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资涌进医疗行业 鲶鱼效应需观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0日 23:01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9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采访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获悉,此次《意见》的出台如能有效落实,处于我国社会事业、公共事业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医疗服务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民营资本投资高潮,医疗服务市场应该会更加开放。

  这是继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启动新一轮医改,今年2月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之后,医疗服务市场,尤其是长期处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配角”的民营医院迎来的又一条利好消息,因为该《意见》指出要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切实向民营资本开放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并放宽在股权比例等方面的限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相关领域。民营医疗市场添动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政策的宽松,民间资金的积累,我国民营医院大量出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刘国恩此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认为,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没有出现冲击既有医疗市场秩序的力量。

  “目前我国之所以没有形成民办医院和公立医院相竞争的局面,在我看来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在民营医院的准入机制上还存在门槛,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时间比较短,放开程度比较低;二是在民营医院总体发展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成长机制。”刘国恩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道。

  国家真正欢迎民营资金进入医疗领域是在2009年国务院启动的新一轮医改之际。张益锐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介绍,在此之前,很大一部分社会力量要想进入医疗行业发展非常困难,包括像台湾长庚这样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医疗机构。

  这次《意见》的出台,在业内人士看来,无疑是对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大大拓宽了门槛,从而总体提升民营医疗市场的综合实力。

  在发展条件方面,科研资金、人才引进、设备等都制约民办医院发展。“民营医院没有公立医院完善的晋升渠道,民营医院的医生不管是从毕业生中招聘的还是从公立医院挖走的,在评定职称方面不占优势。这也是我当初就业选工资很高的民营医院,而进入开始工资比较低的公立医院的原因。”今年从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毕业,现在江苏一家公立医院工作的硕士研究毕业生王敏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介绍,民办医院在科研立项上也不占优势,国家科研资金的流向,主要倾向于公立医院,缺乏先进的科研技术,注定民营医院的发展后劲跟不上。

  所以,张益锐、王敏等业内人士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此次《意见》出台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这样民营医院在科研和设备上可以投入更多。如果政府还有进一步实质性政策放开,使医疗资源合理流动起来,那么民营医疗市场的春天来临也不远了。

  “鲶鱼效应”显效公立医院需观望

  “国外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如果有同样扶植措施和发展平台,民营医疗机构,成长速度比公立医院更快。我国如果不能形成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共同成长的环境,那么,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对公立医院能否能产生‘鲶鱼效应’还真不好说。”在华夏时代投资集团下属医院任职多年的冯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介绍。

  中国新医改方案从去年出台已逾一年,其高调鼓励民资办医的决策仍未成为民资成功的捷径。这次《意见》出台能否加大释放民资在医疗市场比例,业内人士表示还要静观其变。

  一位曾投资过民营医院人士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相关部门对意图进入医疗领域的民间资本始终保持警惕,在行政审批上设置无形门槛;同时近年来一些民营医院的虚假广告、过度医疗等不良行为致使社会公众对民营医院也存在误读。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民营医院的壮大,也难以促进提供公立医院‘官办分离’变革和改变目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

  “公立医院垄断的格局一日不破,即使再多的民资进入医疗市场,民营医院也难撼动公立医院的‘傲慢’地位,‘鲶鱼效应’难以产生。”

  上述投资人士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当前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成因多种,但根源还是公立医院无市场竞争意识、无“以患者为本”的职业意识。

  不过冯娟等业内人士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预计,此次《意见》将会使更多的民资进入医疗市场,对“分流”公立医院病号是必然,同时可以加速引入现代医院管理的游戏规则。

  政府保证公平竞争是关键

  张锐益、冯娟等业内人士表示,医疗服务市场会占据越来越大的国民经济资源,这基本上是一个铁律。民资进入医疗市场,“鲶鱼效应”还在观望,但确定的是能更好激活庞大医疗资源。

  “民资进入医疗市场应该尽可能获得最佳发展机会,哪里市场最好,哪里就应该首先考虑社会民资的力量;哪里市场不好,哪里就应该由政府托底办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刘国恩说道。

  在北京某知名民营医院工作多年的井秀阁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道,如果相关部门能跳出部门利益,真正站在全社会的立场考虑问题,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向其提供公平、透明、公正的竞争环境,中国医疗服务的总体水平就会提高。

  业内人士表示,政府要保证公平竞争的环境,必须让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具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公立医院享有的政策待遇民营医院也应该有,不仅享有同等的免税政策,而且在基本药物价格补贴、基本建设和医疗设备投资、医保定点资格和医技人才培养和交流等方面,政府应该一视同仁。否则民营医院无法对公立医院形成竞争压力,无产生“鲶鱼效应”。

  变局来临 房产业待转型

  ■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2010年,房产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其严厉性堪称史无前例。但即将收官的“十一五”规划中却没有一个人均居住面积的具体标准,这也一反前两个五年规划之常态。

  同为保障居民居住权益,却出现如此反差。人们不禁质疑:房产新政是否是短期行为?未来的房产业将何去何从?

