的4上升到2016年的约7.5。”

  其次,金融供给存在缺位和错位,难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多,这类企业往往处于商业化初期,存在抵押少、风险高、收益大、现金流不确定等特点,债务型资金很难满足这类企业的融资需求,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滞后又一直是我国金融市场的短板。

  再次,金融资源分布存在失衡,资金过度集中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及产能过剩行业,小微、三农、绿色金融等领域金融供给不足。

  最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是当前金融改革提出要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的重要考量。

  在金融供给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根本问题是金融体系的结构存在问题,即金融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缺少能与小微企业“门当户对”开展业务的小型“下沉式”金融机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金融体系的供给侧入手,可以考虑推动小额贷款公司中较好的部分转制成为小型商业银行,让这些小型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李佩珈还指出,在此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中,习总书记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讲话勾勒了未来金融供给侧改革实施的总体蓝图。她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系统框架,既有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又有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和实施路径。

  她举例说明,在工作方法上,其强调要加强对金融工作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发展目标上,其强调要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工作思路上,其强调长期和短期、中央和地方的协同发力。例如,坚持精准支持,选择那些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重点支持;在实施路径上,其提出要进一步以优化金融市场、组织和体系结构等,旨在补齐在普惠、绿色、双创等领域的短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在金融风险防范上,其强调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且更加注重风险的标本兼治,要求强化风险治理、反腐败等;要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等。

  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2月2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在金融服务的供给方面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缺陷。金融资源配置的质量和配置的效率,不能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我国的金融业态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业态,股权融资市场发展不足。在间接融资为主的框架下,以大中型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的政策框架、制度框架、技术能力和内外部的激励约束机制也存在不足。

  他还强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丰富的内涵,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效果。坚决防止金融业脱实向虚、自我循环。第二,坚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破除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股权融资渠道,提升资本市场发展质量。第三,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布局,发展定位于专注微型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和信贷市场体系。第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塑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服务模式、风险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李佩珈向记者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对银行业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这将重塑我国金融体系格局。在她看来,对银行业而言,重点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对民营、中小微、普惠、绿色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满足其个性化、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和显实效。

  申万宏源金融马鲲鹏团队也指出,金融与实体并不对立,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他们预计未来自上而下的政策环境会更加科学和符合行业规律,确保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通畅。

  不过,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伴随着中国经济成熟度的提高,金融脱媒的趋势日渐明显,过去一年多监管层致力于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努力,说明服务实体经济不能完全依靠银行金融机构,要更多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记者说。

  在章俊看来,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一直是金融改革的重点,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发展不及预期,主要还是在基础制度建设以及规范透明公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滞后,甚至本身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他指出,“今年是供给侧改革深化之年,就金融行业而言,在从去杠杆向稳杠杆过渡的大背景下,加快建设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有利于显著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积极作用。”

  并且在章俊看来,无论是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要服务实体经济。

  李佩珈还对记者表示,总体来看,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强调提高金融供给的质量、效率和水平,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她预计,未来围绕资本市场一系列改革的加快落地与实施,民营企业的支持将更加精确化,金融市场开放也将提速,沪伦通启动或将“箭在弦上”。

  在业界看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推进与扩大金融开放。

  去年年底,银保监会官员公开表示,在当前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更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推进和扩大金融开放。只有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才能增强金融的竞争与活力,才能进一步增强资金的有效供给、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有利于稳投资、稳就业、稳信心。

  对于下一步金融业对外开放,潘功胜表示,将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原则,扩大金融服务业双向开放。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4 永冠新材 603681 10
  • 03-13 青农商行 002958 3.96
  • 03-06 金时科技 002951 --
  • 03-05 上海瀚讯 300762 --
  • 02-27 奥美医疗 002950 11.0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