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磊 北京报道
“创业期间大家提覃辉,但要想做百年老店,之后我希望大家只提星美。”作为覃辉的弟弟,星美集团老板覃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7月20日,星美国际对外宣布,旗下的全资子公司SMIIC准备斥资5500万港元从覃辉手中拿下25间电影院,并已签订意向书。
按照规划,星美集团将抛弃过去数条业务并存的格局,将精力集中在电影产业方面。
而这个战略演变,覃氏兄弟经历了10余年的挣扎。
传说中的大佬
不管是星美系,还是那带着花边色彩的“天上人间”,覃辉似乎是个绕不开的环。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天上人间”的前身北京长泰歌舞厅有限公司,于1993年成立。1997年5月,长泰歌舞厅经国家商标局核准取得“PASSION”与“天上人间”中英文组合注册商标。1999年9月,国家商标局核准该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变更为覃辉出资的北京长青泰餐饮娱乐有限公司。
正是1999年,覃辉开始了其成为传说的第一步。他将“天上人间”75%的股份置于自己所属的北京中外合资长青泰餐饮娱乐公司,工商登记出资额195万美元。在停业装修之后,“天上人间”从老式夜总会改成KTV式的经营格局,消费标准也随之飞升。
据知情人士表示,“天上人间”清淡时的账本上,记录的一天的流水就达到30多万。据估算,“天上人间”的年利润至少在2000万-3000万元。
如此稳定的现金流,催生了后来覃辉的“卓京系”,同时,也完成了覃辉从“顽主”到资本玩家的资本积累。
此外,“天上人间”这一高端交际场,给覃辉带来了大量权势人物。在原建行行长张恩照一案中,检方的起诉书上就披露了这样的细节:2002年5月,在“天上人间”停车场,张恩照第一次收受了覃辉给予的1万美元,之后,经历种种,换来了6.5亿元贷款。而与首都机场董事长李培英的结识也如出一辙。
面对媒体,覃氏兄弟对于曾经拥有“天上人间”并不否认,但却强调“早于5年前转让出去了”。
不过,正是5年前对“天上人间”的缔造,成就了覃辉这位传说中大佬此后的命运。
与之相印证,覃辉的“商业童年”虽然被外界所知的信息不多,但是多少带着点原始积累的力量。
1997年8月,覃辉透过卓京商贸,与其弟覃宏合作创办重庆长丰通信,投资800Z移动通信(CDMA前身),开始进入电讯业。
在覃辉控制“天上人间”一年之后,凭借着每年2000万-3000万元的利润收益,2000年,投资入主上市公司重庆长丰通信(000892.SZ),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资本平台。同时,收购了一条覆盖全国的光纤骨干网,在四川、重庆、湖北、江苏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宽带城域网。全网覆盖、四省接入的宽带网络平台形成。
此后的2001年,覃辉的电讯版图在其经商7年后成形。为打造长丰通信的内容平台,对接长丰通信的网络终端用户,建立“电讯+媒体+科技”的产业模式,卓京投资和长丰通信共同组建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星美系”由此诞生。
跑马圈地
有了钱和“资本实力”的2002年,覃辉的商业扩张神经异常兴奋。
当年10月,覃辉担任长丰通信董事长,开始大规模投资收购内容公司和媒体资产。旗下公司有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北京华夏文化传播公司、中影星美院线有限公司、飞腾影视基地、星美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星美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星美上海中录文化有限公司、英斯泰克视频技术有限公司等十几间。
“电讯+媒体+科技”的产业模式,一时使得星美集团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其并购速度和商业模式引起瞩目。
2003年,覃辉发力资本市场。为整合海外娱乐内容,及布局香港资本平台,是年收购东方魅力(00198.HK,后改名“星美国际”)、旌旗出版集团(8010.HK,后改名“星美出版”)、流动广告(8036.HK)。
由此,覃氏兄弟掌控四家上市公司,以资本为龙头、以新媒体为核心、以内容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形成。