  房产业面临调整

  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中国的房地产业都在面临着一个大调整。从中央到地方、从开发商到购房者,从投资银行到商业信贷机构,所有的行业参与者都将不可避免的顺势而变,在观念、战略、政策、运作等不同层面重塑中国房地产业新格局。

  “九五期间是人均居住面积标准是8平方米,实际上达到了20.3平方米,十五期间的规划是人均居住面积22平方米,最终达到了26.11平方米,十一五呢?就没有一个规划……希望十二五我们这一栏不再打问号。”在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2010首届中国房地产业高峰论坛上,原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对包括《中国联合商报》在内的媒体表示。

  宋春华指出,房产业面临着总量基本平衡的调控。据介绍,2009年中国的土地出让额达到了1.59亿,同比增长60%,但却没有一个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居民普通住房标准还未制定。

  而日本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在住宅问题上规划的很好,从1966年到2005年共制定了八期“五年”计划。

  “中国已经出现事实上的M型二元分化社会。”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对《中国联合商报》等媒体表示,M型社会下的房地产市场的规律是高低端房地产市场同时存在,房价二元化趋势明显;高端房地产市场对调控政策逆向反映强烈。区分对待两个市场,解决房价和谐问题对开发商来说至关重要。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俊灿认为,经过这一次宏观调控后,很有可能建立商品房和保障房的二元市场。但是由于保障房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在目前政府对于稳定商品房价格的宏观调控不会放松,只有保障房市场起来后,宏观调控的政策才会松动。

  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并不认同通过政府的福利政策来解决住房难或者房价高等问题,因为福利性住房政策在任何国家都证明是失败的。

  开发商盈利模式待转型

  转型之势悄然逼近,当内地房地产市场经历“黄金十年”之后,什么样的模式将是下一个十年开发商的制胜法宝?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博士对包括《中国联合商报》在内的媒体表示,目前提高一线城市的容积率已非常困难,十二五规划开始后,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应当是我们城市建设和住房建设的主战场。

  因此,陈淮认为,开发商的赢利模式需要转型:从为城里人建房到为农民工建房;从需求性建房到为适度改善人民生活的改善性建房;从老百姓单一的市场和相对滞后的保障这样一个发展路线转为重视人人都有房住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双轨并行。

  世邦魏理仕亚洲区的总裁兼CEO Chris Brooke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开发商应该从住宅市场转向商业地产的开发。他认为,目前的零售写字楼、酒店等一些经济方面的转型,还有一些房产政策方面的变化,都在向商业地产转变。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光在接受包括《中国联合商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该公司的开发模型除了传统的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之外,还有产业融合性地产,比如地铁地产、税务地产。

  关注下一轮投资热点

  2009年,房价、地价不断攀升,国内外巨额投资却依旧蜂拥而至,来势汹汹。与此同时,在这一原本竞争激烈的行业,国资委要求78家央退出房地产业务。这是否预示着房产业的风险在加大?房产业的下一轮投资热点在哪里?

  “农业银行刚刚做了全球最大的IPO以后,八月底就停止了房地产贷款。”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俊灿指出,目前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越来越难,应吸引股权基金到住房市场中来,探索房地产基金模式。

  据《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了解,房地产是对资金需求巨大的行业,欧美国家甚至将其列入金融行业。无论是近两年受开发商欢迎的房地产信托,还是尚在积极酝酿和筹备之中的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都还无法根本满足开发商巨大的融资需求。当银行信贷再度收紧,REITS或许会成为开发商新的融资模式。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经济系徐滇庆教授提醒与会者关注三股资金流对于今明两年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第一股是从政府手中流出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目前中央领导已经对此非常重视,这一大笔的钱会流进来盖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第二股资金是美国是否会再次大规模印发钞票。今年一季度北京、上海高档房房价暴涨的主要原因是海外资金的大规模进入。第三股资金是银行存款利息已经为负的情况下,28万亿元的银行贷款将会流向何方。

  在高和投资董事长苏鑫看来,商业地产投资还有很多机遇,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在未来几年,整个北京开发商所售物业用房的租金预计都会上涨。”苏鑫透露,由于前两年经济不好,75%的写字楼都变成了住宅。“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提到的保险资金,几千亿投到北京和上海的可能性最大,投到国际化的写字楼这种机会更多一些。”

