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墟长盛

书墟长盛

旧书墟

书墟长盛

花墟

书墟长盛

华林玉器天光墟

  天色发白,来自五湖四海的趁墟人,聚集在广州街头,有的淘文物,有的买花,有的淘邮票,有的淘二手小电器……“天光墟”上的产品可谓五花八门,买的是开心,这也是广州文化特色。连日来,记者再次寻觅“天光墟”踪迹。

  统筹/广州日报记者曾卫康

  文/广州日报记者廖靖文、曾卫康

  图/广州日报记者骆昌威

  早去拣靓货 迟去执平货

  海珠中路有一个闻名全国的收藏品市场,而只有旧书迷才知道的是:每逢周六凌晨到早上七点多,海珠中路都会变身旧书天光墟,吸引全省各地的卖家和淘书者摸黑前来。

  周六凌晨,刚刚过了2时30分,原本静悄悄的路面,陆陆续续有车辆驶入,来自四乡的行家们纷纷前来。对于很多醉心于旧书收藏交易的行家来说,这一夜已经等待了一个星期。来自佛山高明的华哥就是其中之一,他住在佛山禅城,每逢周五就将要摆卖的旧书收拾妥当摆上车,下午5时早早吃过晚饭睡觉,凌晨两点多从禅城出发。3时不到,他就在靠近光塔路的位置找到了一个阵地,开始铺货,民国的旧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连环画,上世纪80年代的杂志……种类繁多。

  在广州旧书界有名的浩天书店老板吴浩是海珠中旧书天光墟的常客,“风雨不改,雷打不动”。现在每个星期六的天光墟,从中山六路到光塔路的海珠中都会摆八九十档摊档,但近年摆卖旧书的摊档比例却在萎缩,越来越多的“文物”摊档涌入,占了靓位。“现在这个旧书墟,其实卖旧书的只占三成,另外七成都是卖所谓文物的。卖旧书利润很低的,基本就是辛苦钱,做的人越来越少了,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喜欢淘书的。”

  吴浩告诉记者,长年在海珠中天光墟摆摊的旧书商人以广东省内人为主,四邑地区为多数,因为四邑华侨多,旧书资源比较丰富。“广州本地人是不愿意做的,太辛苦了,曾经有几个卖书的行家,都因为醉心旧书透支生命,要不英年早逝,要不患癌,十分可惜。”吴浩惋惜地说。

  相比起卖家,买家的来源要丰富得多,不少省外的旧书爱好者都会来海珠中这里淘货。吴浩的收藏经历超过30年,见证了旧书墟的变迁,从北京路、中央公园再转到海珠中。他说虽然旧书交易也是一门生意,但是卖家和买家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卖家都是通过买家慢慢入门的”,早期旧书的卖家不少是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往往不懂旧书的价值,是通过懂行的买家“教路”才能摸清门道。“例如这本书这次以100元成交,那卖家就知道价值是在100元左右的,下次开价可能就要150元了”。

  在旧书淘货界,有一句行话:“早去执靓货,迟去执平货。”吴浩解释说,因为行家要淘靓货、新货就一定要赶早,否则晚了下手可能就“执输”,“靓野被人家睇中买走”。

  晚去的话,有时候也会淘到便宜货,反正各取所需。“一般老的书迷都是半夜3时就开始淘货,五六时就走人了。”天亮后各自散去,道路恢复如常。

  滨江“跳蚤”:淘的就是高兴

  电唱机、收音机、话筒……岁月如歌,在这里却不只是昨天……在海珠区解放桥脚下,也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天光墟,已经存在了20多年,以周边老人家旧货交易为主,类似区域的跳蚤市场。而在近几年荔湾区的几个天光墟关闭之后,这里的生意越来越兴旺。

  记者观察,这个天光墟的摆卖时间相比市内其他天光墟的摆卖时间要稍晚一些,一般从早上六点半开始至中午结束。由于这段江堤人行道十分宽阔,周边又没有什么商铺和住宅,除了晨运的市民外,人流量不多,沿着江边从解放桥脚向东排开,吸引了很多老人家来淘货。

  住在同福西的王伯每隔几天就忍不住来这里走一走,他说在这里买到过不少好东西,“老人手机、收音机、电筒……又便又靓”。很多老人家跟王伯一样,在这里循着兴趣淘货物,打发时光。

  观音庙花墟:365日永不落幕

  广州又叫花城,每年迎春花市令世界游人流连忘返。

  广州人喜花,每天上午,都喜欢到市集买花,形成一个个小花墟,玫瑰、菊花、剑兰、康乃馨、富贵竹……大家随手买几根,拿回家插上花瓶,美美的,一间房子洋溢在“花香四季”中!

  早在明清时期,芳村的花卉种植已十分兴盛,花市亦应运而生。清乾隆《番禺县志》(1774)刻本记有:“粤中有四市,花市在广州之南,有花地卖花者数十家……”花地观音庙是花卉集散地,称花圩,花圩因午夜开市,天光散市,习称天光墟。而这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天光墟花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弃了。

  后来广州一些市场形成花墟。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花墟中,有一个“天光墟”,二三十年前,在珠江大桥西侧,即芳村大道西(芳村大道珠江桥段)形成了一个自发“天光墟”,客商云集,日趋兴旺。

  然而珠江大桥西侧的天光圩花市,属占道经营,有损市容,妨碍交通。区委、区政府决定修建室内花卉市场。1996年,石围塘街五眼桥村投资近1000万元,修建了广州岭南花卉批发市场。该市场位于芳村大道珠江桥段28号之一,是目前省内最大的花卉市场。

  刘小姐是云南昆明人,主营业务是玫瑰,她说,刚开始的时候,花市是路边的“天光墟”,后来,建了批发市场,我们就入市场经营,“一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除了过年,我们每天都在此开档。”

  “天光墟文化”话你知:

  天光墟是广州民间集市,每天清晨或半夜开始运作,天亮即完结的特殊墟,故名(粤语“天光”即“天亮”);亦因此“天光墟”此一名词只在粤语地区出现。以摆旧家具、器皿、故衣、什架等二手廉价货物及古董、字画、古籍、盆栽等为主,清末民初为其全盛时期。原墟址在长寿西路西来初地一带,是旧社会关帝厅人马(丐帮)和国民党警局庇护下的夜间集市。现在天光墟已多泛指晚上开档,天亮前散去的集市。改革开放后,广州市先后形成文物、玉器、花卉、旧书、电子产品、跳蚤市场等天光墟。但是,随着城市发展,“天光墟”逐渐淡出广州人的视线。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