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2日07:04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图 kurt

    勒阿弗尔(Le Havre)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一直占据“巴黎外港”的重要航运地位。勒阿弗尔港在1939年之前,是诸如诺曼底号、法兰西号和法兰西岛号等豪华大邮轮的欧洲之家,那些从大型豪华邮轮走下来的乘客中,有萨尔瓦多·达利、奥斯卡·涅梅耶、阿尔佛雷德·希区柯克……

    当然,艺术家并不总是从外面远航而来。当代波普艺术家David Karsenty就住在勒阿弗尔。“我把我的这些作品风格称为So Cult……”在他那些看似如街头艺术般无拘无束的作品中,凯特·莫斯、米克·贾格尔等一列名人的形象在众多商标、流行符号的围绕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指向性。我问他你会画这个城市么?David随和得就像一个酒店老板。“也许明年吧,为什么不呢?”也许他和我一样,也需要点时间才可能表述清楚勒阿弗尔。

    涅槃的水泥城

    勒阿弗尔保留着上世纪1950年代的摩登,这个如同“过去的未来”的城市让我震惊不已。如果你未曾了解一番,怀着欧洲古典小镇的种种预定构想出现在勒阿弗尔的市中心,你就会和我一样失语。这是个水泥建筑的城市。

    二战期间,勒阿弗尔遭受了比欧洲其他任何港口都还严重的摧毁。有“水泥诗人”之称的奥古斯特·佩雷主持了重建。他基于旧有的基础,在保留了未被战火摧毁的几栋建筑周围,将一栋栋水泥建筑铺陈开来。佩雷成功地借鉴古典传统,并以强烈的现代化愿望进行创新,在133公顷的土地上,建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区,颜色朴实造型简洁的城市建筑风格清晰、空间感强、如音乐般协调。

    石工的儿子奥古斯特-佩雷于1874年2月12日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随家庭移居巴黎后,就读于法国美术学院,后于1897年中止在学院的学习,辍学回家以继承父业,与其兄共同经营公司专从事钢筋水泥的建造。其一生中,勒阿弗尔市的重建堪称亮点,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重建的勒阿弗尔市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勒阿弗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毁灭。

    从1945年到1964年,在以奥古斯特·佩雷为首的重建计划实施团队的指导下,对勒阿弗尔的被毁坏的区域,进行了回复性的修建,形成了勒阿弗尔的行政、商业和文化中心。在许多被重建的城市之中,勒阿弗尔是二战后城市规划学指导城市建设的重要例证。它既反映了早期的城市格局和结构,又结合了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的新想法。

    未来城市的想象

    圣-约瑟夫教堂(Eglise Saint-Joseph)正是由奥古斯特·佩雷 (Auguste Perret)负责建造的“水泥诗歌”的代表。作为复兴城市的象征,这座教堂成为二十世纪建筑的杰作,也是欧洲重建的标志;马尔罗博物馆宽大的有玻璃的门窗都朝向大海。2006年塞内·富尔德的捐赠丰富了该馆的馆藏,马尔罗博物馆因此成为奥赛博物馆之后法国第一个印象派收藏品博物馆;而城市的大量公寓楼使用至今,因为自重建以来,这里就是勒阿弗尔人栖居之所,走进一家公寓,房间有些低矮,但空间格局很实用,对于我来说,它不浮夸奢华,却是一种熟悉的家的温馨。

    从市中心去往海港。遇到了Daniel Lecompte先生,在临近海港的一栋水泥公寓里,这位老先生将他的两个爱好——航海用具和理发用品收集发扬光大。他收集的数不清的水手服、望远镜一类的航海用品和诸如假发、风筒等美发用品还有几个塑料模特将两间房间装扮成一个忙碌的地方。也许这正是勒阿弗尔一直以来的内在灵魂:打扮漂亮,去远航。

    正方形的建筑圈成封闭的社区,朝向大海的一面色彩明快,我也许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被这四四方方的建筑所感动。这种感动来自于小时候对未来城市的想象,那样的阳光让人想起前苏联电影里一个公寓的周日早晨,我被一种从水泥上荡开的温暖所包围,温暖如诗。(编辑 董明洁 许望)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