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苏海门市: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建设显现辐射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 10:22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江苏海门7月9日讯(记者谢文哲、通讯员张咏梅) 位于海门市包场镇的兴旺猪场在被列为“海门市特色农业人才基地示范点”后,继续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以其为龙头的合作社,常年开办无公害生猪生产培训学校,聘请了8位畜牧兽医师为技术顾问,对社员和其他养殖户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社员已发展到120多户,生猪年饲养量近4万头,年产值3500万元,同时带动本镇200多农户养殖了4000多头生猪。今年初,由兴旺投资1300万元的鹏翔循环农业生态园开始投产。

  在海门,像兴旺猪场这样的特色农业人才基地示范点共有10个。作为南通市“人才特区”试点的重点项目,海门围绕基地有特色、人才有特色、带动有特色来展开工作,通过创设载体、完善机制,力求以优秀人才的集聚壮大推动特色农业做大做强,以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农民致富。

  与现代农业项目结合,积极构建人才洼地。海门以10个示范点为依托,引进特色农业项目,建立产学研联合体,聘请农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担任“项目农艺师”、“周末农技师”、“首席技术顾问”,广泛吸聚人才。目前,已有80多位专家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外援人才兵团”。兴旺猪场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南农大陶教授多次带领硕士生到海门实地指导,共同开发了香猪新品种。韩国甜瓜专家朴成友一行与市农科所等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究海蜜系列甜瓜的培育技术,甜瓜亩产量进一步提高15%。德胜贤高村葡萄栽培基地聘请农林大学的种植系主任唐教授等作为无土基质栽培项目的“专职教授”,目前基地内已开辟了3亩无土栽培试验田。

  发挥基地的人才、设施优势,培养多层次适用人才。海门通过实施订单培训、实行青蓝结对等方式,采取项目资助、成果奖励、合作联营等形式,通过示范引导、技术指导、重点帮扶等手段,使特色农业人才不断涌现,成为带领百姓致富的“领头雁”。从2006年起,该市每年组织50名左右年轻科技人才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进行对口订单式培训,组织百名专家能手与农村青年人才“老带新”。目前,该市10家特色农业基地示范点培养了70多位特色农业领军人才,拥有中高级职称科技人才385名,培育了1000余名的技术能人和示范大户,培训农民43000多名,影响和带动近十万农户依靠科技走上了小康致富之路。海门市农科所的包卫红带头研发的“海蜜系列厚皮甜瓜杂交制种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了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实施后,累计推广2.87万亩次,每亩新增纯收益2510元,示范区瓜农累计增收7200万元。

  海门还在政策上、服务上进一步向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倾斜。制订了《海门市"十一五"期间特色农业人才工作规划》和《海门市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建设工作方案》,鼓励各基地建立高薪聘用、技术入股、按股分红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分配政策,对开发新产品、市场有销路、效益明显的人才给予重奖。对来海工作的高层次农技人才,政府津贴每月奖励600——3000元,对特色农业基地示范点负责人每年补贴4000——6000元。海门还出台了《海门市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把特色农业人才纳入评选范围,加大了农民技术职称工作的服务力度,今年以来组织约2000名农村实用人才申报了相应的技术职称。此外,10个"示范点"成立了由领军人才负责的专业协会,发挥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导向、拉动作用。

  (责任编辑:郭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