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书信里的民国情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3日 04:10  信息时报

  

书信里的民国情谊
《寻找巴金的黛莉》赵瑜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3月
书信里的民国情谊
抗战前夕的黛莉
书信里的民国情谊
1935年巴金在日本

  语言真是件奇妙的事情,越琢磨会越觉得它“山高水长”,它有地域性,有时间性,有表情,也有温度。最近文学评论家张莉读到两本有关民国的书信类著作,感慨颇多:一部是赵瑜《寻找巴金的黛莉》,另一部是《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两部书的女主角都是民国时代的文艺女青年,她很为她们写信时的语气着迷,因为那里有着浓郁的民国气息,也有民国时代特有的情谊。

  七封书信引发的侦探故事

  赵瑜《寻找巴金的黛莉》是一部纪实性的作品,作者以发掘到青年巴金当年写给文艺女青年的七封信为开端,书写了一段颇为有意思的民国史实。我读《寻找巴金的黛莉》,首先是被这本书因偶然引发的传奇故事所吸引。你知道,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传奇的,但很少有人会去发掘它。仅从七封并不一定有故事关联的信件出发就可以讲述一段久已尘封的往事,真是件很有智商的事情。很显然,赵瑜具有一个文史学家的敏感,他从那包裹的书信中发现了某种历史的隐秘。当然,也许这七封信其实也是可以只当作一个发现呈现的,一点也没有问题。但这部书的作者并没有那样做,他所做的追索工作让我非常认同。

  每一段寻找都是一次猜谜

  我想,是一位书写者是对人的兴趣使他将这七封信当作了引子吧。我读的时候是饶有兴致的,事实上,我也跟他一样,对这位黛莉小姐非常关注。你知道她的名字多有趣,多么有时代气息,有点像当时莎菲或玛丽那样的名字,这说明这个女孩子家世良好,读书颇多,身上极具有当时的文艺气质。事实上,也只有这样气质的女孩子才可以拿起笔,给一个素未谋面的大作家书写自己的心境吧?读这些文字时,其实是有很多疑问和困惑浮出来的,比如这封信到底是如何保存下来,然后沉睡很多年,又是什么人把它发现,最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发现的人没有把它扔掉到垃圾堆里去,而是被送到了古董店里。

  当“寻找”成为这部书的核心时,赵瑜获得了一种密码,即读者有兴趣阅读的密码。这对一本非虚构作品来说真是非常的难得,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作者是幸运的,他挖到了宝贝。当然,我以为,赵瑜和我们所有的读者都应该对黛莉表示敬意,为她依然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活着,依然健康地能和我们共同分享她的民国记忆。黛莉女士的真实存在也使这部书信本身成为了一种迷人的“活生生”。

  每一段的寻找都是一次猜谜,对黛莉的寻找,误认都可以牵涉出一段风雨飘摇的民国往事。而且,生活中永远比小说更富有传奇性,比如那位卖书信的古董商突然离奇地死去等等。当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时,这本有关寻找的故事其实就变成很有意思的侦探小说。我觉得这本书在介乎文学史发掘和纪实性写作之间寻找到了某种平衡。

  写信的巴金:真实的可敬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巴金的书信,他的语气,他写信给黛莉时内在的亲切、谦和和彬彬有礼。“黛莉先生:信收到了,谢谢你的好意,费了你好些时间来给我写信。你的信给我带来一点慰安,一点鼓舞,我决不会怪你,你12岁就读了我的《砂丁》,那太早了。我想到那件事情心里很不安,不该拿那惨痛的图画来伤害你的孩子的心灵。”“不要崇敬我,我是一个极平凡的人,而且我也幼稚,甚至有不少的孩子气。”书信里巴金真是真实的可敬,他的信中有一种作家和读者之间难得的热乎劲儿,他没有因为未曾和她见面就当作陌生人对待。——一个熟悉作家作品的读者怎么可能是陌生人呢,她是他熟悉的未曾谋面者,而他则有些像亲切的邻家兄长的意思了。

  我莫名其妙地想到了当下中国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儿:粉丝。我从不自称自己是谁谁粉丝,即使我深深热爱某位作家。之所以不喜欢,大约其中有很大的不对等的意思,粉丝的拟物化令人惊恐,那虽说是幽默之一种,但形容社会中的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时,早已隐含了“低他一等”的意思,所以我深为排斥。无论是作家和作者,歌星和听众,演员与观众,虽喜欢他的某部作品,但哪里就到了狂热地可以将自己拟物的程度呢,传媒对粉丝狂热性的描述,其实是对一种传统的平等知音关系的敌视,鼓励了一种白痴行为的日益盛行,当然,也给了一群所谓明星大腕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作为当代文学研究者,我想到当代作家和他们的陌生读者之间的关系。他们会不会写这种情深意长的信从而建立起一种牢固的读者关系。他们是不是会有这样的耐心,保持长久的来往呢,我没有调查过,自然也是没有发言权的。我很怀疑,我既怀疑现在会有多少人会写亲笔信给一位作家,也怀疑又有哪些作家会写亲笔的回信给他的读者。这倒不是轻视我们的作家,而是说这个时代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不要说亲笔信了,就是邮件里面,又有几个人会真诚回复,会写超过800字的回复呢,——我们现在的邮件仿佛都是要求在最短的篇幅内表达最集中的意思,要客气,要节制,要内敛,要酷,要有型。如果一个人在邮件里拉拉杂杂地写上个1500字,心里鄙夷他很“二”的人一定是有很多的。

  挖掘还可以更深入

  黄集伟说,《寻找巴金的黛莉》有好几个USB接口可以通电,非常形象。但是,这本书好则好矣,通电处其实还可以更为深入、细密和厚实,其实当时与巴金通信的女青年仿佛很多,比如杨苡,比如肖珊,与诸多文学青年的通信成为巴金生活中的一部分时,巴金身上另一种人格魅力才可以突显出来。如果将他的作品的青年性与他对青年读者的关爱放在一起凝视,巴金给于我们的形象其实是非常鲜明的,——他和他的青年朋友们在一起,他关心青年,热爱青年,为青年写作,那么,他的作品的青春性特征仿佛也具有外在性特征。这本书中巴金的形象是弱的,是在上的,这有些遗憾,毕竟这些书信里潜藏着两个人的形象。另外,黛莉在此书中虽然是重要的女主角,但其实读完此书后会发现,与其说她是一个形象,不如说她是一个象征。黛莉的往事挖掘方面做得也并不是完美,但大概因为她年事已高,追索往事在操作层面殊为不易,这一点我很理解。

  特约撰稿 张莉1分2分3分4分5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