但覃氏兄弟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止。2003年通过收购旌旗出版,控制了香港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成报》。同时,收购阳光卫视,建立了内容制作播出平台。该年7月与福建有线电视网合作开播了国内第一家数字娱乐频道;9月与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协议,成为中国电信“互联星空”的首批13个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2004年,覃辉依托星美国际(00198.HK)收购四川网吧连锁业务,并利用集团资源收购湖南湘计算器(SZ000748),布局数字终端设备业。
已经无法考证覃氏兄弟对于当时星美集团的看法。不过,在覃宏向本报记者回顾当初星美集团企业状况时,他称,“摊子铺得太大,对管理、人力和资金都形成很大的压力”。
事实上,在2004年左右,由于急速扩张,星美集团旗下已经拥有了17家各类公司,同时,形成了以卓京资本为投资纽带的四五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固定资产规模也达到了近20亿元。
不过,星美集团的现金流正面临拷问。覃宏清晰地记得,“当时集团的负债率很高”。而这直指星美集团当时扩张的痛处。
不出意外,覃辉把2005年仍然定义为他企业简史中的扩张年。
当年,覃辉出手收购长城宽带,意图以长城宽带庞大用户群与星美内容产业对接,建立电讯传媒的航母巨头。与长城宽带的股东中信集团和长城集团谈判明确合作结果时,中国建行行长张恩照案发,覃辉卷入其中。
虽然后来全身而退,但是,星美集团以及旗下相关子公司纷纷受到波及。2005年星美开始大规模剥离不良资产,偿还银行债务,出售阳光卫视,重组长丰通信。
也是2005年,覃辉办理了相关法律手续,正式退出“天上人间”。
无法从隐秘的已知信息中找到退出“天山人间”是否帮到了覃辉,不过,或许由于他的敏感,在2009年的首都机场董事长李培英案件中,他又逢凶化吉。
艰难重组
但这种波折对于这个娱乐业大佬的影响显而易见。
覃宏回忆称,“受困于当时的负面影响,2005年—2009年,我们一直处于重组之中。”
除2005年退出长丰通信、阳光卫视、“天上人间”外, 2009年,覃辉退出星美联合,由新世界集团主席郑裕彤的女婿杜惠恺接盘。2009年,覃辉与杨家成签署协议,退出香港《成报》。
确切的是,星美集团几乎剥离了电影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
事实上,覃辉已经将星美集团主要业务交由覃宏打理。覃宏现在的身份是星美集团董事长,同时,今年3月,覃辉以大股东身份增持星美国际的股权至64.23%。几乎是在同时,王钜成将星美国际董事局主席的位子让给了覃宏。
覃宏在叙述整个星美集团构架时表示,“上市公司是我们操作整个战略的平台,因此,首先是我们历经4年的艰难复牌,到2009年下旬终于实现。”
对于专注电影产业,覃宏对本报记者解释说,“从现实层面考虑,我们的星美传媒是为了数字媒体而建立的,后来才进入了传统媒体,到了2005年的时候,我们梳理公司资产的时候,感觉电影板块是相对比较完整的。当时,作为先行者,星美传媒一直是国内排名第一、第二的院线,一直在这个段位。”
据相关信息显示,2009年整个电影票房市场规模达63亿元,而从整个行业整体收入,按照行业惯例的1:3计算,所有电影相关市场盘子达200亿元。
在覃宏看来,文化产业中的电影产业,从经济效益讲,是目前能看到的最后的一块未开发的大的产业。数据显示,电影产业票房每年保持30%的增长。
二次创业
“不管外界怎么理解,我更愿意把星美集团的这次转型看成是二次创业。”覃宏称,“而这一转型电影产业的想法,也是我与覃辉商量的结果。”
在覃宏的电影产业的盘子中,包括电影制作、院线发行、影院建设与经营、影视基地开发等。
2010年1月,覃辉“以杀回马枪”的姿态向星美国际注资。该公告显示,公司向主要股东覃辉发行本金额1亿港元可换股票据,所得净额9900万港元用作为可能进行的未来投资提供资金及一般营运资金。
由此,覃辉连同SMIL(Strategic Media International,大股东关联公司)共持有公司59.41%权益,若悉数转换可换股票据,合计持股量增至64.23%。
同时,覃氏兄弟控制的星美集团向星美国际注入优质资产。6月底,星美国际公告称,星美国际将以代价约为12亿港元,包括向覃辉发行4.8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及约24.4亿股,收购其拥有的Admiral Team。而该公司已拥有GDL和SMIIC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持有国内12家影院的经营公司相关股权。
在星美集团的影院版图中,覃宏称,“我们在北京明年7月是8家影院,上海我们有3家。我们实际上是想形成国内的4个影院中心,以北京为龙头的东北华北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地区,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华南地区,西南的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