  克扣员工福利或得不偿失

  ■CUBN记者 陈文喜 北京报道

  第九跳、第十跳、第十一跳……

  富士康员工接连跳楼事件如同发生在昨天,其惨痛的后果依然叫人不寒而栗。虽然跳楼事件和员工自身的抗压力、心理承受能力有关,但和企业的制度、福利政策息息相关。虽然福利政策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事情,但是如不能很好的处理就会发生类似富士康的事件社会问题。

  至此,许多企业吸取富士康血的教训,开始重视员工的薪酬福利,借此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不过还是有一些企业为了贪图“小便宜”在国家法定年假问题上玩起了擦边球。目前,中国有些企业为了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敬业度及工作效率,实现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目的,将员工的薪酬福利、绩效考核与国家法定年假结合在一起。

  太和顾问合伙人荆嫣红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绩效考核的方式无论从法律还是管理的角度都是不值得提倡的操作方法。僵化地把员工钉在绩效考核上面,仅仅把企业单方的期望值用几张表给员工的个人贡献盖棺定论,难免有失偏颇,也偏离了实施绩效管理的初衷,依然改变不了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的局面。”

  企业竞争力关键靠人才

  荆嫣红认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企业要长期发展,面对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包括资金、技术以及人才。而人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最活跃的因素。企业希望找到最适合岗位的员工为企业服务,同时也期望员工能够适应企业发展及岗位要求所带来的变化,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这不仅要求员工不断提升能力,也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并且不断完善。

  近几年,企业的薪酬支付思维方式正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全面薪酬战略”体系来达到激励员工目的。

  据记者了解,“全面薪酬战略”是指公司为达到组织战略目标,奖励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的系统,绝不仅包括传统的薪酬项目,更包括一些非物质的奖励方案等等。大致可划分为四部分:1、以现金方式支付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补贴和变动性收入。2、以物品发放形式或其他形式体现的,如休假、退休、医疗等福利,这是全面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常常被企业忽视。3、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4、工作环境。

  激励提升人才归属感

  荆嫣红表示,就绩效考核本身来说,应以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改进和效率提升为目的,而不是奖惩。

  她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企业通过绩效考核发放的绩效奖金属于变动薪酬中的短期激励部分,带有激励导向,用于激发员工积极性,促使企业实现当期业绩。而就休假来说,休假福利是福利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对福利价值的深度挖掘,其良好的保留和激励、低成本的特性,正逐步被企业和员工所认识和重视,成为最主要的薪酬支付手段之一。

  太和顾问通过多年对企业的休假福利调研发现,大部分所调研企业可以按照国家的规定制定企业的休假制度,一部分外资企业甚至在个别项目已经高于国家标准5倍或更多。尤其是带薪年假和带薪病假这两项福利是企业以及员工最为关心和重视的两项福利。

  在这两项企业自主性最大、差异性最大的福利项目上,企业充分利用两项福利激励作用,针对员工的不同绩效给与差异性的奖励。

  “其实企业如何看待员工,决定了企业对于员工的投入方式和激励方式。”荆嫣红说,“如果企业只把员工看做是成本,那么企业更多关注的是他的薪酬成本啊,由员工带来的各种成本投入,企业肯定会设法缩减,但如果企业把员工看成是资本或者资源,企业就会希望通过‘经营’使资本能够增值,实际就会有更多的关注放在企业的投入带来的资本的升值,从而让这些资源更有效的为企业发挥价值,更看重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特别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人性化管理对于人才的保留、吸引和激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福利等于效率

  记者发现,有关年假问题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问题,即便是在被认为福利制度优越的外资企业,也会有不能正常休假等现象的发生。这也客观折射出面对国家新法规时企业内部制度调整滞后,以及员工面对激励人才竞争,为获得优势自动放弃休息权利的双方的无奈。

  荆嫣红表示,从员工的角度看,员工对于企业薪酬福利、职责、管理、职业发展、环境的满意感受通过适应企业的这些管理手段实现其生活保障、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基本需求后,会由满意而转向敬业、投入的工作,而企业所想要得到的利益必须是建立在员工高效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一种健康、循环的平衡模式。

  所以,如果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低,自身感觉不好,会导致投入度降低,工作效率降低,企业业绩便难以达成。这种平衡是企业健康与否的标志,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太和顾问以往的敬业度研究成果显示,敬业员工比例下降10%,意味着企业业绩会有15%-20%的下降。

  另外,良好的、能够贯彻执行的休假政策,不仅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社会和道德成本,能够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及核心品牌价值。业内人士建议,企业根据法律规定和组织自身情况,制定相应薪酬福利制度,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吸引、保留人才,更好的激励人才为企业服务。

  多因素酿金浩茶油“超标门”事件

  ■本报评论员/严碧华

  近一段时间,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成为各媒体关注的焦点。

  从十多年前的乡间油炸坊到山茶油行业的龙头知名企业,金浩茶油近年来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被冠以“快速”。

