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达兴业布局土壤修复业务近10年:经济与社会效益已现“双赢”

鸿达兴业布局土壤修复业务近10年:经济与社会效益已现“双赢”
2019年01月02日 07:21 中国网

  中国网财经1月2日讯 万亿级蓝海市场的估值预期,令土壤修复产业走上了风头浪尖。而随着“土十条”等政策的出台,以及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施行,,更是将这场“治土”热推向高潮,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先行者。

  如果从自主研发土壤调理剂系列产品算起,鸿达兴业在土壤修复这条路上已经走了近10年,改良了逾百万亩土地,有效改善了相关耕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提高了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与此同时,土壤修复业务也打开了鸿达兴业业绩成长空间。数据显示,2015-2017年,鸿达兴业营业收入分别为40.87亿元、61.58亿和65.41亿,同比增长14.76%、50.68%和6.22%;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则分别为61.09、46.28%和20.88%,2017年,鸿达兴业的土壤调理剂收入达到3.42亿。

  那么,鸿达兴业是如何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呢?记者对其进行了实地走访。

  利国利民,完善土壤修复产业链

  在鸿达兴业琳琅满目的产品展厅里,记者看到了土壤调理剂、环保脱硫剂等环保产品。

  “土壤调理剂产品的作用是否是调节酸碱度?”对于记者提出的疑问,鸿达兴业相关人员回复称:“不单纯是,它还可以补充我国耕地缺乏的钙镁硅等中微量元素,调节土壤pH值、水分含量和养分比例,修复污染退化土地,确保粮食质量。”

  事实上,由于高强度人为活动影响,中国耕地土壤酸化速度在过去30年间增加了6倍。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活化,毒性元素的浓度增加。据了解,土壤酸化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南方地区尤为严重;而北方土壤严重偏碱,有些盐碱地pH值高达13,属于完成不能种植作物地区。

  “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向酸性土壤中加入碱性物质;改良碱性土壤是向土壤中施入土壤调理剂,置换土壤胶体中致使土壤呈碱性的钠离子;经过改良后,基本都能种植出高品质的农作物。”上述工作人员如是说。

  据鸿达兴业方面介绍,除土壤调理剂,公司还开展了矿物质肥料、颗粒土壤调理剂的研发,现已分别完成实验室试验、田间试验。

  多管齐下,推进土壤改良业务

  为加快土壤修复产品的推广应用,鸿达兴业还通过流转承包土地建设了土壤修复示范基地。记者在参观时发现,这些示范基地内种植了水稻、小麦、花葵、玉米、油葵、绿肥、牧草等农作物,农作物长势都很良好。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此前都是‘问题’土地,只不过我们根据土壤盐碱化程度及周边环境设施状况,制定了土壤修复方案,种植了适宜的作物,这样不仅能对外销售土壤修复产品,也能及时收集改良、种植全过程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为公司进一步研发土壤修复产品和技术提供支持。”

  鸿达兴业还于2015年投资设立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据了解,这是国内第一家民营的土壤研究机构。该研究院通过免费的土壤检测业务,积累了众多典型土壤剖面标本采集、土壤及土壤调理剂样品检测案例。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于2018年年初获得CMA资质认证证书,可面向社会承接覆盖农业环境、农资产品、种植业产品、工程环境、园林绿化、土壤和沉积物等领域的委托检测业务,并为委托方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CMA检测报告。基于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广泛的土壤样本积累和检测数据的深度挖掘,鸿达兴业子公司西部环保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土壤调理剂系列产品在相应土壤条件的改良作用机制上更有针对性。

  如今,鸿达兴业已在国内多个省份开展土壤调理剂的销售,其中,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云南、新疆、内蒙古等省份还设立了营销网点。此外,鸿达兴业表示,公司在美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开展土壤调理剂销售和土壤修复技术推广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

  “当家人”重视,借政策东风掘金万亿蓝海

  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对土壤改良和环保事业也做了很多努力,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连续提交有关土壤污染防治与改良修复的建议,并且多条建议被“土十条”采纳。比如摸清土壤污染状况、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进土地休耕制度等。

  “对土地、土壤问题的关注,绝不会仅仅局限于十二届人大代表的五年履职期间,今后我仍然会关注土壤治理的问题。”周奕丰表示。

  当然,鸿达兴业土壤改良修复业务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最强劲的“东风”莫过于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该计划提出构建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为管控与执法提供法规依据,还明确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要达到1000万亩,可以说是土壤修复事业的里程碑;“十三五”规划强调要优先建设确保口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开展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处于起步阶段,2017年的市场规模约不足30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建设用地修复,尤其以房地产项目为主,而农业用地修复占比相对较少,华泰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土壤修复市场空间约在1100亿~5900亿之间,远期市场总量在7.4万亿元左右。

  行业法规“解锁”,万亿市场空间洞开,土壤修复需求加速释放,鸿达兴业会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提到,该公司作为耕地修复稀缺标的,将显著受益相关政策的推动与实施。公司土壤调理剂增产增质效益明显,已在全国多地建成土壤修复示范基地,效果显著,“产品销售+商业示范+土地流转”相互促进,未来增长空间巨大。数据显示,2017年鸿达兴业土壤调理剂产量为23.23万吨,销售收入达3.42亿元。

鸿达兴业 土壤 土壤修复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9 青岛港 601298 --
  • 01-08 华林证券 002945 3.62
  • 01-04 青岛银行 002948 4.52
  • 01-04 苏州龙杰 603332 --
  • 01-03 蔚蓝生物 603739 10.1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