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再读柏杨,文字见证了时代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2日 02:10  信息时报

  

再读柏杨,文字见证了时代历程
再读柏杨,文字见证了时代历程
台湾作家柏杨。
再读柏杨,文字见证了时代历程
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向人民文学出版社捐赠柏杨日记手迹。

  4月29日是台湾作家柏杨逝世两周年纪念日,在此之际,简体中文版的《柏杨全集》正式面世。这是柏杨的作品第一次完整地在内地一次性集中推出,总计25册,约800万字。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至2008年4月29日逝世,柏杨笔耕半个世纪,留下了作品计百余部。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柏杨作品陆续被引进内地,并引起广泛影响,其中《丑陋的中国人》等作品对内地读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以其绵延的力量延续至今。此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柏杨全集》包含了柏杨五十年来的所有原创作品: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五年专栏,以及诗词、报导文学及其他散文,分为杂文卷、历史卷、小说卷和其他卷四部分。杂文卷共十册,包括《倚梦闲话》、《西窗随笔》、《柏杨专栏》三个系列,此外还有他的著名的“丑陋的中国人三部曲”——《丑陋的中国人》、《酱缸震荡》、《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以及《奋飞》和《新城对》等杂文。历史卷十册,包括了他在狱中撰写的《中国人史纲》以及出狱后的《柏杨曰》等。小说卷三册,收录了长篇小说《旷野》及中短篇小说集《莎罗冷》、《怒航》、《秘密》等,其他卷两册,有《柏杨回忆录》、《柏杨诗》等。

  人文社社长潘凯雄介绍,柏杨的这些文字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苦难历程——它不仅仅是柏杨个人的际遇,其背后更牵系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社会的变迁。阅读他的全集,各种不同时代的交错力量构成了他思考、观察的背景,我们得以接近那些已经被遗忘被忽略甚至是被改编了的年代;阅读他的全集,在不同篇章不同文类背后,隐隐约约流淌着不变的主题,那就是,对人类苦难的真心痛惜、对民主的反复陈说与执著追求、对历史教训的永志记取。

  在《柏杨全集》的首发暨出版座谈会上,柏杨遗孀张香华女士还委托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最新一版《丑陋的中国人》的版税捐给了玉树地震灾区。在发布会现场,张香华还将一页柏杨日记赠送人文社,她称因为柏杨日记中有许多对当代人的褒贬,现在拿出来还不适宜,所以此前没有捐给现代文学馆。为纪念《柏杨全集》的出版发行,人民文学出版社还推出了有纪念意义的限量版200套。

  4月29日台湾远流出版社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上发起“柏杨全球书友会”,展出多张柏杨照片、手稿,通过网络纪念柏杨。远流出版公司表示,希望用照片和故事与网络平台结合,提供认识作家的快捷方式,唤起年轻读者对柏杨的情感链接。这次柏杨在线文物展,分为“绿岛时期照片”、“家人朋友”、“书信手稿”、“大力水手”四大主题,其中可见到柏杨1978年与张香华的结婚照、90年代他重访当年押房的照片、小女儿8岁时写给他的信件等。柏杨遗孀张香华与政大历史系副教授刘季伦则将在5月7日于台湾诚品信义店发表题为“中国人还丑陋吗?”的演讲。1分2分3分4分5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