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次西南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等特点。
■旱情发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是气候变暖从而导致干旱发生这一说法,有关专家表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时间尺度。气候变暖是气候的一个长期变化,西南旱情是一个时间尺度较短的事件。
■“云南、贵州不是传统的缺水区,旱情暴露出来的主要是‘小农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说。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3月10日召开的抗旱紧急会商会分析认为,当前西南地区的旱情极为严重,春耕生产即将全面展开,受旱地区近期仍无有效降雨,抗旱形势十分严峻。会商会后,国家防总、水利部立即派出15个工作组和专家组赴西南重旱区和北方冬麦区协助指导抗旱工作。
自2009年8月以来,云南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持续干旱。广西西北部、贵州局部地区遭遇50年来罕见的极端干旱,已导致数百万人受灾。随着旱情发展态势的严峻,国家防总于2月24日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严重的干旱灾害使云南全省16个州市不同程度受影响,近600万人饮水困难。云南省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历史上少有。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215万亩将面临南北同旱
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3月10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215万亩,其中作物受旱7234万亩(重旱2214万亩、干枯113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1981万亩;有1828万人、1145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764万人、494万头)。
当前旱情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西南地区旱情十分严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7935万亩,占全国的86%。二是人畜饮水困难十分突出。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1828万人,较多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三是旱情持续时间长,旱灾损失十分严重。四是旱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墒情差。五是北方地区旱情露头,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人饮困难也比较突出,部分农田受旱也比较严重。而且下一步还将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不利局面。
其中西南干旱最为严重。据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介绍,目前西南地区旱情十分严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7935万亩,占全国的86%,其中云南省耕地受旱面积4678万亩,占全国的51%。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中75%集中在西南5省(区、市)。
回顾西南旱情,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开始持续偏少,气温偏高。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地区降水量较常年普遍偏少三-五成,部分地区偏少五成以上,平均气温偏高1℃以上。2009年9月1日-2010年3月1日,云南、贵州两省平均降水量分别只有163.7毫米和153.2毫米,仅为两省常年同期的一半,均为195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而云南、贵州两省平均气温分别达到15.1℃和12.5℃,分别是195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和第三高值。
此次西南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等特点。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气象干旱已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同样受影响很大还是当地的百姓。
“以前靠种烟,一年有万把元的收入,现在恐怕赚不了钱了。旱情、水情、苗情,样样揪心。”烟农王国强语气沉重地说。
日前,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南城区的马连道茶叶商业街,多位茶叶销售员告诉记者, 受干旱影响,今年春茶的采摘期将会推迟。
正常年份,3月20日就全面进入开采期。往年,海拔高的古茶叶已开始采摘,但今年发得少,大部分还没开始采摘,所以今年春茶上市将全面推后。今年春茶的价格将呈上升趋势,茶价增幅大,普遍涨了50%-100%。
显然,我们已经感到干旱离我们并不远。此次西南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等特点。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气象干旱已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干旱导致云南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甘蔗明显减产,冬小麦的减产趋势显然已成定局。
据气象预告显示:“预计未来10天,云南大部、四川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北部等主要气象干旱区无明显降雨,气象旱情仍将持续。”中央气象台3月15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西南地区从去年秋天开始的旱情一时仍然难以得到缓解。
西南地区旱情导致夏收作物和春播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最新农业干旱综合监测结果表明,云南和贵州大部、四川南部、广西西北部普遍存在中度农业干旱,其中云南中部和贵州西南部部分地区为重旱。目前,云南和贵州等地夏收作物长势差,甘蔗、烤烟等特色经济作物受害严重,持续干旱也将影响春播作物播种、栽插及后期生长。据初步统计,受干旱影响,云南省夏收粮油作物将减产50%以上,预计2010年云南水稻播种面积将比常年减少约20%(20万公顷);贵州省小麦预计损失产量约11万吨,油菜预计损失产量约15万吨。
夏收作物长势差,产量将受到影响。干旱导致云南、贵州小春作物冬小麦、油菜、蚕豆长势差,弱苗比例增大;关键生育期缺水严重,部分地区冬小麦无法正常抽穗,已抽穗的小麦无法正常灌浆,导致减产或绝收油菜因干旱造成营养生长不足而提前进入生长期,产生早薹、早花,严重影响产量的形成,部分地区出现干花现象,甚至枯死;马铃薯出苗率低、出土幼苗瘦弱、干枯。据初步统计,云南省夏收粮油作物将减产50%以上;贵州省小麦预计损失产量约11万吨,油菜预计损失产量约15万吨;广西全区约有345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成灾209万亩,绝收28.4万亩;四川省攀枝花、凉山两市(州)17个县(区)农作物受灾面积121.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
(下转六版)(18E1)