  2009年12月,金浩茶油将营销总部搬到北京之际,在东四环边上的一写字楼里,笔者曾与金浩茶油董事长刘翔浩就山茶油行业及金浩茶油本身有过深入交流。

  “十多年的时间,从祁阳乡下走到了长沙,然后成为湖南及其周边省份知名品牌,下一步,金浩应该在全国市场有所作为,我们的目标是3~5年成为国内高档食用油的第一品牌,未来10年内成为世界油脂行业的一线品牌”。当时刘翔浩曾如此表示。

  与之对应的是金浩茶油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战略布局,将全国市场划分为十六个区域,招1000个经绡商开拓市场。

  除此之外,是大力拓展基地。

  9月1日,几乎在发表“致歉信”同时,金浩茶油副总裁周逸平向笔者表示,公司现有基地10万亩,其中绝大部分是公司自有。

  应该说走到如今,金浩茶油已基本奠定了其在行业的“江湖地位”。

  快速发展自然不是件坏事,但遗憾的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金浩茶油有点“找不着北”。

  纵观整个事件,笔者认为,造成今天这一局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有几大因素是其主因。

  一是扩张过快,麻痹大意。正如前述资料显示,从十多年前的乡间小油炸坊一跃成为今天的山茶油行业龙头企业,在山茶油行业金浩茶油的扩张走在了前列,伴随而来的是,总是自觉不自觉的以“老大”自居,诚如刘翔浩在《致消费者朋友和社会各界一封信》中所言,在产品出厂前的自检环节中,企业质检部门疏忽大意了。

  二是茶籽供应不足。尽管金浩茶油一再宣称有基地10万亩,其中绝大部分为自有,但在快速扩张过程中,茶籽供应不足是不争的事实,压榨加工后的副产品茶饼变得紧俏。使得这些传统压榨工艺后的边角料,变废为宝,甚至有不小的商业价值,就是“浸出”工艺,也是这次金浩茶油出问题的环节。这也是行业普遍使用的方式,企业同时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即先将油茶籽经过压榨获得“压榨原茶油”,而后对茶饼内残存的茶油,再用浸出法充分地抽提出来,获得“浸出原茶油”。

  三是诚信不够,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据媒体报道,早在今年3月份,质监部门就抽查出金浩茶油苯并芘超标,“金浩茶油中含6倍超标致癌物质苯并芘”消息,最初的来源也是两份文件———湖南省质监局下发的《关于召开解决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超标问题技术分析会紧急通知》和金浩提交质监局的《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超标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然而这一信息却被隐瞒了200多天。

  8月中旬,金浩茶油致癌物被检超标六倍的消息就通过微博(http://t.sina.com.cn)传出,一些论坛开始出现相关贴子,但很快这些贴子被删除,有网友因为在网上发贴甚至被金浩茶油约谈。

  即便到了这一地步,金浩茶油选择地还是辟谣,而不是将真实情况公之于众。

  8月20日,《关于谣传“金浩茶油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质超标6倍”的郑重声明》挂上了其公司官方网站,称“日前互联网上部分网络论坛及微博出现了关于‘金浩茶油被查出致癌物超标6倍’的谣传,公司承诺旗下主打产品金浩茶油系列高档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可靠,本次网络不实谣传不排除是竞争对手恶意炒作”。

  但在媒体的追问之下,9月1日,金浩茶油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当天在其官方网站上挂出了《致歉声明》。在其公司网站上传该声明之际,周逸平向笔者承认了确实存在致癌物质超标,公司将公布相关信息并承担责任。

  不到两周内的逆转,让消费者及外界对金浩茶油的诚信提出严重质疑,其实早在8月20日发表声明时,一些消费者就认为金浩茶油应该确实存在问题。

  但让人遗憾地是,金浩茶油方面没有选择坦然面对,而只是一味地捂盖子,最终弄得“一地鸡毛”。

  即便紧随之后,刘翔浩以个人名义再次发表致歉信,但这些仍然难以在短时间内挽回金浩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四是相关标准缺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甘跃华表示,食用油安全有两个国家标准,一个是产品国标,一个是2005年出台的卫生标准。其中卫生标准对苯并(a)芘含量有明确规定,但这个指标没有明确列入产品标准项目中,因此没列入质监部门的日常监管。

  周逸平亦表示,这次事件之前,企业茶油出厂的质量把关并不包括对苯并(a)芘含量的检测。金浩公司内部有一个具国家资质的产品质量检测所,此前也并没把这个指标纳入检测范围。

  一些业内人士在与笔者交流时,也提到相关标准的缺位也是酿成致癌物超标一大原因。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