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魏好勇
商业领域有个“铁娘子”董明珠,机械装备领域有个刘明明。
为了上亿元项目敢和上司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不甘心做副手直接找董事会争取,个人宣称对外可温和对内必须强权,这些都是刘明明的“铁娘子”表象。
不甘平庸 三易其职
刘明明说,我从小胆子就大,敢作敢当,性格特别像男孩子。在工作中,刘明明也一直保持着这种果敢、坚强的形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政治运动让刘明明被迫离开父母,到遥远的内蒙古自治区下乡插队。从高干子弟到下乡插队,许多与她有着相同经历的人都曾抱怨。但乐观的刘明明却从一开始就认为,这对自己绝对是另一种机会。
刘明明说,自己在那段时间见到了许多城市中见不到的东西,也学会做很多原本不可能接触的事情。由于积极进步,刘明明刚满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先后担任公社的妇联副主任、工作队队长等职务。
回城后,刘明明被分配到机关做文秘工作。慢慢地,她愈发感觉机关工作对自己天性的束缚,于是有了辞职的念头。
随后,刘明明到四通集团应聘销售职位,短短几年便坐上了销售总监的位置。在员工工资还以百为单位计算的年代,刘明明的工资已经数以万计。
39岁那年,刘明明做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放弃,她决定辞掉高薪的工作,陪先生到德国读企业管理。学业有成后,不安分的刘明明又产生了回国干事业的念头。经过几番面试洽谈,刘明明最终选择了德国与云南红塔集团的某合资卷烟纸厂。
刘明明本身并无造纸行业经历,为此,她开始不厌其烦地在昆明和玉溪间调查、走访,第二年就使这家卷烟纸企业扭亏为盈,此后盈利水平逐年翻番,在云南省十佳企业中位列第三。
干到第四年,她又一次选择了离开,投奔到生产造纸机的德国福伊特集团。这家企业,正是刘明明在上一家企业时的设备供应商。
不做副手 主动争取
与其他企业相比,当时福伊特在中国的名气并不大,但通过一次到福伊特德国总部的考察,却让刘明明再次产生了一个想法——“这家公司需要我。”
的确,当时的福伊特急需打开中国市场,由于没有一个熟悉中国市场的负责人,沟通成本高且一再错失良机。刘明明看到,办事处的最初工作主要是政府公关和市场开拓,这正是她的强项。
1998年底,她正式加入了福伊特,成为其在中国市场的首席代表。
刘明明告诉记者:“当时,福伊特要派一个德国人做首席代表,希望让我给他做副手,但我没有接受,我说我能够胜任一把手。”
“我不愿意做副手,并不是计较什么名分,而是觉得这对福伊特好。”刘明明解释说,当时的首席代表是技术出身,对中国市场并不了解,而且完全不懂中文。如果给他做副手的话,沟通效率肯定有问题。等我汇报完了,市场机会可能就过去了。
刘明明说,当时总裁决定不了,让我等董事会的决定。我就说,我自己去谈,这样更直接。
刘明明在董事会谈了两个小时,把她对中国市场的分析和福伊特的机会分析得头头是道。最后刘明明问他们,贵公司是看中四年读的一个博士文凭,还是看中四年把一个破产企业扭亏为盈的能力?就这样,1998年9月,刘明明正式到北京走马上任,又进入了一个对自己来说全新的行业。
最初,福伊特中国办事处主要是销售,刘明明的首席代表,更像是中国市场的销售总监,所有的技术资源是总部掌握着,每一个项目的最终决定权也都在总部。刘明明说,面对客户、面对市场都不难,许多时候,说服总部反而成了项目谈判中最艰巨的工作。
2000年,有一个和老板吵了三次的项目,让刘明明至今记忆犹新。刚开始在北京,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结果正好当时国家推出了一个技贸结合的项目。就是让跨国企业转让一部分技术,然后把项目合同给你做。这种在当时颇为流行的以技术换市场的项目合作方式,遭遇了刘明明顶头上司的强烈反对。
第二天,刘明明亲自飞到海登海姆总部和CEO谈判,再一次证明了她擅长把握大局的清晰思路。她分析说,总部的顾虑无非两个:一是担心核心技术流失。把中国企业培养成了以后自己的竞争对手;二是对中国政府的诚信有所担心。技术转让出去之后,合同究竟能不能拿到?
刘明明说,按通常的眼光看,我是越级行事了。但我根本没有考虑我是不是得罪老板,我是在为公司的利益谋划,不是为某个人。不因为你是我的老板,我就放弃这么大的业务,我一直要奋斗到最后,这就是我的性格,永远不会改变。
从1998年到2002年,刘明明带领团队成功开拓了福伊特的中国市场,其中包括2001年获得华泰集团10号纸机订单,也是亚洲第一台“同一平台”概念纸机,以及获得博汇纸业1号板纸机订单、2002年获得理文纸业4号板纸机订单等等。
对外可亲和 对内必强权
“对外(客户)我可以亲和,但对内(员工)我绝对强权。女性领导者对员工可以有亲和力,但不能过多使用,管理不是靠亲和力,而是靠共同的理念、制度、感染力和号召力。”在此前获得上海年度杰出商界女性颁奖典礼时,刘明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其实,从云南的那家合资企业开始,刘明明就是一种权威型的领导人,行事比较独断,凡事都是自己下了命令,下属严格执行。
刘明明说,在福伊特的每个员工,都不可在这里“混饭吃”,对每一个员工,她都会给他们一定的任务,自己不仅要推动他们完成,还要定时检查。
现在,刘明明正在制定相关的制度,把相关的职位分成几档,长期不能往上晋升的职员,就面临被换岗位甚至是被淘汰的可能。
与此同时,她也逐渐意识到,对于高层次的知识型人才,也必须要适当转换领导风格,给他们以更大的发挥空间。她曾经公开自责说,公司有两个好的人才没有留住,和我原来的管理风格有很大关系。
于是,刘明明一面脚踏实地地做市场,一面抓紧时间补充造纸、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对部下以商量的口吻作出决策,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再不是依靠“拍桌子”来解决问题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能够勇敢地“后退”,为手下人留出空间,也是职业生涯必须迈过的重要门槛。
显然,对刘明明来说,作出勇敢“后退”的决定,要比前进难的多。
(12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