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子非鱼安知鱼相忘于江湖——读顾城海子废名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6日 00:03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一民

  

子非鱼安知鱼相忘于江湖——读顾城海子废名诗
我一直幻想,诗歌的大花园的样子。在这个大花园,只有两个季节,清晨和黄昏。露水洒在四处,地上铺满荆棘,谁都可以进来,但只有真正的诗人是赤着脚的,他用痛苦和鲜血保持着花园的沉静,花园赠他以花朵与浆果,诗人的鲜血又滋润了花园的茂盛;我们俗人不行,我们穿着鞋,不知天高地厚地大步向前,所以,只看到空空的枝杈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诗人和俗人。

  30年过去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诗人顾城1979年的诗作《一代人》。不知道,那双黑色的眼睛是否曾寻找到过光明。如今,诗人黑色的眼睛早已永远地合上,回归了给予眼睛黑色的黑夜,也许,相对于光明,黑夜才是永恒。

  20年过去了。如果平行线般的铁轨能诗化成风筝线,那海子也可以羽化为永远系在线中间的一叶风筝,平地放飞,没有飞的姿态,却有飞的感觉。诗人的遗言像一句诗: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如果再多一句,可能会是:我的活与任何人无关。

  80多年过去了。还挺吓人,写这几个字不用几秒。过去的时代早已翻到了日历的背面,其实何止呢,连日历都不知化成灰飘到哪里去了呢!但还得录一首废名的诗如下,《理发店》,作于1925年5月1日,与唐诗的创作时代比,近在咫尺,却又远得可怕。闲言少叙,只请读诗。

  理发店的胰子沫

  同宇宙不相干又好似鱼相忘于江湖

  匠人手下的剃刀

  想起人类的理解

  划得许多痕迹。

  墙上下等的无线电开了,

  是灵魂之吐沫。

  诗人死了,还有诗留下。俗人死了,就真的死了。

  仅从文学作品看,小说很少不朽,只有诗。纵观几千年的历史,留下来最多的是诗。其它就是些药方、菜谱、兵法、耕种和手工等的操作手册。显然,除了人类要满足肉体需求而被迫传承的生存之术的知识外,诗是唯一的精神食粮,只有诗在精神上是纯粹的。

  有理论家认为,现代文学的主题是绝望。非也,这主题在诗人,是横亘古今的。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曹操的《短歌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些都可以证明,绝望这一课题,并不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升,丰衣足食后有了更多闲功夫,才找来摆弄并自虐虐人的。那么,理论家为何独独把现代文学的主题定义为绝望呢?很可能,还是因为现代文学在时间上更近些,其绝望的主旨更容易感同身受吧。不管了,这些事还是留给理论家去忙,现在只谈诗人。

  诗人的灵魂是敏感的,能比俗人更深地体察到时间和空间的流转与格隔。顾城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废名诗《街头》(节录):“汽车寂寞/大街寂寞/人类寂寞/”。这两位诗人的感情,都抽象得让人掩卷后头晕,就因为太敏感。

  诗人的心是决裂的,不被别人撕裂,就自己动手。海子诗《日记》结尾是这样的:“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什么话呢?一把就将全人类轻轻推开,只剩下了姐姐你。这种决裂却仅限于和人类,大自然得留下,大自然中有“美丽的戈壁”,即使“空空”。

  于是,诗人常常早死,俗人往往命长。诗人早死,这短暂的生命是纯粹的,浓缩也沉重;俗人命长,不过是维持一个平常的兑水过程。

  每次洗干净手翻读诗集,无论古今中外,总只是感到,时间就像一台垃圾处理器裂开着大嘴,把所有东西都往下吞,一切全部化为碎屑,没有人能从中辨别出这些东西过去的影子。在冰冷的宇宙中,恒星冷漠,流星灿烂。早死诗人的短暂一生,就像流星,在璀璨中结束。据天文科学家讲,恒星的生与死更加辉煌,可是对于宇宙,人类都是短命的,我们等不及。那么,宇宙又该说是善良的,就像诗人,用流星,提醒眼睛。

  高贵和高雅只属于诗人,更专属于早逝的诗人。

  我一直幻想,诗歌的大花园的样子。在这个大花园,只有两个季节,清晨和黄昏。露水洒在四处,地上铺满荆棘,谁都可以进来,但只有真正的诗人是赤着脚的,他用痛苦和鲜血保持着花园的沉静,花园赠他以花朵与浆果,诗人的鲜血又滋润了花园的茂盛;我们俗人不行,我们穿着鞋,不知天高地厚地大步向前,所以,只看到空空的枝杈。

  清晨和黄昏,我走进诗歌的花园,露水洒在四处,地上铺满荆棘,我赤着脚,走着,手里提着自己的鞋……

  诗人和俗人,相忘于人类的江湖。

  死人和活人,相忘于时间的江湖。

  时间和空间,相忘于宇宙的江湖。

  子非鱼安知鱼相忘于江湖。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